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关于功能性食品的论文范文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关于功能性食品的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目: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摘要]本文以人才培养目标引领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且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育人的特点,构建出针对高职特点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功能食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高职院校食品、功能食品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
功能食品是一个跨学科的产品,涉及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中药成分提取等内容。目前,国内以生物技术类招生为主的课程体系往往搭建的是生物技术类的课程平台,以生化或药品大类招生的课程体系往往依托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构建课程体系,而以营销方向作为平台更多的是以营销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由于各类的课程体系构建都没有在食品的课程体系内构建,往往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显得主次不分。因此,为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地位,笔者结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学院(以下简称食品学院)建设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经验,探讨高职院校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期交流和以供借鉴。
1、人才培养目标引领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学院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作用,课程体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建设,在培养目标的确定过程中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符合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总要求。
二是要使培养目标突出于掌握实践和理论高技能的人才培养。
三要体现大众化高职教育的需求和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自身的特色。
食品学院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以培养功能食品行业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广东省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对口专业性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坚持素质教育、强化应用能力的两个原则,突出理论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两个重点。
功能性食品生产专业从设立开始就积极响应国家的教学改革,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经过3年的摸索和建设,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采用模块化、层次化和综合化等多种课程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科学、均衡地构建课程体系中的学习领域。形成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及以“教、学、做、用”相结合为特色的职业技术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两个体系。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由“功能食品生产加工”核心学习领域和“养生与保健基础”、“食品营养基础”等相关的学习领域构成职业技术主干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体系则应该包含人文(社会)素质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程两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接。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相应工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体系突出强化“实践育人”
根据高职教育和学生特点,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占有总教学量的50%以上,突出“以学生为本”、“实践育人”。本专业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学校与龙洞工业园区和从化明珠开发区中的保健食品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逐步深化“校中厂”与“厂中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在专业教学与改革过程中,在食品学院“2+1”模式基础上细化创立“3+1+2”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环节始终遵循“早实践,多实践,课程实践不断线”。前3个学期,学生完成基础文化、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与训练。第4学期,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多种实践形式:充当保健食品展会志愿者,保健食品企业短期实习,功能食品相关课程实训等,多方位强化专业方向职业技能培训。第5—6学期,学生主要在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岗位技能训练,培养职业能力。
教学实践遵循阶梯式,分成环环相扣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专业基础实践部分(随堂实践)。该部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各门课程的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对专业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帮助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课、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一层次实践内容也包括学生参加行业内的相关展会以及教师带领学生前往食品企业参观,学生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相关课程随堂实践,让学生对功能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有一个初步、整体、全面的感性认识,还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层次是进行强化实践部分即教学实训周(整周实践)。通过教学实训周的实施,进一步充实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培养高技能型的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
第三层次是创新实践部分(校企合作)。结合专业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创业班培训”、“挑战杯”和“生化技能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或技能大赛,积极进行创新性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四层次是综合实践即企业顶岗实践(校企合作),即学生进人企业进行假期和毕业实习定岗实践,进行实践性学习,并撰写实习报告。
这四个层次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丰实和强化,从而满足社会对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构建出“一主两辅”的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课程体系
作为学院食品专业群开发建设的子专业,专业在申报之初将产品定位于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既符合珠三角地区对于食品、保健食品方面的用人需求,又能完善食品类专业群建设的生产部分开发;既可面向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岗位,又能在食品范畴内构建和整合整个课程体系。该专业的建设对高职类食品专业建设积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办出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经过近3年的建设,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初步构建了以功能食品生产加工学习领域为主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一条主线、两条辅线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从三个方面呈现出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包括:
①普通食品生产加工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食品生产概述、食品加工实训周等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具有普通食品生产加工的知识,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满足功能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知识的高要求。
②功能食品生产加工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功能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单元操作技术、功能食品加工实训周等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具备功能食品生产加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③功能食品功能因子的提取和制备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生化分离技术、食品发酵技术、功能因子提取和制备实训周等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具备功能食品生产加工中的重要环节一功能因子的生产和制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这条课程体系主线的层层递进、逐步深化,逐步完善以食品生产加工学习领域为主的课程体系。
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根据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特点,针对功能食品产品用人需求,结合学院原有专业优势,特别提出两条辅线是:
①功能食品经营与营销方面,通过连锁经营与管理、食品物流管理、功能性食品市场营销技术、功能性食品营销与策划实训等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具有保健食品经营管理及营销方面的知识和相关从业技能。
②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通过食品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基础等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具有食品营养方面的知识和相关从业技能。
学院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突出强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建立的课程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逐渐完善的动态过程,随着建设的深人,不断地推陈出新,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最新功能性食品的论文】相关文章:
食品工程毕业论文题目10-10
硕士毕业论文最新10-28
最新法学论文概述05-14
最新硕士论文的答辩流程06-07
最新如何撰写毕业论文06-17
最新关于纳兰性德的论文提纲04-12
最新护理论文格式模板06-01
最新标准论文格式范例05-07
最新的硕士法史学论文格式05-18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