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12-08 14:16: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当前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中专 化学 改革
    论文摘要:
中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基础人才。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迁,社会对中专人才的职业水平和道德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教学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中专的化学教师,我认为,要改革中专的化学教学现状,提高中专的化学教学质量,应该从文中几个方面入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职业中专学校,迎来了职教的重大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怎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职业中专学校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培养实用型人才首先从教育入手,现在的教育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对中专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
   一、当前中专化学教学的困惑
   1.学时数差异大
   根据新大纲编写的教材,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组成,根据专业的不同,总学时数有所差异,但总学时数大概要求都在70学时左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行的中专教学体制是无法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实行2+1的教学模式(两年的理论学习,一年的顶岗实训),要在两年内,开设并完成中等职业学校所有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习内容,各学校一般都采取了各门课程都压缩了教学时间,其中作为基础课的化学课也不例外。正常情况下,能保证有50学时的教学课时就算不错的了。教学时间的不足,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要求就不可能完成。新《大纲》及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是按正常完成初中化学学习任务的学生而编写的。但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招生体制的改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已经不需要门槛。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初中毕业的“双差生”,即行为习惯差,学习差的学生。新《大纲》及新教材在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及内容安排时,对此实际问题考虑不够。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按《大纲》的要求来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规定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大纲》规定的内容是无法完成的,其次要达到《大纲》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更是不可能完成。
   2.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不够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中的定律和学说源于实验,又为实验所检验。中科院院士戴安邦教授提出: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而化学实验就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但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基本被排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原因,笔者个人认为,其一是教学学时的不足;其二是,化学实验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品和化学器材,开设化学实验会提高学校的办学成本,而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办学思路就是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这个矛盾是以牺牲化学实验来给以化解的。
   二、改革中专化学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对各层次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类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环保等新兴领域受到热捧,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环境工程、环保等各类相关专业并逐年扩大招生,无疑造成化工、医药、环保、农林等相关行业的就业压力剧增。这样的新形势要求就业者对新知识和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和掌握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中专生教师和学生要调整中专生只仅有一技专长就可无忧的传统的教学和就业观念,应适应新情况,转变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培养有专业特长、实践能力强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当前创新型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逐步增强中专毕业生在创新型人才中的竞争力,更好的为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中专化学改革教学策略
   1.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是否得法对能否培养学生兴趣关系极大。许多化学家和化学工作者在确定化学专业志向时大都受了授课教师的影响。教师除了对概念、原理能用简明的语言和生动恰当的比喻表达外,还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更多地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而进一步掌握新知识,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二是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归类并训练学生掌握各类化学知识的归类方法。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有兴趣,后来化学概念、原理、计算、分子式(结构式)、方程式等内容多了,不少学生越学越糊涂,就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不好,就失去了信心,兴趣迅速下降。这时巩固学生兴趣的关键一环就是教师要重视知识归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规律性,强调结合具体事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化学知识。教师还应逐步训练学生掌握各类化学知识的归类法。三是创造条件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教学、科教电影、化学实物和图片展览等。这些形象化教学手段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获得深刻的印象。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对化学有了初步兴趣并积累了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就不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课外化学读物对他们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注意,开始阅读课外读物的尝试,在阅读中了解了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兴趣就更浓厚、更稳定。但如果选择读物不当或阅读中遇到一些疑难得不到解决,兴趣就会下降,对课外阅读失去信心以至中断。若经指点,疑难得到解决,兴趣就益发增强。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认真的指导,除推荐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化学读物,解决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外,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好课外读物中某些化学实验。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学生个体素质层面的差异,主体性中除包含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他要素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外,还包含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进取,自觉地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基于上述基本特征,中专化学课教学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等各方面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教学对象,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差异,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个性特点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学的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讲《氯化氢的性质、制取》这堂课,教学可以安排在实验室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从几十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然后自己动手实验,探讨两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在实验的每个环节,同学们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请同学到讲台上谈当堂实验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整堂课充满师生互动和生生交互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逐步探索和缓慢的过程,但贯穿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即现代教育学推崇的兴趣教学法。不论是激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教学法,还是化学实践活动,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一旦学生被注入了足够的学习动力,化学课程学习和化学实验探索就会成为越来越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无疑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此外,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改革传统的单一纸笔测试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实验探究能力、实践活动环节等多方面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以督促教师和学生在探究能力、科学素养、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方面积极探索和进步,从而逐步增强中专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M].2009.
  [2]刘斌,张龙.化学(通用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吴艳萍,王艳红.拓展中专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7):64.
  [4]蔡碧霞.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优化之初探[J].化学教育,2009,(7):23.
  [5]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浅谈当前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探索】相关文章:

探索当前拳击实用拳法及训练06-08

探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6-13

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5-12

林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08-02

探索当前体育教学之心理健康教育途径08-04

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08-26

浅谈中专体育与健康教学05-08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7-30

浅谈当前多元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08-28

浅谈高校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学改革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