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4-09-23 22:53:1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学案导学”模式 主要思路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分析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中应用的主要思路,包括:以丰富的延伸知识导入课堂;以图文并茂的情境导入课堂;以真实的实践感悟导入课堂;尊重差异,分层教学等方式。文章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1.引言

  初中“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应包含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究成因,创造性解决问题,不但学会知识,而且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而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支配者,枯燥的背诵、练习、考试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工作。显然,在素质教育走向教育主流模式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脱离实际,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所以,新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应运而生。“学案”顾名思义,是相对教案而言,主要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1]。“学案导学”实际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拟通过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2.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概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开展教学,一般要分为五个步骤,包括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教师组织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练习巩固。在整个“学案导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优化师生关系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为核心;尊重差异,分层教学为方式。教师要充分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历史课程教与学的和谐发展[1]。“学案导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过去教师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充分发挥作用。

  3.初中历史课程应用“学案导学”模式的主要思路

  3.1以丰富的延伸知识导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前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课堂内容的延伸知识导入课堂的方式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知识型的材料、信息进行导入。这一导入类型是依赖丰富的资料和新颖的信息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2]。初中历史课本、载有许多祖国悠久历史、世界灿烂文化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充分应用这些篇章所涉及的延伸知识,比如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或者带着兴趣去听课,这也是趣味教学的另一种方式。比如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同学们讲一个故事: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塞尔维亚边境参观军事演习后,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一青年刺死,此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故事让学生们惊讶不已,产生巨大疑问。据此教师进入正题,辅之以引导和点拨,学生们很容易认真听讲,并带着寻求问题的欲望学习知识。

  3.2以图文并茂的情境导入课堂。

  情景导入法创意课堂,主要是教师有目的为知识创造设计一些和课程知识有关的虚拟情节,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学习的主动性[2]。情境设计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情景剧,在条件允许的学校也可以配合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比如学习中国近代史“第一次英中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林则徐》等经典的影片。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参观一些近代史博物馆,再加上语言渲染,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备受欺凌,以此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转化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3.3以真实的实践感悟导入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导入法是“学案导学”模式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因为以往的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说、学生听为主,即使采用各种方式,也离不开课堂这个固定的地方[2]。而实践导入法则一改传统模式,将课堂推向生活、社会。主要是要求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总结与丰富经验,得出各自的结论,在课前进行展示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清朝历史“康乾盛世”的时候,可以在课前让同学们查阅寻找有关康熙帝与乾隆帝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咨询整理。待上课之时由各小组分别展示,由教师统一分类整理。对那些整理的资料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同学,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搜集的素材不够丰富、代表性差的同学,教师要指出差距在哪,并告知其提高的方式,但要注意对其已做工作给予肯定。最后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康乾盛世”的影像资料,以此通过听觉、视觉的立体式冲击,带给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体验。同时,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们学习“阅读”、“文献查阅”、“资料整理”的很有效的途径。

  3.4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学案导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成功所在。所以,教师开展“学案导学”模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开展分层教学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学习历史这种课程,与个人爱好有极大的关系,有的学生受家庭的熏陶,很小就懂得很多历史知识,而一些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对历史几乎没有更多的概念。如果这样的鲜明对比还采取一种教学方式,那么任何学生都不可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

  4.结语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该模式正如初中“新课改”所指: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而且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重点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识、能动性,尊重差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最终,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是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为初中阶段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爱杰.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的实现[J].现代阅读,2011,(1).

  [2]朱丽娟,计志宏,晏燕.学案导学模式下的教学导入探析——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在线,2010,(10).

  [3]宋世卿,邱烈.“学案导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相关文章:

解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2-01

中职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11-26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03-21

分析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3-21

分析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2-01

我对英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感悟11-20

初中历史学案导学之我见11-21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11-27

浅析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11-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