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时间:2024-08-01 10:23: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转向已成必然之势,必须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描述论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描述、主导性描述和载体描述的发展,对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微观领域; 描述论
  
  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学说的研究和阐释,描述论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微观领域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转向的必然
  
  1.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与解释
  描述和解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两个基本范畴,学术界目前比较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解释的研究,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研究还没有起步,“由于被认为标志着认识的最终成果,解释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由于被看做是认识的前期工作,描述则自然而然地为人们所长期忽视。”[1]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外化行为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等。解释一直以来就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青睐,尤其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解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解释范畴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网络空间、虚拟社会、数字社会把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即思想政治教育虚拟领域、微观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不再是通过传统开会就可以解决,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转化为数字符号,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虚拟的空间里通过数字转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联结仅仅依赖一根网线、一根数据线。通过网络来窥视教育对象的心灵变化结果,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解释面临新的困境。

  2.思想政治教育解释面临新的困境和功能的匮乏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微观领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解释面临新的困境和功能的匮乏,主要表现在:研究人的内心变化发展时,思想政治教育解释只有通过对人内心变化结构的外在表征来判断、定义。比如,解释、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问题,源于这个人的道德行为,即内心想法的外在表现的判断;解释一个人心情郁闷,源于对人的内心思想的外在行为的定义,而对人的内心如何变化、怎么变化、变化成什么程度却缺乏合理、正确的解释。易言之,解释难以全程跟踪并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的内心变化的曲线波频。因而容易出现这种解释,即发现人感到郁闷,晚上就应该到树底下看月亮的解释,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减退或变相。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研究中,解释不是万能的,易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解释不可能解释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心变化、思想变迁历程还有待于以后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使思想政治教育解释功能匮乏和隐退,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解释逐渐转向描述,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研究或反思,即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基本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描述规则,否则就会产生悖论,因为“描述既有对客体写的一面,也有主观规定的一面。对客体的描述包含主体的主观规定。没有规定就不可能有描述”[2]。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要把握一定的规定规则,才能描述出更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活动的需要,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根本在于主体如何、以及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描述,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托和根本依据,体现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描述必须反映出客观性,从而不歪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内容或信息,反之则歪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容或信息。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描述是主体的描述,主体不可能有“纯客观的立场上描述客体”,主体总是基于自己知识的限度,对客体的描述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依据,因此必须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规则。

  2.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体现科学性,才能完整、全面地描述。描述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要有科学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前提工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是非科学的,甚至是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难以实现。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无禁区,宣传有导向”,这个导向就是要把握政治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描述必须把握政治性,坚持一定时期执政者的阶级意识、执政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须遵循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3.指称性与多端性相统一规则
  “描述的指称即是描述所指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指称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称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心变化过程等。对同一事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描述角度,不同的主体对客体的描述也有一定的区别,即不同主体的描述情况存在多样性,原因在于主体描述的多端性,不同的描述主体总是从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角度去描述,存在多端性。指称性与多端性的统一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时候既要明确对象,又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对象进行描述,体现多样性共生。
  4.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统一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描述长期性与反复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描述。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时描述给教育者,使教育者及时采取对策,这种描述就是反馈描述。但是,主体的描述受到主体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一次性正确、完整地描述成功,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描述,才能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图景。
  
  三、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发展,凸显出描述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描述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导性、中介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微的描述论转向需要应从这三个基本方面入手: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描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描述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如何描述、在何种程度上的描述、在描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份量。它包含几个方面的意蕴,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描述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行描述,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解释提供及时准确的描述信息,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敏锐性、灵活性等,毕竟主体描述既要以描述的客观对象为依据,又要以自身素质为基础;因此,描述主体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主体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进行描述,在何种程度上进行描述,也就是把握描述的度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描述主体能否把握描述对象发展的度,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解释与分析,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前景。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信息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个体内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一个度的过程,不可能看到一个人内心有点烦就定义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措施。主体的描述要把握描述对象变化发展的度,体现科学性,也是对描述对象的客观反映。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中的主观因素。描述其实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描述,描述本质上是主体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本质上要依赖主体的客观事物的主观表达,这必然要参杂一定的主观因素,与主体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都有密切的关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决定描述的图景变化,既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面描述,亦可对其负面描述。因为不同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存在许多版本,这也正是与思想政治教育解释不同的重要原因。因此,主体性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发展带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描述
  所谓主导性,“从事物本身讲,是指事物保持其引导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即本质主导;从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讲,是指事物具有主要的和引导的作用的特性,即功能主导性。事物的主导性是本质主导性与功能主导性的有机统一,本质主导性规定着功能主导性的性质和方向,功能主导性则是本质主导性的实现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描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描述要把握描述的方向性、主流性,用描述的主流性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描述,既要体现主体描述的多样性,也要把握主体描述的导向性。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根本目的在于为进一步解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及充分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教育对象内心变化的曲线图景,从而更加科学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性、层次性,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描述要把握一定的方向性即政治性,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描述要引导多样性描述的发展,多样性描述要围绕主导性描述来展开,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体描述的多端性可以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可以发展主体描述的多功能性,但必须在主导性与多样性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张力。

  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描述的发展
  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总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描述通常要借助主体建构的概念,数字、语言、文字、符号等载体去写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描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描述中,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发展,主体建构的概念,数字语言、文字、符号等载体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即存在一定的精确性、适用性。以主体建构的概念为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构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包括概念建构的理论依据、时空界线、范畴、使用对象等。如果主体使用的概念去描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信息或内容超出了概念适应的范围,即超越主体建构概念的规定规则的范畴时,概念描述就失去意义,如道德概念的确定,是为了评判人的行为而建构的标准,是为了弘扬人的内心善的举动,但当道德这个概念描述超出了人的范围,道德概念就失去其描述意义及存在的价值。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的概念定义不尽相同,而革命时代的道德概念所描述的内容与建设时期道德概念所描述的内容就不尽相同,甚或截然相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描述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描述功能、水平等,促进自身的发展,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深入发展的需要,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描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描述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论研究本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制订必须研究的重要参考指标。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深刻性、动态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判断、对策、效果的全过程。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描述、过程描述、结果描述、反馈描述、评价描述等方面研究将是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深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相关文章:

唐代货币思想述论论文02-26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6-01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评价11-23

“以道驭术”的道家技术伦理思想述论11-16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考11-16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1-05

企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2-08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2-14

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论文02-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