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手术及手术前后各营养指标的比较

时间:2022-12-11 08:13: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同种类手术及手术前后各营养指标的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手术及手术前后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之间我院各科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89例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外伤手术患者的术前血清蛋白、球蛋白显著较低。术前术后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手术患者的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各种类型手术寻找特异性的血营养指标作为诊断标志物。术前术后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可作为肿瘤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的诊断指标,球蛋白可作为外伤手术患者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术前 术后 白蛋白 白细胞 球蛋白 血红蛋白
        本文对我院189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共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之间我院各科室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为:肝肾功能正常,无明显恶病质的患者。排除标准为术后出现严重合并症、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患者。在删除基本信息不全的患者资料后,共有189例患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血生化检测结果。其中男92例,女97例,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49.58±19.33)岁。良性肿瘤切除术95例,恶性肿瘤切除术39例,骨折手术47例,外伤手术8例。术后住院天数3-34天,平均住院天数(10.87±6.46)天。
不同类型手术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2,P<0.05),恶性肿瘤手术组患者的年龄较大,骨折患者的年龄较小。
        1.2 指标和方法
        采用的营养指标有:体质指数(BMI)。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淋巴细胞计数,分别在入院时及手术后1d检测。
        1.3 质量控制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对术前术后的营养指标值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种类手术的营养指标值进行比较,采用SNK法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 检验对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数据统计
        1.4.1 术前不同种类手术的各营养指标比较
        不同类型手术患者的术前血清蛋白、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伤手术患者的术前血清蛋白、球蛋白显著较低。不同组别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4.2 术后不同种类手术的各营养指标比较
        不同类型手术患者的术后血清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1.4.3 术前术后各营养指标的比较
        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球蛋白外,外伤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手术前后各营养指标比较
                2 讨论
        手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手术后可使血营养指标发生变化。因此对术前术后各种手术的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寻找差异性的检测结果,可为手术创伤的检测作为依据。由于肿瘤本身对人体有损耗,影响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因此肿瘤患者在入院进行手术前,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有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并且患者病情越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越低[2]。手术后由于机体受到进一步创伤损害,消耗量加剧。本研究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3]。这说明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可能是肿瘤手术患者营养状况恶化的诊断指标,尤其对于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较低的患者,更应密切观察其术后的营养状况,给予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较多的食物,补充营养,病情较重者可予以鼻饲管滴注营养液,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外伤手术患者术前由于失血过多,血红蛋白会明显降低,并且由于创伤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血清球蛋白远低于其它各组。虽然在手术中进行输血,但血红蛋白和失血状况在短时间内较难恢复正常水平,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异不明显。外伤手术患者在术后球蛋白可得到显著提升(P<0.05),说明通过手术治疗和恰当的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得以恢复,因此球蛋白可作为判断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好坏和治疗效果的诊断指标。总之,不同类型手术由于发病原因、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大有不同,因此从血生化的角度探寻一种营养指标作为手术前后的诊断标志物不可行。应针对各种类型手术寻找特异性的血营养指标作为诊断标志物。术前术后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可作为肿瘤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的诊断指标,球蛋白可作为外伤手术患者的诊断指标。
参 考 文 献
[1]姜雯,张凤芝,郝伟.胰腺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3):209-210.
[2]王飞,封敏,黄艳春.甲状腺激素、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5):619-620.
[3]曲林林,丁连安.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普外科病人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3(2):123-124. 

【不同种类手术及手术前后各营养指标的比较】相关文章:

盆腔脓肿引流手术的护理06-13

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06-10

不同文化背景下比较逻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论文04-18

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09-06

用比较文学的论文05-28

客观违法性比较研究08-14

谈中庸与中道之比较论文04-25

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学习05-28

Meckel腔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08-10

谈西班牙语与汉语语音比较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