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分析及建设探索
论文摘要: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材的组织、编写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教材的现状还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应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分析现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
高职教育对教材的要求
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高职教材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与教学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等,这些都把教材建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位置。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实施的是一种新型的专科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高校或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上截然不同。高职教育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和实习;二是强调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是从学科出发,而是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三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面向专业物流企业、各类货运公司、港口、联运公司、快递公司、生产企业物流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商业企业、专业储运公司、货物集散中心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物流组织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从事物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作业信息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管理、物流方案初步设计与运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的课程主要有:《物流概论》、《仓储与配送》、《物流成本管理》、《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实务》、《物流运筹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报关实务》、《物流成本管理》、《市场营销学》、《物流经济地理》等,这些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较强,目前,这些课程的教材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材版本众多,但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及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有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有很多,除了一些规划型的教材之外,很多高校都出版了自己的教材,其中有两套教材被采用较多,但这两套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套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这套教材是有关院校和出版社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的精神编写的,体系比较完整。但是,因为物流管理专业是个新兴专业,教材的编写尚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而且每门专业教材分别由不同院校的不同教师编写,彼此间缺乏协调,所以很多教材重复和转抄的内容较多,有些地方的表达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这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能力培养等教学要求及目标相去甚远。而且这套教材中案例非常缺乏,偶尔出现几个案例,也往往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套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教材”,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全国多所在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有特色、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高职院校成立“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选择教学经验丰富且实践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组织、规划、编写的。这套教材相比第一套,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涉及了一些新学科,如物流经济地理、物流地理等,有大量的案例和实训方面的内容,实用性较强,但是教材的编写略显仓促,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错误。
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这主要表现在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尤其是物流行业无论是国家规划,还是其自身的新技术、新工具发展变化非常快,但是教材的更新则远远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流经济地理》,虽然出版时间是2009年,但是其中大量数据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与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的实际严重脱节,使得教师在备课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更新这些陈旧的数据及资料,教材形同虚设。
不同的专业课程教材内容重复较多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部分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较多,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整合,学生所学课程繁多但不精。例如,《物流经济地理》作为物流管理的专业课之一,多种版本的内容都与另一门专业课《运输管理实务》有较多的重复,其他专业课程之间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问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了较多重复的内容,固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也因此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做了一些“无用功”。
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双证制”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从事物流岗位的工作常常需要具备相关的证书,如助理物流师和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职业资格证书、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等,但现存的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要获得这些资格证书,需要另外花费大量的钱购买相关书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成本,同时,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也加重了找工作的法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根据物流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发校企合作教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工作岗位包括仓库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物资计划、采购、物流市场开发及客户服务等,要求学生能掌握仓储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在公路运输、仓储、配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职能部门从事基层物流经营管理或物流作业操作,并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物流管理教学所用的教材可依据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校企合作的初衷是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与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一般应按企业岗位工作的标准编写,使学生所学更符合企业实际。
树立教材的发展观,不断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更新这要求物流专业的教材出版和再版都要与行业接轨,要反映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及最新的物流发展形势,保证学生在校能够学习到实际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一些过时的、与实际脱节的知识。
树立整体的专业教材观,整合教材体系,避免不同教材之间的内容重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学的内容重复问题,教材编写人员应树立整体的教材观。一套教材的总主编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不同课程的分主编进行协调,突出每本教材的特色,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物流业的整个流程,每门专业课都要突出物流行业在这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知识学习与实用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虽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专业人才的不断增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体系一定会日益完善。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分析及建设探索】相关文章: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04-22
高职院校教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索08-10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08-25
探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08-25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05-31
探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05-2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8-12
浅谈高职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08-23
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分析探索08-22
网络影响教育的分析和探索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