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校体育应以休闲体育为主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 休闲体育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论述高校体育价值取向及现今社会环境下人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并从高校体育内容的现代化方面揭示了休闲体育在高校课程改革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一、正确体育观下的休闲体育
1.注重以人为本与社会需求并济的体育价值观
从体育的价值取向看体育:体育价值取向有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社会本位强调体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偏重体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工具价值。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位的体育价值观,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体育价值应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复合体。体育要适应和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体育;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满足学生的需要是高校体育价值观的核心。除此之外又应充分考虑体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以此保证高校体育的发展不偏离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2.同一观念下的不同体育手段
在学术界热点讨论的几个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概念中,休闲体育、竞技运动软式化、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娱乐体育、轻体育大众化,这些新的研究方向和体育实践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特征:让学生接受体育、爱上体育、并形成长效化的体育锻炼习惯。其方式都是使枯燥的体育变得趣味,增加学生接受度;使难度大、复杂的项目变得简单化;使负荷强度大、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项目,强度轻松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学者的共识,那就是关注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即高校体育手段要以人为本、偏重人本位的发展方向。
3.休闲体育的功能符合当今价值观
当我们赋予体育太多功能时,体育却离生活越来越远,体育与休闲的结合使体育找到了回归生活的途径。休闲体育是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依据自身兴趣和需求,以对体育活动的自主选择和直接参与为基础,为实现娱乐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和完善自我等目的的体育活动参与态度和生活方式。休闲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化功能等,可促进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协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并可使不同喜好和身体状况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休闲体育象征着自愿自觉的活动和惬意、自由、多元的自由存在方式及当今社会和大众的根本需求。当我们居住的环境逐渐恶化、机体功能缓慢退化、对理性过于追求时,休闲体育将成为人类追求自身生存价值的需求体现。
二、高校体育的诉求——实现体育内容的现代化
高校体育教学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以及硬性规定体育达标学分的原因,体育教学课程开展多以竞技性体育项目为主,且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的运动项目选择较为单一和局限,这些问题都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体育的非生活化和非自然化问题造成体育与生活的人为割裂,不能成为大学生善度闲暇和调节生活的手段。即体育不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需要,也不能提供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要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做到积极参与,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加以考虑。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应以多样性和能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基础设置体育课程及课程内容,体现科学的休闲运动理念;增强学生课程参与度和积极性而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提高我国高校在校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综合的身体素质,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高校休闲体育
1.休闲体育作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优势
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更新观念、引入体育休闲理念,树立追求健康的指导思想、推行终身体育教育。建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不仅要强调体育的强身健体的功能,更要重视体育的调节情绪、愉悦心理的作用。休闲体育由于其运动负荷轻松化、难度负荷简单化、运动形式娱乐化等特点,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欲望,而且也为之提供心理交际的体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融入休闲娱乐的情境、构建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的心理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与释放。另外休闲体育丰富多彩的娱乐内容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尊重学生的兴趣,提倡其个性自由发展。
2.休闲体育可实现学生的体育行为长效化
休闲运动起着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作用,引导学生愉快而健康地度过余暇时间。休闲体育作为一种轻松愉悦的运动方式,可很好地保证学生体育参与的长效性。在发达国家,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前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后工业化发展,中国也将紧随其后进入“休闲时代”。在休闲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已进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阶段,这个阶段本身便是体育休闲存在的经济基础。休闲体育的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引导将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活动从而满足身心的需求,并因此形成长期的习惯和需求,最终可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的主线都应围绕休闲体育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促进学生体育行为的长效化实现,适应全面发展的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最终走向。
3.休闲体育可作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衔接
在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体化中,学校体育起着衔接的作用。高校因其有着雄厚的体育师资、优越的场地器材、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为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保障。高校对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对于休闲体育的开展有引导、组织和管理的教育责任。以休闲体育的方式,即学生可接受和喜爱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以体育的方式进行休闲的习惯;使其在回归家庭及进入社会后依然能够保持这种习惯,顺利实现学校体育与家庭和社会的过渡与衔接。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及体育人口的稳步增长,新世纪中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应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调整高校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实施方案。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和满足社会需要并济的价值取向,加强和突出体育的休闲性与娱乐性,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转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1(34):6
[2]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论述高校体育应以休闲体育为主】相关文章:
浅谈高校体育应以休闲体育为主教育论文03-16
论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03-06
论述高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03-06
论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体育思想03-06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述论文3篇02-18
休闲体育功能研究03-2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