论语境与汉语词汇教学
【论文关键词】语境 词汇 汉语教学
【论文摘要】汉语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语境分析意识,并在词汇教学中自觉运用语境理论,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语用得体能力的汉语词汇教学目的。
Ludwig Wittgenstein曾在他的词语语义“用法论”中认为,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仅从词本身不能了解词的意义,只有在词被使用的环境中,才能了解词的真正意义。这种观点虽然不乏偏激,但它却充分肯定了交际语境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体现了Ludwig Wittgenstein对语言在其运用中的功能的重视。这个观点对词语意义的研究,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语义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何谓“语境”
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是在交际过程中,参与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理解接收信息时所依赖的因素总和。Leech认为语境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也有学者把语境理解为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化、社会和政治。
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语境的定义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从他们对语境的理解可以看出,语境的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一下,其对语境的理解包括以下几类:
1、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的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
2、情景语境,即发生言语行为的实际语境。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 lyons)把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包括参与双方,场合(时间和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
3、文化语境,谈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即某一言语社团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即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活动中更容易接近、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相同的认知环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处于同一地域文化中的人的情感、心理具有相通性的事实。
二、语境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我们知道的一些重要的语言教学法,如功能法、情景法、视听法等,都是在充分重视语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绝对离不开语境。而在把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发现语境对于汉语语言的分析与表达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制约作用。
1、掌握语境有利于近义词语的辨析
应当说,我们汉语所有词的语法意义和语用价值,都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尤其是近义词语,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对其中的分辨困难往往习焉不察,而对于汉语能力还很差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正确理解和使用近义词的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即语境,来理解和辨析其中的差异。上下文包括句内和句外两个方面。句内的上下文指本人的一连串话语中的前言后语,句外的上下文指对话中的前言后语。
如果教师能够在近义词语的教学中通过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来讲授、练习,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语境进行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采用例句作为词汇语境的形式呈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应该同时注意语境例句的安排顺序、语境的信息量、语境的对比性、相关性、科学性、技巧性等问题。
2、掌握语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得体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级阶段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一句话单独说时没有什么错误,可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具体的语境时,就会让中国人觉得别扭。
譬如我们常会听到外国学生这样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话,您有空吗?”经过分析发现,“找……谈话”的用法是没有错误的,同时该学生也懂得对老师应当尊敬使用了尊称“您”。可是在我们听来就会觉得很别扭。究其原因就是整句话违背了汉语中“尊上”的语用规则。因为“找人谈话”,在汉语交际中是运用于“上对下”的一种言语行为。外国汉语学习者的这种语用失误可以说是对“谈话”的语用规则即它所联结的人际关系不了解所致。
这是由于外国人不习惯用汉语思维,对汉语上下文之间“意合”的内在气脉没有充分地感知和把握,因此也就不能随着交际对象的改变而自然地选择恰当的词语。
所以,利用语境培养学生的语用得体能力至关重要。要想让学生做到说话看对象看场合,用词恰到好处,对语境的分析于判断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合理运用语境学的理论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也恰恰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优化语境,运用语境理论设置教学环节,借助语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分辨能力、加深理解记忆以取得更佳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努力方向。同时,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体语境意识、语素分析意识,并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训练中把这种观念外化为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扎实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文献】
[1] 陈贤纯. 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2] 崔希亮. 语言理解与认知[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3] 郭继懋 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 黄锦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6] 郝小明.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释义[J]. 太原大学学报, 2003,4.
[7] 江新.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1.
[8] 张善生. 认知科学与探讨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3.
[9] 周利芳. 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中的语境利用[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3.
【论语境与汉语词汇教学】相关文章:
论词源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11-22
论话语连贯与言外语境11-16
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论文提纲11-18
语境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1-22
汉语课堂教学中词汇的选择与控制11-22
论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水彩画教学12-11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11-30
论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12-01
论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11-2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