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2-07 09:18: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 从高职院校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构建了基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理论界对高职专科层次的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分析原有培养模式的弊端、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模式比较、人才市场对高职专科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导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研究、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一、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如何达到“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传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定位过低、定位过窄、缺乏前性。陈静认为当前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过分强调理论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目前高职院校理论课程设置上基本与本科相同,理论课程占的比例相当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环节。第二,培养目标中没有突出面向中小。第三,培养目标中没有突出会计专业能力。第四,盲目设专业。高职会计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没有能体现出其教学的特色。还有人认为专科人才的培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符合市场对于一般性人才的需求。 
  2.会计教学内容理论化,课程设置模式缺乏创新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韩宗宾、李荣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本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也只是中职或本科课程模式的改版”。受会计教材的影响,会计课堂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上一般也是以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讲授为主,以实务操作为辅,结合案例讲解较少;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特别是由于我国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然而所使用的教材却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 
  3.会计教学方式落后,会计学习方式僵化 
  会计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根据章节内容、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知识,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课程的一个总体认识。显然此种方法不仅不利于会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丧失。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课堂信息量少,授课效率不高,教学过程缺乏立体、形象的感官刺激,这就更加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的机械式教学方法,只强调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传授了理论知识,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甄别、运用、创新这些知识。 
  二、人才市场对高职专科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导向研究 
  1.人才需求量分析 
  据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随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中小企业也需要合理的人才结构,需要很大数量的高职生从事生产和管理,高职生到基层、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实施和技术转化工作是大有可为的。所以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中小、私营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2.学历需求分析 
  过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盲目跟风,过分看重学校的名气,在招聘时明确要求“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片面地追求高学历,要求必须是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但是实际上名校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人才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历不再是评价毕业生唯一的准绳,企业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只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学历也不是企业考虑的首要条件,这就为一批有能力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经济不断推进,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和职业更加多样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有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需求结构分析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紧缺就更严重了。另外,在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人员基本素质普遍不高,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接近半数,他们的知识难以迅速更新,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诸如会计电算化、基本的会计系统维护等。因此,在需要补充高端会计专业人才的同时,我国更需要补充一批精强能干、微机操作能力强、知识更新快的专科层次的会计人员。 
  三、高职专科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本位”职业能力研究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会计学生要想和本科生、研究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一决高下,就必须具备企业青睐的独有的职业能力。那么,“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呢? 
  1.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另外,会计学只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还要学习财政税收、经济管理(税收、、财政、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企业管理、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包括最基本的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熟练操作会计流程,会计业务核算能力、会计信息分析整理能力、一定的管理财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 
  2.职业化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与实施,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会计准则体系体现的是导向原则,对某些问题提供的不是唯一答案,特别是某些特殊情况,没提供准确的定义或方法,而是给出许多可供的方法,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这使得会计活动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管理。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业务时,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普遍比较看重。会计人员要有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现,时刻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能及时的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迎接挑战,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职业道德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最大的共识和其执业的重要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会计专业基础上的一种判断,它是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按照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法合理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人员经常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时刻保持冷静,戒骄戒,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优秀的品德来抵制这些诱惑。 
  3.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沟通的管理能力 
  “全员营销”意识的深化,会计工作有自身的会计准则和工作流程,同时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与企业内部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等众多部门以及与外部其他企业之间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微妙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工作成果的好坏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企业要求会计部门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工作时不仅能处理好办公室内的日常账务工作,与本单位本部门和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处理好关系,还要能在企业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发挥作用,要与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如替企业办理工商年检、税务登记及纳税申报、参与向银行筹资、配合做好外部审计等,具备很强的平衡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沟通的管理能力既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要求。    4.机软件应用和外语应用能力 
  首先,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电脑和的普及使行业也改变了传统的运作模式,信息化、网络化是会计工作的工具,会计人员必须学会电脑操作,会运用相关软件,学会制表格,学会网络互联等。据调查显示,现在绝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部分或全部的会计电算化。因此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会计电算化技能的要求来看,对学生除了要求他们熟练操作计算机外,更应重点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运用、二次开发以及软件和硬件的日常简单维修、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财会人才应该应掌握外语,要懂得国际会计惯例,要看懂外语账目,熟知国际运作。当然,大中性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这方面要求更高些。但所有的企业均认为会计人员应粗通一般,一般企业对此要求不太强烈。对高职高专而言,外语能力的培养或许不是第一位,或者说还不是最重要的,但从企业需求看,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该被重视,注重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英语的读、说能力的培养。 
  四、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研究 
  当前各个高职专科院校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市场的新变化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从修订和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师资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修订和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后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如下特点:首先,去向明确,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其次,重视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更新,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突出目标岗位能力,突出服务对象;与中专学校相比,对各目标岗位的理论知识要求提高,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达到大学专科的文化水平;熟悉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具有现代理财与核算的观念;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并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证书。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提倡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业务进修,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请专家定期进行培训,以弥补年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总之努力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模块化教学 
  按照会计岗位技能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和实践是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会计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内容,然后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这样,每个模块都是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模块又相对完整,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完整的、学习和评价单位。这些教学模块既可按照教材章、节设计,又可按照课程内容归类设计。 
  通过模块教学的实施,就把比较抽象难懂的会计基础知识,通过分解转化为单项技能训练,再把每一项专业技能模块地排列起来,形成各自的教学流程图,易于学员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能显著提高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4.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针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增加或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块。另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保证校内实习质量;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加大院校与外部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力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是当前应用型高职院校面对的紧迫任务,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学科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 
  [1]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周强,张小红.略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3]陈静.浅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J].商业文化,2009,(10). 
  [4]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09,(9). 

论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

【论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相关文章:

论述关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08-23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通用7篇)07-19

高职院校基于问题模式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05-06

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08-0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08-03

探讨高职法律院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08-04

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08-14

高职院校大学俄语听说教学改革探析06-14

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05-11

高职院校学生逃课心理分析及措施研究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