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模块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时间:2022-11-28 05:58: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职学校模块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论文关键词:中等 模块 教材 体会

中职学校模块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论文摘要:中职教育采用模块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但相应的模块教材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基于国内外职教课改经验的分析,近几年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组织教师编写符合我校特点的模块化校本教材。现就中职学校模块化校本教材的编写谈谈自已的一点体会。

  1现状分析

  1.1就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由于技术层次的迅速增多,对专业技能人才要求多样化、复杂化,提出了“留得住、用得上、上手能干事”的零过渡上岗要求。这一切都要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就业导向的观念,并据此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贴近就业,贴近生产实际。传统教材结构(传统百货店式)将会从职教领域内淡出。

  1.2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教材提出了新要求

  现在的中职教材可谓是琳琅满目,但真正好用、实用的却是风毛麟角。仅就类的教材而言,主要是机械出版社和劳动保障出版社所出的教材唱主角。这两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大多以大专教材为蓝本加以删减而得,存在理论偏重、偏难、推导过多、与实际脱节等弊端,突出的是以“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与就业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相左。

  1.3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课程模式的陈旧,造成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需求脱节,与市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与企业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与生产实际脱离;也造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学内容“难”学的两难局面。难以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实践要求直接对应,无法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及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直接结合起来,以缩小教育培训与实际职业活动之问的差距。

  2使用对象分析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九十年代就已经从精英教育“降格”为普及教育了,尤其经历了九八年开始的三年滑坡,中职学校自身的生存受到了无情的考验。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已大不如前。大多生的基础不好、自信心及求知欲不高。看见长篇大论深奥的理论说教,他们会产生畏惧和厌烦的。他们希望教材能像卡通或科普读本一样浅显易懂、形象深动、引人入胜。所以中职模块教材应该考虑到教材使用对象的具体情况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宋家朱熹指出:“圣人之道,粗细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材而笃焉。”讲的就是因材施教,每个老师必须一切围绕现有的学生实际去展开教学。就我们学校来看。“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教师一年苦过一年”的感慨与“学生越来越不听话,教师越来越不会教”的抱怨就是这种背景状况的具体写照。

  3模块教材的编写形式

  中职模块教材必须体现模块教学理念和特色,即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灵活应用。彻底改变传统教材的以知识为中心,重在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因此在编写模块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学目标,在教材中要明确提出培养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避免就理论谈理论、就技能教技能,要做到有的放矢。

  3.2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设计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内容,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知识、新工艺、新、新设备的现实发展要求增删,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基础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衔接。学生能更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并为之而努力,这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知,“做”中会。教材的编写,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注重设备的操作规程、标准、技能要素。将教育成为“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流”,满足师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3教学方法,教材教法是一个整体,可以通过在教材中设计一些“观察发现”、“同步练习”、“讨论分析”等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做到形式新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按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开展教学,实现课程的教学创新。3,4编排形式,首先要求教材配图详细、图解丰富、图文并茂,引入的实际案例、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字型或以文本框的形式来区别于正文,既便于教学又便于学生学习;同时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等形式、强化感性认识、强调直观教学,做到生动活泼。

  3.5合理分配课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课时安排上,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时间,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习惯为宗旨。

  4模块教材实施的成效

  测量技能的掌握,对于中职学校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以我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为例,过去在工艺学中讲授测量的理论知识,在课中传授操作技能,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我校的教学改革中。由本人主编的《测量技能训练》模块化校本教材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该校本教材注重中职学校机械类学生常用刻线、螺旋测微量具和机械式量仪及专用量具使用的训练。同时将零件测绘和粗糙度判别穿插于其中。通过在我校机械类06、07级学生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沉浸在做的乐趣中。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深刻解了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4.1学习目标,在每一学习项目开始就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前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后能及时检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达标情况。例如:在“外径千分尺”这一项目教学中我就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通过这一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了解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刻线原理;了解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和精度;掌握外径千分尺的识读和使用方法:掌握外径千分尺的维护保养、调整和注意事项。”其中核心目标就是能力目标,即外径千分尺的识读和使用方法。

  4.2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及知识的实质和真正用途。教学活动的设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4.2.1观察发现,通过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实际,产生感性认识,并做好各自的情况记录和相应结论,再由教师引导出相应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4.2.2讨论分析,以分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由各组代表发言,再由教师总结讲解。

  4.2.3问题罗列,让学生独立或分组提出不能理解的问题,再由教师集中作答。

  4.2.4动手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再 由教师点评。比如在讲授“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次教学活动。教师先让学生对测试工件进行测量,然后参照“测试件尺寸系列表”对照学生报告的测量数据。通过对有的学生报告的测量数据比“测试件尺寸系列表”多或少一个0.5的情况,引出读数方法4,即“先用游标卡尺辅助测量。”因为在识读外径千分尺时很容易多看或少看一个0.5,而这种情况往往不被关于操作者重视。通过对有的学生报告的测量数据比“测试件尺寸系列表”多或少一个0.05左右的情况,引出“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的步骤”和“外径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项”等知识点。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讲授知识,学生会觉得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愿意学,想学。比一翻开书就是几条死板的概念、要求更有亲和力,更贴近这些学生的。

  4.3逐步解惑,在教学活动的引导下,逐步分析、讲解概念。其中配以大量直观的图形及实例,加之以精炼的概念表述,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懂得如何运用概念。在其中要真正体现“学为主”,“教为导”的现代教学思想。教师要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在“动”态中学,克服学生在“静”态中死记硬背。整个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围绕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展开教学。其中大量的图形可以用绘图软件绘制也可以扫描还可用数码像机实拍等方式采集。

  4.4学以致用,讲完概念后必须及时运用,辅以适量的课堂练习及课外思考题,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及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一项目结尾设置相应的进度检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地查漏补缺。

  4.5联系实际,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零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从而完成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实践这样一套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过程。

  经过模块教材中五个环节的探索、讲解、练习、运用后,可以让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掌握基本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并为之而努力,这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知,“做”中会。

  参考文献

  1明兴祖.机械类专业实践改革的探索.职教论坛,2005(20).

  2王建军.高等职业技术实训教学改革探讨.职教通讯,2007(7).

  3王兆明,吴洪贵.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职教通讯,2007(8).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热门毕业论文

【中职学校模块化校本教材的编写】相关文章:

高校本科教材选用与问题思考05-19

高校本科教材选用措施的探究08-20

中职学校音乐教学08-23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新探08-09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探讨08-11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论文05-22

谈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学风建设08-06

论中职学校教学量化考核工作08-07

谈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课08-07

创新中职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科学发展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