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思路转变

时间:2024-05-19 07:11: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思路转变

  【论文摘要】新课程前提下,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发生了变化,笔者就新旧教材之间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同时记录了作者的一次探索过程,并将实践后思考付诸文后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共享。?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学科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完一个软件后又再接着新软件的教学一直是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教师的常规做法。而在新课程背景,原来的教学教法似乎遇到障碍,让从事教学工作的我们不得不对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思考。?
  
  1.教材思路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与原来的教材比较,编写思路明显不同,原教材围绕软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设定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完成任务来把握知识点。而现教材虽然也设定了特定的场景和任务,但任务却比原来更大。在一个任务实现的过程不是教师熟练掌握某一软件知识所能应对,教师要把握的不仅是软件怎么用,而且还要组织好学生参与到任务活动中去。?
  
  2.教材内容的转变?
  
  面对着新教材,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怎么进行,原来的“任务驱动”教学还能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吗?成为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新课程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明白信息技术教学怎么进行。?
  
  研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我们看到《纲要》中是这样提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的: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一个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而在《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直接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转向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明白了新课程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要求和定位后,笔者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的教学中作了初步探索。?
  
  《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与信息的特征三个问题,如果只是概念性的介绍,直接影响到学习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教师难免陷入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学生喜欢上实践课,对于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在上实践课时又喜欢玩游戏,对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的恶性循环中。在研究教材之后,我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实现了该章节的有效教学。?
  首先是课程导入,在该环节,我运用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找不同》的图片,将《找不同》的图片通过屏幕投影给学生,让学生在找不同的活动中认知整个事件所包含的流程为:明确任务需求——获取信息——比较信息——判断信息——作出决策,从而引出信息的概念,同时对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阐释。?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感到正是师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有助于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而任务驱动仍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方法。但在新课程环境下,对教师任务设计的水平要求更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任务设计体现弱化技能知识,强化人文教育情境,贴近生活?
  同样是任务驱动教学,原来的任务设计强调在一个课时内让学生的掌握一些操作技能。而现在的任务强调的是设计一个大任务,而且是具有人文情境的以大任务。在《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中专门强调:“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要具有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理解为设计单元任务为前提,将具有人文教育情境的大任务分解到多个课时,把所讲授的内容巧妙隐含到一个个任务中去。从而使细分的课堂不至于因为知识点枯燥乏味而让学生丧失兴趣。这是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培养的业务素质。?
  
  2.“任务”的选择、设计要难度适宜,要符合学生特点?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能力等特点。按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为,知识的获得与掌握都是渐进承接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得与掌握必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信息及其特征》章节中,我选择的案例都是考虑了学生年龄、兴趣和认知能力的,这些案例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的新的建构。?
  
  3.“任务”完成要有三个评价层次,两种评价方式结合?
  原来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主要评价任务完成后的作品,是“成品”评价,而在新课程中,信息技术评价要考虑三个层次的评价,一是具有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二是具有操作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三是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学生由于其学习程度不同,都能在其中找到评价层次,对应相应评价层次,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实行过程性评价与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完整评价。?
  
  总之,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再局限于纯技术教学,而应该转向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这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师生而言,都是一次学习方式的转型,特别是对于教师,可能教学思想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授课设计上改进都是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思路转变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思路转变】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词汇教学11-21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策略12-13

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11-2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11-24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改革12-0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11-18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11-1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课堂的研究12-08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研工作12-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