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

时间:2023-06-15 08:18:5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通用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通用5篇)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特殊教育;美术教育;关怀;生活

  论文摘要:在缓解精神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或是改观心理状态等方面,美术教育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这恰好和特殊教育的教学要求不谋而合。正是由于此,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特殊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在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逐渐成为了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就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特殊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十分独特的一类教育形式,由于特殊教育的受众在生理或者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特殊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与常规教育相比都有较大差异。特殊教育的目的往往不在于教授知识的深度,而关注于特殊教育群体精神和心理上的变化,致力打开特殊教育群体心扉,扫除其心理阴影和障碍,能够走出阴霾,更好地融入到与周围人之间,进行较为正常的社会生活。

  在缓解精神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或是改观心理状态等方面,美术教育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在压力不断增大的现代社会,美术艺术已经成为了社会人群放松身心,愉悦心灵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这恰好和特殊教育的教学要求不谋而合。正是由于此,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特殊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也发现了美术教育对于抚慰心灵,释放心理压力的明显作用,所以在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逐渐成为了一种教学方法。关于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析。

  1、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的优势

  1.1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

  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美术教育在形象性和生动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于聋哑儿童,由于其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受到较大的限制,于是视觉感知便成为其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而美术教育中可以运用大量的运用图片的形式来讲述相关的知识,一个个的画面有效地弥补了聋哑儿童听觉上的不足。不仅如此,当学生想和周围人或是老师交流、沟通、甚至是讨论时,除了传统的哑语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大丰富了聋哑儿童的表达方式,也加强了他们与正常人群沟通的能力。

  1.2 良好的心理教育功能

  众所周知,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很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共鸣,进而进行发散式联想,对其心灵产生影响甚至是震撼。特殊教育受众是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自闭症、妄想症等等。在这样心理因素的影响之下,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要大打折扣,而美术教育可以在教学中展示大量表现真、善、美元素的作品,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突破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美好且积极向上的方面。例如通过赏析《自由引导人民》,来与学生讨论为了取得自由和尊严,多少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乐观,不畏艰险,这些教学内容对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从而为其他教学带来便利。

  1.3有效地多感官协同训练

  美术教育一般包括了赏析和创作两个部分的`内容,而当中又涉及到色彩、搭配、比例、构图等一系列的因素,通过赏析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表达能力,而创作更可以将学生的手、脑等多个部位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对于智力有缺陷的学生,这些训练对于开发其智力和激活大脑部分功能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特殊教育中开展特殊教育的方法

  正如前文所言,特殊教育中由于受众包括了聋哑、残障、智力缺陷、心理缺陷等一系列的非正常人群,所以其开展美术教育的方法与一般教育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2.1加强理论教学的融合

  基本的美术理论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但是考虑到特殊教育的受众在理解和表达能力上的缺陷,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应该更多的放在感知和感官的训练及开发上。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大量的美术基本理论融合到趣味化的教学之中。例如,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描绘一定的场景,待大家绘画完成之后在课堂上集中进行展示,再一起评选出大家觉得“最好看”的作品,在这里要注意,我们不要用深奥的理论去引导学生,标准就是简单的“觉得最好看”就行了。之后我们再组织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那几幅画得“最好看”,是不是在色彩搭配、画面比例、布局等方面有一些优势?在这样的引导之下逐步将色调、构图等美术理论引出,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和自然。

  2.2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性,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更需要将学生的需要放大,更多的关照他们的心理状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围圈的座位布置形式,教师站在中间讲课,以拉近和学生的亲近感,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作品多鼓励多引导,必要时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轮流在圈的中间和大家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敞开心扉,加强与周围人的交流与融合。

  2.3以生活为素材

  特殊教育的美术教育应该将素材锁定在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而不是高深的名作或是费解的大师作品,生活素材可以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同时也可反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我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来讲解生活中的电话、自动售票机、公交车等事物,之后再让学生一边练习画这些事物一边讲解它们的功能。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美术动手的能力,更可以让他们认识到美来源于生活,学会用开放的眼光去搜寻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这其实达到了特殊教育中较高的层次。

  特殊教育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当中的美术教育对于改善和提升特殊教育有重要意义,只要我们多总结和创新,善于引导和关怀,相信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一定可以迈上更高地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 叶小明.人文关怀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7.

  [2] 程宜康.关于美术教学改革的探索及思考田[J].煤炭高等教育,2008,9.

  [3] 管平.特殊教育教改探索[J]. 职业教育,2009,10.

  [4] 程宜康.关于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及思考田[J].煤炭高等教育,2007,7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中美术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体系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主科,难以引起学校教师的重视,甚至予以忽略。因此,强化高中美术教学迫在眉睫。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自从我国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学科的均衡性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高中美术是高中阶段的学科之一,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走出应试教育教学的思想误区,按照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美术专业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受教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力求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中美术的教学价值。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高中美术教学缺乏重视

  在高中阶段,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高考科目,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全部花在重点学科的教学上,而对于美术这种辅助性学科,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美术学科价值不大,并不能直接带来教学成果,甚至不断挤压和占用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和资源,导致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

  (二)学生对高中美术缺乏学习兴趣

  尽管高中开设美术课程,但很多学生却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初中美术课程紧张,教学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美术技能,难以衔接上高中美术鉴赏知识,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其次,很多学生缺乏丰富的美术鉴赏知识和经验,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难以形成互动局面。另外,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使学生往往无暇顾及美术知识的学习,甚至懈怠敷衍美术课,导致高中美术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予以支撑,但是由于升学率和教学水平是评价学校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很多高中学校都将教学重心放在了高考科目教学方面,对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只能简单地进行理论讲解和说明,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美术的美好,鉴赏和分析能力也很难提升,使学生逐渐对美术课失去信心。长此以往,导致很多美术课不能顺利开展和持续。

  (四)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美术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和落后,过度加大对美术技法的授课比重,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同时,由于高中美术学科不受重视,美术教师地位较低,参加深造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教学研讨的次数也较少,导致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综合教学水平低下。另外,美术鉴赏涉及的知识较多,涵盖面很广,而很多美术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体系,见识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全面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渗入和推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新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和研究学习模式所取代。美术课程的开展,不仅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还更加强调多门学科的吸收和融合。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教学发展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时学习最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教师还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美术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设备

  尽管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均配备了多媒体等设备以便辅助教学的顺利实施,但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多媒体设备在美术教学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教学设备相比,多媒体设备能够提供极大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动态展示更为形象生动,能够直接触动学生的感知技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以适应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模式的普及和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机制

  高中美术教学评价机制是否完善是衡量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完善的评价机制除了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之外,还应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和水平。在对高中美术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便提高教师的工作热忱,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可以对学期开始、期中以及期末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心态,以便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取得较大进步。

  (四)构建科学的美术知识结构体系

  高中是学生整个生涯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高中阶段,学生所需学习的高考科目也较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很大,再加上很多高考科目也随着年级升高难度逐渐加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和情绪,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高中美术课程时间短,内容多,而且相对较为枯燥,为了进一步改善和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节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师必须强化对美术知识结构的整合,构建健全条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确保其实现科学性、层次性和规范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对比,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优点,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当前的美术教育大多还是将其等同于技艺训练,过早地强调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在开发幼儿美术潜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许多教育家都认为美术教育应从欣赏人手,加强色彩教学的比重,以期达到让幼儿在粗通色彩的同时就能放飞自己的想象,以其独特的视角,感知美、表现美。就像许多国际上资深的少儿美术界教育家,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那样:进行美术教育时,要让幼儿自主地选择题材,创造性地使有材料,用心灵去描绘,用想象去构造。

  一、在观察中认知色彩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教师可尝试利用上午的活动时间进行美术教育,因为,此时教室中无论是空气、光线,还是孩子们的情绪和注意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色彩与幼儿美术教育的关系

  幼儿美术教育与色彩的关系

  认识三原色时,可分三次,逐一认识红色、黄色和蓝色。每次都准备调好的颜色和许多色卡,在明媚的阳光中让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颜色,告诉他们颜色的名称,然后请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说出这种颜色像什么。此时,幼儿会十分踊跃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感知红色时,他们说:“像太阳。”;“像苹果。”;“像火。”;“像这(她穿的'红鞋)。”……接下来教师可请幼儿在我们周围的空间中切实地找到红色的东西,最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红色的卡片,他们会如获至宝般地把已属于自己的色卡摆弄一番后,找个地方“藏”好。幼儿准确地掌握了三原色后,教师可利用调色水的活动使幼儿认识橙色、紫色和绿色。此时可根据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确定一次展示几种颜色的变化。如:如对两、三岁的幼儿进行展示时,教师可每次只调一种颜色,使幼儿可以清晰而准确地感知。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幼儿就可以达到准确地按照指令找颜色,并较为正确地说出五种以上颜色的名称。

  二、在生活中感受色彩

  色彩与幼儿美术教育的关系

  幼儿绘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秋天来了,带幼儿观察树叶和小草,看它们的颜色和动态。晴朗的日子里,它们显得那样宁静,即使是落叶也是那般轻盈地舞向大地;大风呼啸的日子里,隔窗望去,小草在风中颤抖,树叶随风狂舞纷纷落向地面,空中尘土飞扬,有时甚至会有天昏地暗之感;深秋时节,带幼儿看幼儿园采购冬储菜,感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久冬天即将来临;隆冬时节,带幼儿在雪中看雪花,在雪地上印脚印、攻城堡,感受冬的乐趣与神韵。也许幼儿们还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描述,但他们却会在情境的感染下,用他们的心灵去感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在一次色彩练习中,教师选了四篇有关四季的小散文和五颜六色的卡片,先请大家闭目聆听配乐散文,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任选一色卡。当他们把选出的同一季节的色卡放在一起时,马上,你就会感到春的清新、夏的炙热、秋的成熟、冬的纯洁。实践证明,幼儿完全可以从色彩世界走进神奇的美术天地。

  三、在实践中创造色彩

  幼儿那种无定式的、大胆的创造与表现,有时不得不令成人叹服。例如:为幼儿提供画有不同形状的画纸,请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色,然后告诉大家画的是什么;认识了三原色后,及时组强幼儿制作色卡;认识了相间色,及时组织幼儿开展调色水的活动,并请从事此项活动的幼儿为自己的活动制作形式卡;利用调色水的活动让孩子们感知颜色的深浅,使他们了解,本色加黑变深,加白变浅;添加运笔游戏和图形小书的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动笔机会:春季,用纸球印小花:夏季,用线绳画丝瓜:初秋,在宣纸上画出光秃的树干,大家一同自主选色,自由地用手印画,一会儿功夫,树就变得枝叶繁茂了;深秋,在立体小屋和光秃的树周围,把拾来的落叶按自己的想法小心地粘在各种树上;一幅《深秋的庭院》就应运而生了;冬季,用手指点出串串糖葫芦。妙趣横生的活动让幼儿感到,我们可以用许多方法去表现我们的世界。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 篇4

  摘要:为了响应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各个高校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开展美术欣赏的课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就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目前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探讨。

  关键词:美术欣赏;高校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1。

  一、美术欣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在美术的教学中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不但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由于不同的美术作品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供不同的美术作品,从而让学生不同的作品中感受不同的创作,从而影响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进行《呐喊》的美术作品的教学中,通过作品的丰富的色彩将学生带入进作品的意境中,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人物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从而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对它的体会2。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教师利用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对作品的进行直观的赏析,再加上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都使得高校美术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能偶为学生展现多种多样的作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含义,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和美术的创作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已经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候,再通过教学的积极引导,就能够激发学生杜宇美术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状态,对美术进行有效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将学生的情感都融入进作品中。学生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对于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为了适应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开展的。而美术欣赏作为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术学习上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然而目前我国的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的高校认为美术教学只是一个进行考核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注重美术成绩,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初衷;第二,在高校中,部分的教师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需改善的情况,他们对美术欣赏也不重视,从而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不能有效的指引,达不到美术欣赏的教学效果;第三,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不科学,都使得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对美术教学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高校的美术欣赏课程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和课程的特点,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从而实现对于艺术的解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其学生对于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将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由表及里的增加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美术欣赏课程与美术专业教学不同,它对于教师的美术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老师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色彩的分析、美术技法的知识以及艺术鉴赏等方面。高校美术欣赏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工艺作品、雕塑和建筑以及绘画。由于对象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不会对此太过在以,也不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修改。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高校需要在对课程设计这一方面提高重视度,从而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把握好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向,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美术欣赏应用方法的探讨

  在对高校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美术欣赏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着高校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术欣赏的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在对美术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选择符合课堂教学和学生水平的美术作品,同时需要选择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作品,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比如,当教师想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作品,像《蒙娜丽莎》《向日葵》《大卫》等,然后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4。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的时候,不应该制定的太高,在进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注意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使用一些学生能够听懂的话进行讲解,对于一些专业性的词语不宜过多,避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该让学生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色彩、构图等几个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之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加深,同时教师要做好美术欣赏课堂的总结工作。

  四、结语

  美术鉴赏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大它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发挥它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 篇5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能够传授具有丰富底蕴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加强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幼教行业的工作需要,许多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将美术课纳为专业核心课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现状,提出了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现状;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幼儿启蒙教育的课程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大部分高校对幼教的审美水平和美学素质的关注也随之增加。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技巧,掌握美术鉴赏、素描、手工艺品制作、幼儿活动设计等专业知识,在未来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中能激发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美术课程尤为必要。

  1.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问题

  1.1美术课程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当前我国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往往都是职业院校或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而幼儿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由于艺术院校或职业院校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培养教师能力水平的目的不同,因此艺术院校或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教育心理学知识,导致这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在从事启蒙教育工作的时候无法根据幼儿心理设计美术课程,最终对幼儿身心发展形成负面影响。造成高素质幼教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缺乏优秀美术课程教师。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具有美术功底,但由于美术课程要求高,同时美术专业课程教师自身素质不足,无法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且在预估学生美术水平时存在较大误差等原因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学习持抗拒态度,使得幼教行业中高素质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加缺乏。

  1.2美术课程缺乏教学教材和课程设计。美术课的课堂不同于普通文化课学习,无法仿造美术专业班级集中排课,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乏美术基础,且还需要研习音乐、舞蹈等技能课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必须合理设计美术课程,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益,利用有限的课外练习时间来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水平。但实际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往往包含了素描、色彩、国画、简笔画、书法等多重内容,且由于美术课程教师安排课时不合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多关注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进度,忽略了自身美学素质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1.3美术课程教育缺乏创新教学观念。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过于重视传统教学思想,将学生的成绩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标准,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往往不够明确,只讲究形式化的课堂纪律和考勤情况,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了传统知识观,使得未来从事启蒙教育时也常要求幼儿通过死记硬背方式学习不符合其心理发展水平的知识,最终导致幼儿对美术学习感到排斥。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策略

  2.1加强美术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素质的建设。学习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生不同于艺术院校或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缺乏美术功底或对美术的兴趣不大,甚至由于中学时期过于注重高考科目学习而产生美术只是副科的观念。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建设,培养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学生在关注教师一言一行的过程中能受到积极的影响。培养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的主要方法。一方面,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高深的视角,能够运用熟练的专业知识改变学生惯有的思维方式,在完成美术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美术教师还能拿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向学生证明自身在美术领域中的能力水平,或者具有本领域之外的多重身份或文化造诣,均能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推崇感,并以此为榜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课程的学习中。

  2.2增加对学生幼儿角度的美感培养。幼儿时期的孩童正处于大脑发育阶段,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多于理性思考,通过幼教的引导和启蒙,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其潜力和智力水平,因此幼教工作者必须充分把握幼儿好奇的心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主动关注幼儿的心理,并将其作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感悟高校美术课程教师传递的审美观念和体验,培养自身从幼儿角度来理解美学的.思维能力,从而创造出更适合幼儿思想接受的教学方法。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幼儿园实地见习的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儿童的思维,注重课堂上色彩与图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儿童美学视角。

  2.3创新美术教学观念。高校应该完善教学体系评估方式,及时调整评估的重点,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专业能力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图书馆或美术展览等场所进行美术学习,将课堂上大量的范画临摹练习转变成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案例设计或教学实践探究。美术课程教师应该多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创设合适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或室外写生练习,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

  小结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一般专业课程不同,前者不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美学和情操的培养,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华,许红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结构整合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9):156-159.

  [2]闵钰,梁清.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35):81-82.

  [3]张哲.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师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36):84-85.

【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11-24

美术教育中的视觉文化11-23

茶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论文02-14

铜镜文化的中学美术教育运用论文10-09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12-02

论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情与理11-23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应用03-25

“参与和创造”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1-22

人文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影响12-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