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在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24-09-03 09:42:2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话”在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摘要:良好的品德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具重要作用的。而在如今学校内开设的品德课堂中,学生往往扮演的是倾听者,更多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是浪费时间且无意义的,所以课堂“对话”,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变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并加入课程研究的一部分。
 关键词:对话;思想品德
         对话这个词已悄悄潜入了我们小学课堂,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名词。在传统的品德课堂里,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新的课程标准引入对话理论之后,对话便成了当今课堂教学的时尚。如何实践课堂对话教学理论,自觉将课堂教学纳入对话理论框架之中呢?纵观目前对话型课堂教学,在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困惑,在实践中也陷入了不少误区,课堂对话活动往往“话”对不起来,或简单了事。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呢?现举例下列,与大家共勉。
         一、学生活动对话的有效性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实践,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已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期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活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教学《团结合作》一课时,我事先准备四个剪去瓶口的可乐瓶,瓶口大小以每个小球出口为宜。每个瓶中放入5到6个橡皮小球,球上系上细绳。请四个小组的同学上前比一比,看哪一小组的同学第一个取出小球。起先,学生遇到了小小的麻烦。有的小组经过调整,相互配合,相继取出小球。有的小组仍乱作一团,束手无策。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能顺利地取出小球,奥妙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争着发言。
 这样通过一个热烈有趣而又寓意深刻的游戏,与学生展开了倾心的对话,在对话中使“团结合作、才能办好事情”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经验的有效性
         经验是学生道德学习的基础,而体验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终于的教学活动形式,更是学生品德内话的重要心理机制。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时间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课堂学习应把学生真身与他们生活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境中,建立课程学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共同探究生活中的现象,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课程是真实的、真切的,可以触摸的,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他们的对话才不会干巴巴,索然无味。
         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师:从小到大,父母是怎么疼爱你的呢?选择一件让你感动的事说一说。先想一想,想好了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刚才讲的故事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刘鹏: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玩,不知怎的一辆汽车碰到了我,当我醒来的时候,我感到后脑有点疼,用手一摸全是血,爸爸妈妈急急忙忙打的把我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立马把我转往市区的大医院做手术。医生在我后脑勺上缝了七针。当我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我发现爸爸妈妈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问:你们知道李刚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流泪吗?
         生1:他的爸爸妈妈为李刚担心。
         生2:他的爸爸妈妈心里十分着急。
         生3:他的爸爸妈妈很爱他。
         师:李刚,此时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李刚:(激动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师:当你考试不好的时候,妈妈会怎么做呢?
         师:妈妈会骂我。
         师: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会骂你吗?
         生:因为妈妈关心我,爱我。
         师:“爱之深,责之切”呀!
         三、与学生问题对话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利用教材,还要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好教学过程,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使得我们不能玩全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玩全预料到学生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会出现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堂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更密切地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规则在哪里》这一课时,当我们正围绕“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时,有一个一向比较调皮的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我并没有担心影响上课效果而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堂课即使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我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你说的很对我的同学排队站了半天,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这个小男孩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他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我的批评。我又说到:“没关系,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他还是默不作声的站在那里,其他同学们都盯着他。我知道现在让他开口很难,我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大水的同学一次少打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我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如果这样我相信课间时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他赞同地点了点头。我马上讲到:“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就是我们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们会遵守吗?”“会!”同学发都大声地回答到。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
         在处理这节课中生成的问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学生在对话中,迸发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交流得出最合适的方法,达到了问题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应用合理成分,看到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的,在指点时也不忘将亲切的微笑、肯定的话语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才会积极有兴趣,对话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在本质上是对话活动。对话的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也是互动的,能发挥自我能动性;对话生成问题,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对话”在品德课堂的有效性】相关文章:

如何提高课堂生“本”对话的有效性11-15

论述在《品德与生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12-06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11-21

探析初中思品课堂的有效性03-28

浅谈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12-09

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11-15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02-27

基于对话精神的课堂评价初探11-28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03-0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