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素质要求的分析

时间:2024-10-04 07:29:3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素质要求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学课程改革 化学教师 教师素质 教育理念 专业知识

中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素质要求的分析

  【论文摘要】课程凸显出全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使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因此,不管内容、模式、方法、结构、管理、评价等方面怎么变,教育质量永远是教学条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是第一位的。中青年教师迫切希望实现由知识传承型向创造教育型、经验技术型向科研艺术型、教育者向同时是终身受教育者的角色转换。全面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适应“全面素质教育和创造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对基础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增强基础教育学生的素质。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思维特点、新的目标体系、新的教育内涵,对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化学教师是化学教学乃至整个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但是新课程体系下中学化学教师的角色与新课程的期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重新定位中学化学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思路,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以化学教学为载体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学习、比较和分析浙江苏教版高中化学(包括必修1、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以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利于广大教师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了解新课标给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正确把握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尺度和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编写上都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时代性。整体设置化学课程结构,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注重创设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环境,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新教材采用模块教学--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不同模块教材具有鲜明风格、独特功能,采用多种课程设计取向,发挥多种课程设计取向的优势,设置多种水平层次,提供多样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如下:
  1涉及的内容全面而详尽,新的化学课程目标鲜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建了新课程的总目标。
  2重新构建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新的化学课程立足于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改变了过去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提出了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
  3规划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结果,通过对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的说明和活动建议来体现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4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置悬念、选用图片等。
  5赋予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内容和方法,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2、中学化学教学现状及对化学教师素质需求的调查
  2.1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我国的化学实验教学历来强调和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化学知识成为课程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或技能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师生们重视的是实验的结果或结论,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在于获得并记住这些结论。而对实验的探索过程,反而不太引起注意,至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等的培养,在实验中则更少涉及。教师的教学重在对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带领学生得出教材所呈现的结论;学生的任务就是充分理解消化教材的内容,而不能对教材有丝毫质疑。
  2.1.1没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传递者和阐释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吸收者和接受者,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教师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要任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倾听,学生成了课堂的配角、听众,导致学生学习乏味,学习效率低下。
  2.1.2教学目标单一
  教师只是重视“双基”的掌握,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重结论而轻过程、重学会而轻会学、重认知能力增长而轻知识建构、重解决问题而轻发现问题。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致使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只是应试高手,缺乏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索的学习能力。
  2.1.3教学方式不灵活
  中学化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讲授式教学,另一种是探究式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前者有利于节约时间和提高知识的传递速率,后者有利于提高知识的传授质量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运用讲授式教学,忽视了探究式教学,课堂没有生机。
  2.2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现状
  目前,课程改革后中学化学教师亟待培养的科学素养的主要是:指导学生课题研究能力、教育理念、化学前沿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力、实验的设计与改进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化学史知识、互联网的使用能力,教师敬业精神和师德水平、开设选修课、指导活动课的能力、深钻教材、辅导奥赛学生的能力等。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化学教师科学素质现状已难以适应课程改革趋势,必须尽快地从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对化学教师进行整体性、系统性、高层次、多途径的培训和提高。
  2.2.1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面“窄”“旧”。主要表现在知识储备中化学专业知识面窄,缺乏对相关学科、人文知识、技术工具类知识等的了解。教育信息陈旧,缺少对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技术的了解。
  2.2.2教学能力
  教师仍然停留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水平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很低。有的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会制作课件,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创造。
  2.2.3教育理论
  教师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制约了良好教学方法效能的发挥。教师不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想用“探索法”进行教学,但又不了解探索学习方法的内涵。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也就无从谈起。
  2.2.4开设选修课
  教师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能力薄弱。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有待提高,信息积累不够,信息资源缺乏,课题无法确定,没有建立科研引导机制等。
  3、实施素质教育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3.1高尚的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不仅包括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生,有执着的敬业精神,还应包括信念、情操、智慧与人生价值,治学精神及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人格魅力等。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是第一位的。师德修养需要通过“悟”才能达到,这种提高是永无止境的。
  3.2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高中化学教师要掌握现代课程论、教学论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努力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相当的自主意识,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正规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能从事,要通过自身实践和研究推动本专业理论向前发展。不断积累和创造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经验。
  3.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即教师的专业能力,既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智慧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是新手向专家转变的过程,是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变的过程。
  3.4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会引起教育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将使学生的实践与探索活动,使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的天地极大地丰富,为化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3.5很强的教育研究能力
  化学教师要有很强的教育研究能力,为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进行各种研究与试验,懂得教育科研的一般理论与方法,选择适当的科研课题,运用恰当的方法来完成研究,获得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解决素质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4、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创新和实践
  4.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师到校教书,学生到校念书。显然这是只重视了“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如:我讲胶体时,上课铃响后,学生发现我叼着烟走向讲台,并大胆的吞云吐雾。从不吸烟的我做出这些行为,让学生感到惊讶,全体同学的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我拿出激光教棒,让激光束通过我吐出的烟,引导学生观察光亮的通路。这时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我在做气溶胶的丁达尔现象实验,而不是故意违反课堂教学常规。我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本课中涉及,讲完课后将请学生解释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探究谜底的好奇心,使本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2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这不仅不可能,而且还会贻害学生的一生。教师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有悖人才培养的规律的。既然人是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也应是有差异的,多形式的。对于化学学科,进入高中以后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同学课堂听课效率低,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课下复习的习惯,对知识欠下的债越积越多,直至最后上课像听天书一样,产生厌学心理。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要蹲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无论多么荒唐的构思,多么奇怪的想象,甚至多么没水平的问答,所得到的都应该是教师真诚的帮助和鼓励。如:在教学“盐类的水解”时,设计如下问题:①常温下,酸、碱、盐溶液的pH是多少呢?NaCl、Na2CO3水溶液呈什么性?②为什么盐溶液的pH不都是7呢?③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④哪些盐会水解呢?⑤盐类水解的本质是什么?⑥盐类水解有哪些应用呢?然后,让C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A层学生回答⑤⑥题。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弄清盐类的水解的相关知识,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这样的个别化教育使困难生对化学不仅没有反感,反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4.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重结果轻过程”“重讲轻练”是课堂教学两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危害较大的教学弊端。因此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海水中的氯----盐酸” 导入时,教师拿出一个收集氯化氢气体的医用盐水瓶,用注射器把几滴稀的石蕊溶液注入瓶内,这时水便自动喷出形成红色喷泉,这一奇观使学生兴趣倍增,惊讶不已,异口同声地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会变成红色?水为什么会自动喷出来?老师笑着说:“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继续研究下面内容,便知分晓”。 设置悬念式的实验情景,使学生感到怪异,急切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学生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重视学生思维策略的训练,要传授一些知识理解策略,展学生的想象力,能激起师生间情感共鸣。
  总之,化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必须积极参加进修培训,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尽早进入角色,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的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地,彰显智慧的舞台。尊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和学生一起感受化学的魅力,预约精彩课堂。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那么,我们的化学课堂定会激情澎湃,火花闪烁,个性张扬。
  
  参考文献
  [1]杨光晓. 温州市苍南县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调查及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1-48
  [2]张久龙;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的素质研究[J] 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135-137
  [3]刘佩鑫; 新课标对化学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 编辑部邮箱 2011,( 04):23-24
  [4]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中学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素质要求的分析】相关文章:

浅议新课程教学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03-2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11-24

工业分析与检验课程改革思考论文03-18

广告设计课程改革分析的论文03-18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实践分析论文03-18

中学体育与健康改革与分析的论文03-27

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课程改革分析论文03-05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分析论文03-19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11-2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