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时间:2024-10-08 07:48: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运用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

受暗示性是人的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具有含蓄性、间接性的特点,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如果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使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中学习知识,增强道德意识,促进道德认同和内化,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运用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论文关键词: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传授道德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任。但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实效低下,难以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课堂教学“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崇高的人类道德理想和泛政治化倾向的德育目标空洞而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德育课如何“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并逐步认同、内化,优化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心理暗示的内涵
  《心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是在无对抗情绪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暗示往往不易受到个体的抵触和对抗,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会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

  心理暗示法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心理暗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暗示则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人的学习活动是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实际学习成效受制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状态。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意识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吸收各种信息,并对意识时时刻刻地施加影响,增加或削弱意识学习的效果。当意识和潜意识处于积极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时,学习效益就会成倍提高;反之,当潜意识处于消极状态或抵抗意识活动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激发起潜意识并诱导其倾向于学习对象,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意识协调起来。因此,教学应力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正如洛扎诺夫所说,暗示教学法“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心理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大教学流派。近年来,心理暗示教学法在我校中也逐渐得到重视。有人认为,心理暗示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改革的新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将心理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和经验渗透到德育教学实践中,以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同时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在德育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将德育知识和道德规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通过人和环境的暗示作用渗透,相比直接的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暗示环境
暗示机制存在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环境心理学认为,任何环境都易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它是产生熏陶作用的重要因素。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课堂心理环境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它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同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环境可以分为人环境和物环境两方面。人环境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心理场。教学中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氛围,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所谓物环境就是周围物体与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心理场,如教室布置温馨整洁,课桌椅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柔和明亮,班风标语积极奋进,一个整齐有序、轻松舒畅、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环境来感染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能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在和谐的人环境和物环境中感受和领会规则、秩序、尊重、平等、民主等等。
(二)暗示者——教师权威的运用
暗示的成功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受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的“自卑、自贬心理”——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暗示者比自己更高明更具有智慧,自己应该向暗示者请教,接受他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放弃自主思维。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心理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受暗示者很少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者的权威性及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威信来自于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教师的威信越高,相应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望、信任度越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越强烈,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学生愿意服从教师的规范和要求,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认同、接纳教师传递的理念和价值观,努力使自身行为更趋向于教师的期望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所以,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在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己的权威作用,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含蓄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赢得力量,消除戒备和对抗心理,形成支持性的课堂心理气氛和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避免直接的批评和师生矛盾冲突。另外,师生间的体位、距离同样也可影响暗示的效果,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强,坐在后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弱。如班主任通常把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其纪律意识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体位和相对距离的改变来强化暗示。不管是哪种心理暗示手段,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四)善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有缺陷。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自我”越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学生的“自我”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倾向,而课堂上教师享有职业所赋予的权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要慎用心理暗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往往会列举一些名人、伟人或人物寒窗苦读、逆境奋发的事例来激励学生,但无形中却渲染了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反而望而却步。此时不如多给学生以“学习是有意思的、愉快的、不困难的”“我能成功”等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又如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不能取代自我判断和自主思维,教师过多的提示、帮助,会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被学生无限放大,最终使学生缺乏自主性,过分依赖教师,思维潜能被压抑;教师对课堂上不良现象和学生违纪行为的放纵,暗示着学生的行为被认可,可以随心所欲,虽违反纪律却可以不受惩罚,误导学生藐视纪律和规则;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评价和贬低,会引发学生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教师对现象和现实事件的歪曲评价、偏激看法或愤恨抨击,容易诱发学生的反社会倾向等。所以,教师要慎用、善用心理暗示。
(五)引导心理暗示向自我暗示升华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自身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是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相应改变的心理活动。
积极的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对自身或某种事物正面、积极、坚定的叙述,积极的自我暗示相比他暗示能更有效地激发潜力、鼓舞自身、树立自信,也更有利于德育学习中对观念的接纳、认同和内化。所以,教师在给予学生积极的他暗示的同时,要善于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思想和概念、以肯定和鼓励的态度来替代过去陈旧的、否定性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放松自己、主动求证、大胆尝试,让学生在自我思考、自我决断和自我展示中验证知识、发现价值、体验自信,获得成功的欣慰和喜悦,在成功中肯定自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反复的肯定练习,选择积极的语言和概念,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自我,实现由他人暗示向自我暗示的提升。
总之,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人和物环境,通过“无心”的心理暗示,将教育教学要求渗透进学生的心灵,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激发动机、诱导情绪、挖掘潜能,促使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学习,获取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运用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相关文章:

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11-18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11-18

暗示教育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11-24

怎样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当前体育课堂教学03-06

“图表法”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03-04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素质01-14

对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思考12-01

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11-21

教学比赛法在篮球课中的运用11-2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