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和创造”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参与、创造;参与意识;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
论文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造能力,就是培养他们不拘泥于陈规、敢于探索创新的素质,是当今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要真正推行美术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引言:对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如何吸引住学生,如何让学生满意的学到想学的知识,是我们很多美术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从事美术教育十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总结,我认为我们教师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学中学生“参与和创造”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主动用创造精神和能力是现代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尤其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已成为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造能力,就是培养他们不拘泥于陈规、敢于探索创新的素质,是当今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更谈不上认知、技能、兴趣、创造等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是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已经淘汰了。要真正推行美术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只有在“参与和创造”中我们的美术教育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因而“参与和创造”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参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造能力有意识地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真正把“参与和创造”在美术教育中有效的应用,发挥它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和创造思维
教学中,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美术教育因为其特殊的专业性,往往会陷入单纯的技能训练中,因而缺乏新鲜感,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上课气氛沉闷,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自然教学效果不理想。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注意掌握和挖掘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的奥妙所在,在讲课中抓住重点,激活学生的艺术感受,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创造美的冲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中的师生和谐,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把握和开展美术教学。
1.在学到有些以动手制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上课时我会亲自制作实例拿到课堂上展示,我在讲完了理论知识后,就拿出自己制作的实例给学生欣赏,这样,立刻使课堂上产生了轰动,在学生发出了赞叹声之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教学也就变的有趣生动了。看到了教师制作的实例,学生会感觉到亲切,有想要学习,想要制作的愿望。
2.在平时的教学时,我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对学生的每一幅绘画都给以鼓励,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是学生智慧的结晶,我们都应该对他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毕竟他创作了这幅作品。这样做注重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达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从而能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3.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媒体应用:即利用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现欲望与创作激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这一方法可视性强,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将会激发出更大的兴趣。
4.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的自我体验,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开创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美,这也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个性的美。
5.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多向学生靠拢,走近学生。实验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大小,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度及时间。因此,教师可采用主动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方式“接近”后面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条件。当学生在绘画中感到失败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参与创造。
二、指导学法,赋予参与能力,提高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参与学习,进行创造。过去,我们在很多教学中,一直延续着师徒相授的教育方法,强调“传移模写”的技能学习,使学生很难突破,开创自己独特的风格。今天我们教师应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轻松学习,张扬个性,激发灵感。
1.在技法训练课中我们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通过技法训练能让学生体验美的创造,教师要让学生多看、多练,教师尽量少讲,不要动手代劳,多让学生尝试绘画技法,让学生多动手,在动手中参与感受美。在美术理论课中要抓住重点,激活学生的艺术感受,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改变教学方法,教师要多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品位高、有一定影响的美术作品,美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参与和创造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作品的观察欣赏,可以使学生增长美术知识,开阔视野,得到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启迪,从而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和创造。
2.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作业题要克服模式化和对学生的局限,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展个性,用自己的视野、思维、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想象。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有时候就要突破权威。这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们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绘画示范时,不要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画,不要求学生作品一定要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学生有创新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较好、情绪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比如我在讲完了图案设计的“单独纹样”这一节后,给学生布置作业,我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为主题图案,配合几种小的附加图案,设计完成一幅 ‘单独纹样’的图案设计,外形不限”为题进行创作,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相互竞争,设计了几十种不同的图案,组合方式也各有创意,各具特色,他们在参与中把创造性思维表现的活灵活现。这是对学生独特性、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创造和继承中才能向前发展。
三、创造条件,提供参与机会,产生创造力。
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给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为此,每次我在上课前,会拿一些上一届或兴趣班的作品当示范画,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欣赏。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和创作。教师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应把学生课堂绘画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容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览,看了之后学生会产生共鸣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使学生产生绘画的欲望,从而进行创作。我们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是对其它作品进行点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的学习学生肯定愿意,而且学生一定会看得认真,学得开心,真正体现自主参与,并且激发了创造性,使学生创造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要学会肯定学生,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肯定他们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不能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教师都应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
所以,每一次绘画作业完成之后,我都要让班级的美术课代表及班委挑选出他们班优秀的绘画作品,并征得学生同意,拿到年级的橱窗展示,让该年级的同学去欣赏,其它学生的作品可以留在他们班级的展示墙上展出。这样鼓舞了学生的绘画热情,学生的学习成果都得到了肯定和展示,同时,画面效果较好的作品,还让他们回家后在创作一幅更大的,用于参加学校和其他部门的绘画比赛,有的作品甚至参加了国家级比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了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成功心理,鼓舞了学生创造美的冲动,又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生参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
以上是应用“参与和创造”进行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感想,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师生和谐,课堂气氛轻松,开创了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首先要靠大家去参与,去感受,让它随着时代传程下去,接着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有新的变化,不断地用新的形式去补充,开阔视野,艺术生命最终靠精神的创造来维持。艺术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所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了参与就有了创造,产生了创造也就有了参与的过程。
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中,才能实现美术教育最根本的发现和创造。才能让我们大家感受到美的存在。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也就是审美能力。创造美与审美是相互支持的。只有具有一定创造美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可能对美的形式有所理解。创造美的能力反过来可以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参与和创造”作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与和创造”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和实施,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爱上我们的美术课,让学生创作出更美的作品,才能激励每一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自己向往的美术殿堂。
参考文献
[1]《古画品录》 南齐 谢赫
[2]《给教师的100个建议》陈鹤琴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参与和创造”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性的开发和培养12-08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应用03-25
试论油田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品中的应用03-28
论文管理学原理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03-08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试验与研究11-26
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论文03-15
美术教育中的视觉文化11-23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12-0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