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而后提出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五个基本指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论文关键词]大学课堂 体验性教学 体验学习 教师 大学生
一、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一)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涵义
关于体验性教学的涵义目前存在诸多看法。有人认为:“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体验性教学所做出的认定。从宏观方面来说,认为体验性教学是一种充分重视人的主体精神的教学价值观;从中观方面来说,认为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方法论;从微观方面来说,认为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以体验为中心和最终目的的教学策略。
也有人认为,体验性教学是以体验为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从教学观方面来说,认为体验性教学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深层次变革;从教学形式方面来说,认为体验性教学是实践层面的活动形式和心理层面的活动形式。
还有人把体验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看待,认为“体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为依据的教学模式,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验性教学模式,并大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对主体生命的关怀。这种关怀的基本思想是,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应该说上述这些观点都各有一定的道理,但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那么,什么是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在大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中心,并将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目标、作为中介、作为过程、作为结果而进行的教学。从作为目标来说,体验性教学的过程必须完成大学生的自主体验,并以获得体验为最高价值;从作为中介来说,体验性教学必须架起从“知识”到“教养”、从教学到学教的桥梁;从作为过程来说,体验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体验活动本身,是主体的生命体验过程;从作为结果来说,体验性教学是化体验为结果的教学,是促使大学生主体发展与心灵解放的教学。总之,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为了大学生体验的教学,是通过大学生体验的教学,是大学生在体验中的教学,是实现大学生体验的教学。
(二)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特点
1.主体性
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主体体验的教学。这一主体体验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体验,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的共同体验,但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即大学生是体验的主体,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将外在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心理结构,并对其进行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二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体验又具有各异性,即不同的主体因其主体性水平不同,主体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取向不同,其相应的体验强度、深度和范围等也就各不相同。为此,应使课堂教学中的体验过程成为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展现的过程。
2.情感性
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体验性教学过程不应只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它还应该是一种富于情感的过程。情感是体验性教学的核心,也是体验性教学的灵魂,体验性教学以情感为起点,也以情感为归宿点。在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总会对学习的过程和内容产生某种情感体验,而这些情感体验有些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满足、自豪、快乐、幸福、好奇等,而有些则是消极的情感体验,如失望、厌恶、愤怒、恐惧、忧伤等。在此,教师的任务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激发大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消除其不利于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消极的情感体验。
3.意义性
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意义性的教学。所谓意义性的教学主要是指,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既是一种指向意义的教学,又是一种意义生成的教学,也是一种意义内化的教学。从指向意义的教学来说,体验性教学是一种理解意义、追寻意义、以意义为归旨的教学;从意义生成的教学来说,教学中的体验与所获得的意义总是相伴而生,体验的生成是意义的生成,意义不是在体验之前或之外给定的自在之物,而是在体验之中对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印证,它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使知与情相融合,最后从对象世界走向意义世界;从意义内化的教学来说,由于大学生最初所体验到的知、情、信、意、行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不深刻,因而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再进行自我建构,就是大学生要主动地对感性状态的体验进行整合和归类,以获得对表象性体验的深度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最终达到理性的体验。
4.活动性
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一种体验活动的教学。在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本身同时也就是大学生的体验活动过程。这就意味着体验离不开活动,体验性教学在活动中进行,或通过活动而使大学生获得体验。体验性教学反映了体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大学生作为体验活动的主体,会全程参与到体验活动之中,并在活动过程中调剂自己在知、情、信、意、行等各方面的力量。以达到深层次和个性化的自主体验。体验性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大学生的亲历体验活动,这种亲历体验活动既包括大学生心理层面的亲历体验活动,即心理上的感受、理解、联想、领悟等,又包括大学生实践层面的亲历体验活动,即行为上的参与、交流、沟通、互动等。
二、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基本指向
(一)对教学情境的体验
主要表现为让大学生对教学情境的情感性进行体验,对教学情境的价值性进行体验,对教学情境的创设状况进行体验。体验性教学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学情境越独特、越真实,就越能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教学体验。对教学情境的情感性进行体验,就是既让大学生以情感为基点进行体验,又让大学生在体验中唤醒情感、获得情感、丰富情感;对教学情境的价值性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生成性价值、拓展性价值、教育性价值进行体验,以使教学情境的体验意义得以张扬;对教学情感的创设状况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进行体验。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进行体验,对教学情境的创设结果进行体验,而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则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感知、心领神会、激情畅游、精神超越。
(二)对教学文本的体验
主要表现为让大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体验,对讨论文本进行体验,对联想文本进行体验。教学文本也是教学资源,它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承载形式,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实际上更多的是对这些教学文本进行体验的过程。对阅读文本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以适宜的方式阅读各种文本资源,通过阅读使大学生感悟出文本资源中所蕴涵的基本理论的指导力量和教育人的逻辑力量;对讨论文本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对文本资源中所承载的教学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通过讨论既能体验文本资源的深刻内涵,又能体验讨论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对联想文本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在对文本资源进行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或想象,以便实现对文本资源中的知识内容和教育内容进行拓展性体验。
(三)对课堂生活的体验
主要表现为让大学生对课堂的理性生活进行体验,对课堂的道德生活进行体验,对课堂的审美生活进行体验。大学生的课堂生活是由课堂教学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所构成的。因此,对课堂的理性生活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对习得知识技能的活动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活动进行体验,这一体验的最高境界是大学生理智感的获得;对课堂的道德生活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在意志活动的基础上,对道德品质的内化活动进行体验,这一体验的最高境界是大学生道德感的获得;对课堂的审美生活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在情感活动的基础上,对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进行体验,这一体验的最高境界是大学生审美感受的获得。
(四)对生命过程的体验
主要表现为让大学生对自主生命过程进行体验,对完整生命过程进行体验,对独特生命过程进行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总是在课堂活动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所以,对自主生命过程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自觉地去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并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自我生命的力量和自我存在的价值;对完整生命过程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把自我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体验性教学的过程中来,并让大学生在认知和理解知识内在意义的同时,体验到完整生命的丰富与成长;对独特生命过程进行体验,就是让大学生在成为社会人的同时也成为自我的人,并在体验性教学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独特风格,都能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成功。
(五)对探究过程的体验
主要表现为让大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实现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探究作为大学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被认为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真谛。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体验,实际上也是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体验性学习过程。如果没有这种探究体验,就不可能有“悟”,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智慧”;而没有“智慧”,也就不可能知人任事和对人与事给予足够的敬意,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德性。由此可见,在探究活动中大学生对教学问题所具有的不同理解、看法、感受和体会等,都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和亲历之后所获得的体验。让大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体验,从主体性角度来说,既包括大学生个体对探究过程所进行的体验,又包括大学生学习小组等群体对探究过程所进行的体验。
三、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创设体验情境
创设体验情境,实质是创设体验场景、创设体验氛围、创设体验生态。它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大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的准备阶段。体验情境并非游离于大学生的学习之外,而是作为支撑性要素存在于大学生的体验学习之内,因而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体验过程、体验程度和体验效果。为此,教师必须为大学生创设情感渲染性的体验情境、激情充溢性的体验情境、问题展现性的体验情境、直观感受性的体验情境,这是一种真实有效的、形象生动的、富有美感的体验情境。而要创设出这样的体验情境,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联系生活、运用实物、借助图画、角色扮演等,来展现情境、演示情境、再现情境、体味情境。
(二)加强体验引导
当体验情境被创设出来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大学生进入这一体验情境之中,并以大学生高度积极的学习体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的体验引导主要表现为:一是引导大学生“为了体验”而进行学习。这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目标设定。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建构“以体验为目标”的课堂,并把大学生获得自身体验以及在体验中的自我发展作为教学的最高价值追求。二是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而进行学习。这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建构“以体验为中介”的课堂,并使大学生通过体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是引导大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这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精髓。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建构“以体验为过程”的课堂,并使学大生在此课堂中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实现体验”的学习。这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最根本任务。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建构“以体验为结果”的课堂,并使大学生在此课堂中获得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深刻而丰富的体验。
(三)进行自主体验
大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中心环节。由于大学生自身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质,因而大学生在进行自主体验时,“总是以自己的需要、情感、认知、亲身经历等,去理解教学内容,去感受教学过程,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大学生的自主体验实际上是通过大学生的自主感悟表现出来的。而感悟的过程既是大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又是大学生的行为活动过程。作为认知活动过程,它要求大学生要对学习材料和知识的真实意义进行感悟,也就是要对学习材料和知识本身深厚的历史感、巨大的逻辑感、崇高的境界感、强烈的现实感等进行感悟;作为行为活动过程,它要求大学生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亲历进行自我的生命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是体验教学的外在形态,而大学生的情感触动与感悟的结合则是体验性教学的内在动力。
(四)实现体验升华
体验升华是在原有感悟的基础上使体验得以提升的过程,这也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完成阶段。如果说感悟是使大学生的体验得以内化的话,那么升华则是要使大学生的体验实现外化。体验内化是大学生个体通过反思、同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与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与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或行为。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沟通、交流,以促使大学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内化进一步深入。但此时大学生的认识仍然是较浅层次的,仍旧没有摆脱定势作用的影响。因此,这就有必要让大学生从更高的境界来提升自己的体验过程和体验结果,从而使体验得以外化。实际上,这一体验的内化与外化的升华,“是对认知的升华,对感悟的升华,对情感的升华”,同时,这也是大学生通过体验所获得的自我精神的升华。
(五)完成体验评价
体验评价是大学课堂体验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大学生体验成果是否有效的重要机制。因此,在体验性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其开展有意义的评价。从评价的内容来说,主要是对大学生体验的参与性、感悟性、真实性、深刻性、丰富性、情感性等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策略来说,可采取量化评价策略,即通过量表统计,对大学生的体验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也可采取质性评价策略,即通过性质上的分析与综合,对大学生的体验情况进行原则性的、大致的、趋向性的价值判断。
上一页 [1] [2]
【试析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相关文章:
试析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02-21
试析课堂教学语言的美感12-04
试析哲学教育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12-12
试析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悟性与个性的培养12-09
试析大学英语文本教学的思考12-05
试析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有效管理策略06-0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