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析
[论文摘要]国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民族精神和国防教育的内涵分析,论述了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结合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发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改革和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强化和优化网络宣传等一系列加强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国防教育 民族精神 培育 大学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持和前进动力,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今天,中国正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有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精神来凝聚和团结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人们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在把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尤其是应对其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时,我们更需高度关注在实践中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问题。故此,在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大学生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必然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的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起来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并渗透和体现在民族共同的心理、文化、思想、性格和情感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等核心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的总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优秀精神品质。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共性,又包含着独特的个性。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概括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体系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对于中华民族而言,爱国主义不仅是她在千百年来生存和发展中凝结成的崇高的民族情感,也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价值选择。长期以来,中华儿女把爱国主义视为个人生命的根基和发展的基础,当做人生的价值标准和精神目标。爱国主义精神绵延不绝,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困难,保持生机和活力,不断前进和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发挥着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促进作用,它包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一直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统摄力,它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思想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民族成员的行为和实践,它像一根强有力的纽带把整个民族紧紧地联结和黏合在一起,在起到协调、统一的整合作用的同时也引导和促进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目的是培育国防后备人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国防教育具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总则写道:“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由此可见,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担负着提高思想道德、民族精神、科学文化、心理健康等素质的重任。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主要以国防教育作为重要的活动载体,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活动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
1 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其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些高校开设了国防教育专业,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师资的培养,但总体上看仍存在问题:一是编制不落实。按照相关规定,高校一般应设军事理论教研室,根据学生人数配备相应比例的专职军事理论教员,而实际上许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的配备人数比例远低于规定要求。二是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水平普遍不高。高水平教师的缺乏增加了国防教育开展的难度,降低了国防教育的教学质量,阻碍了国防教育的改革进程。
2 国防教育形式内容简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国防教育将逐步摆脱传统军事国防观念的束缚,而代之以更新、更完善、更丰富而且是全民、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现代化大国防观念。”高校国防教育要培养具有大国防观念、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才,它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时期,所以,仅传授军事知识是不够的。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把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单一手段,应在加强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媒介以及国防教育实践,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 国防教育氛围欠缺。目前,多数高校的国防教育都是依靠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来进行的。军训在各高校都能正常进行,但许多学校对学生进行军训仍然停留在队列和内务管理层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枪械使用和枪械射击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学校都能按照《军事理论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要求开设军事理论课程,但也有少数学校不能达到学时要求,甚至根本就不开,或者搞形式主义。国防教育的经常性活动比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营一日、射击运动及国防教育日活动等,除了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展外,不少学校基本上没有。再加上有些学校的重视不够,使得国防教育的渠道过于单一,形式过于简单,经费过于欠缺,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国防教育的氛围。
4 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滞后。国防知识是一个包容了从内政到外交、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知识群体。“在当今时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防教育已经超出了纯军事的范围,主张从政治、军事、民防、经济、技术、心理、外交、精神等诸多方面增强公民的现代军事意识和战争意识、自强意识和面向未来意识、现代竞争意识和科学意识。”目前,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多数处于孤立状态,没能做到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军事理论课的内容基本上包含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内容相对简单,也缺乏完整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以大国防观念为主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
四、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思考与对策
1 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健全机构是搞好国防教育的组织保障,高校在进一步加强和稳定人武部建设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军事理论教研室的建设。师资队伍是高校国防教育实施的关键,高校国防教育一定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抓起。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防教育教师编制,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职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在队伍建设中既要重视将具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教学经验的部队转业干部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来,同时还应该补充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切实加强对国防教育师资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在岗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际工作能力,使高校国防教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内容、改善知识结构。应建立国防教育学科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逐步形成本学科领域的技术职务评审体系。
2 发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大力拓展和丰富国防教育内容。新世纪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应紧紧抓住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世界军事斗争领域的热点问题,强化爱国主义精神这个核心,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拓宽国防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的要求;应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模式,营造学习和宣传国防教育知识的良好氛围,高校可以利用节日载体如重大节日、纪念日、国防教育日,场所载体如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媒介载体如板报橱窗、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实践载体如军事训练、军营一日等,定期开展一系列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各种国防宣传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国防和军事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改革和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努力提高国防教育效果。首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把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军事理论课、军事训练(实践课)为主,军事选修课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活动为辅的课程体系。其次,规范统一的教学内容。教材是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载体。军事理论教材建设既要强调教材内容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又要强调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同时要注重把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与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结合起来。第三,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国防课程教学要纳入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列入全校教学计划,统一排课,统一检查评估,统一考试和成绩管理。
4 强化和优化网络宣传,充分发挥网络阵地作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网络事业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一些时髦和新奇的、易被青年人所接受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诸如BBS、BLOG、QQ、MSN等,直接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虽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国防教育应该转换教育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络,以开放的心态适应形势的变化。强化和优化以校报校刊、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电视尤其是网络为主要载体的大众传媒来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要深层次地开发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把国防教育内容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军事科技信息、国防法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军事名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等制成数字化产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通过网络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上一页 [1] [2]
【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析】相关文章: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析08-19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05-17
探析高校法学教育与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06-13
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形成及对策探析08-27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探析06-05
关于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问题启示的研究论文06-10
探析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08-24
关于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析论文05-06
建设工程管理探析06-13
探析现代建筑理论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