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性德育的磁场理论观
[论文摘要]隐性德育与磁场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似“无形”,实则“有形”,它们时时处处都在产生作用,它们同样有“磁场源”、“磁场域”及“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等效应。笔者把隐性德育的“磁场源”、“磁场域”及“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称作“隐性德育源”、“隐性德育城”及“摩性辐射”、“隐性感应”、“隐性共振”,试图用磁场理论来探究隐性德育作用机理,以增强隐性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德育效果。
[论文关键词]隐性德育 隐性德育源 隐性德育域 隐性辐射 隐性感应 隐性共振
一、隐性德育与磁场理论
(一)隐性德育
所谓隐性德育,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隐性德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来接受教育,它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步产生累积效应,进而通过大学生自己的主体选择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磁场理论及其特点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最早提出“场”概念的是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他认为,在物理世界里存在一个所谓的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场中的所有元素会因为某种形式彼此共鸣的力量而凝聚在一起,场中的元素与元素之间会彼此影响,它们不是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就是彼此之间互相排斥,这种彼此相互牵引的力量受制于元素之尺寸、质量、位置等因素。统一场论认为,“场”就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就是某种“作用”或“量”的时空分布,其本质特点是辐射和吸收的辩证统一。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产生于磁极和电流周围。磁场对放人磁场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因此,磁场是指传递物体间磁力作用的场。
磁场具有以下特点:
1.方向性。磁场中任意一点的小磁针静止时都指向磁场的N极,磁场中磁向都是从N极指向s极,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吸引倾向性。
2.作用性。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等效应。
3.连续性。即磁场对场内物质发生作用的不间断性,它既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又包括空间上的连续性。
(三)隐性德育与磁场理论
磁场具有“磁场源”、“磁场域”及“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等效应。隐性德育与磁场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似“无形”,实则“有形”,它们时时处处都在产生作用。我们不妨从磁场理论出发,假设隐性德育也存在“磁场源”、“磁场域”及“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等效应,并把它们称作“隐性德育源”、“隐性德育域”及“隐性辐射”、“隐性感应”、“隐性共振”。
磁场源即产生磁场力的物体,磁场域即磁场产生作用的空间、范围,磁辐射即磁场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而场内物体不停地吸收能量,磁感应即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磁共振即当磁场频率与场内物体频率相同时产生最大的能量吸收,产生最大的振动现象。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磁辐射是磁场释放能量而场内物体吸收能量的过程,在隐性德育中,隐性德育源也在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而个体的人在不停地吸收能量,从而内心得到道德达到德育的过程。而当磁场频率与场内物体频率相同时辐射能量达到最大值,产生最大作用,这就是我们德育中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即共鸣。磁感应是磁场对放人磁场中的磁极和电流的力的作用,“隐性感应”则是个体在隐性课程、文化传统、环境情境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隐性德育与磁场理论有许多相关之处,笔者试图用磁场理论来探究隐性德育作用机理,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二、隐性德育的“隐性德育源”
(一)隐性教育与隐性德育
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外延而论,隐性教育涵盖以班级隐性课程、正式课程内含的隐性因素、大型活动的道德感染等为主要形式的隐性课程,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统,以及以物化建筑、文化设施、网络环境等为主要载体的环境情境这样三个重要而基本方面,概括说其外延主要包括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三个方面。隐性德育也主要以隐性德育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
(二)磁场源与“隐性德育源”
磁场源即产生磁场的物质。“隐性德育源”即产生隐性德育功能的物质。上面我们分析的隐性德育主要以隐性德育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因此,隐性德育的“隐性德育源”也主要存在于这三大领域:隐性德育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下面我们逐个来分析这三大“隐性德育源”。
1.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包含在班级隐性德育课程、正式课程内含的隐性德育因素、大型活动的道德感染等。隐性德育课程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通过间接、内隐和潜在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同时,隐性德育课程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之后,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教育环境及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在作用途径上具有广泛性。
2.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制度等人文因素,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发挥积极的德育功能。一是校训。校训是我们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思想,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校风、教风、学风。校风、教风、学风是由实施一定的办学思想、办学方针所凝集成的风气。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营建具有特色的校园风气。课堂教育是校园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言传身教会直接使校园精神在师生中产生共鸣,对此要扎实地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师德规范,建设优良教风。要制定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风。三是制度。学校制度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中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管理模式等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学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因素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但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一方面,要增强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隐性德育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机制。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完善,但管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在规章制度的制订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略了制度的可行性,忽略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育管理执行上的公正性。在学校内部,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因素,包括教育者的品德和公正意识,是决定学生道德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提高制度执行的公正性,不仅是教育法制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这就是高校制度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3.环境情境。环境情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情境。通过创设美好的校园自然环境,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以整体直观的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它主要是校容校貌,即校内的建筑风格、布局及生活在校园内的师生的仪表等,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二是文化环境情境。文化环境情境就是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深刻性,其对学生隐性的熏陶效果更为持久。文化氛围要靠广大师生一起来营造,它可以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活动、科研活动、演讲、辩论、讲座等多种形式体现。学校要通过引导、培育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增强识别假恶丑的能力,自觉追求真善美,从而铸就高尚道德。三是虚拟环境情境。当前,因特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习惯,并深刻影响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变革与发展进程,网络成为高校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隐性教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学生对课堂教育产生的对抗心理和逆反心理,使理论入脑、人心。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虚拟环境氛围,使网络成为德育的有效途径。
三、隐性德育的“隐性德育域”
隐性德育的“隐性德育域”即隐性德育作用的场所、范围、环境。宇宙空间的磁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隐性德育的“隐性德育域”也随时随处存在,隐性德育作用的场所小到宿舍、教室,大到学校、家庭、社会,可以说无所不包括,隐性德育虽“无形”却处处存在。因此,隐性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小又要抓大,既要从小处着手又要从大处着想,既要重视社会大环境建设,又要重视家庭小环境建设。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学生的道德状况是由环境决定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德育环境建设。德育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的一种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环境。校园德育环境主要有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虚拟环境构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创造人,而人又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环境创造人”,说明了开展隐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人造环境”则揭示了开展隐性德育的可能性。隐性德育正是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浸润,促使其启迪和感悟,从而积极影响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当代中国社会在体制、结构、关系以及观念模式多方面都处在转型的年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他们面临适应、选择、认同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主体的成长和发展,是他们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过程,受制于各种社会现实因素,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尤为重要。
四、隐性德育的“磁场效应”功能
隐性德育主要是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环境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分享中获得身心和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活动过程及其方式。因此,在现代大学德育中我们要充分挖掘隐性德育的资源,发挥隐性德育的功能,以笔者之见,应从榜样辐射、环境感应、对话共鸣三个维度着眼。
(一)隐性德育的“隐性辐射”功能——榜样的辐射作用
道德榜样,是真、善、美的感性呈现。道德榜样具有感染人的强大力量,而道德榜样之所以能够感染人,就在于其内蕴着真、善、美三要素,是真、善、美的感性呈现。
道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一种辐射示范作用。受教育者可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加强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榜样辐射示范运用于德育,不仅哺育了许多光彩照人的模范人物,也铸造了许多具体而伟大的革命精神,模范人物和革命精神在全社会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发挥教师思想的辐射作用。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关注学生发展作为教育追求之一。教师应该克服那种满堂灌和一言堂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真诚自由的对话过程。教学作为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活动,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关爱每个学生的理想形成与心灵成长,通过爱的感化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鼓舞他们不断追求真理,学做真人。
上一页
2.发挥教师人格的辐射作用。教师人格主要通过教师的尊严感、荣誉感和价值认同来实现。学校德育作为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最为直接而且显著。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与沟通过程中,直接觉察教师人格,无意识地明辨是非、善恶,形成独立人格,从而激发道德动机。教师人格的这种价值辐射远远比直接权威式的自上而下的道德说教、政治灌输更加符合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一个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容易使学生认识、赞赏并加以模仿。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注学生细小的变化,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及时地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疏导学生的思想困惑,用人格感染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张扬理论本身的理性魅力时,还要注意外在的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的“亲和性”设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人格魅力”的辐射作用能够迅速地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形成“光环效应”,使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容易起来,变得更有效,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3.发挥教师行为的辐射功能。如果教师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那么学生就不能实现由知向行的积极转化。只有教师道德认知与其道德行为一致,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都不能代替的,教师行为同课程、教材相比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影响更大。榜样行为的辐射会比校本课程影响更大,大学生不仅按要求读相对抽象的道德课本,而且还要经常自觉地读他人生动直观的行为课本。因此,教师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穿透力。
(二)隐性德育的“隐性感应”功能——环境情境感应效应
学校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的一种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环境。在进行教育时,创设、利用这种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种环境不仅会使德育植根于生动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且会使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受到同化,逐步养成美德。学校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文化环境、虚拟环境三个方面。
1.加强以校园景观为载体的自然环境建设。自然环境,即校园建筑、自然景观和学习生活场所等物质环境,它们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干净、清爽、愉悦的自然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身心愉悦的美感,大学生身处其中处处都能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的文化和道德陶冶中,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为此学校要把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融入到视觉化的物质环境中,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熏染,使其在无意识层面自觉提高道德素养与道德判断能力。
2.加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制度建设,其中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巨大而又潜在的隐性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校风作为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它是一所高校的师生员工在共同的教学、科研、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惯性的群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风尚,以及由此对象化了的物质和精神风貌的总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对他们的行为起着规范、约束、推动和导向的作用,并内化为人的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为此,在推进文化环境建设时,关键要制定民主公平的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健康优良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进而形成优良的校风。
3.加强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环境建设。网络的运用,提供了新的德育方法,日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使原本较为枯燥、单调的思想教育显得更多姿多彩。特别是现代虚拟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媒体仿真画面,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把握好德育与网络的结合点,要精心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又易操作、便于学生参与的德育软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德育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寓教于乐,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拓展德育渠道,切忌生硬的说教和简单地贴政治标签,把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传统这些政治性内容,变得具体、可亲、有情趣,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品位,达到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三)隐性德育的“隐性共振”功能——对话共鸣效应
互动性、共鸣性是实现教育价值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但凡成功的教育,无不体现了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共鸣,而对话是实现互动、共鸣的最佳形式。真正的对话,是从双方的自由言说中意识到彼此间的差异,进而引发双方的思维和话语的交锋和碰撞,从而产生共鸣。发展对话式隐形德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话式教育中的核心关系,也是学校人际关系生态的核心。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帮助、引导、指引学生,而非“塑造”他们。教师间对话有利于资源共享和智慧的碰撞、共振。要通过切磋学习、教艺,启发教师进一步反思自我,努力理解他人而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生生关系是教育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实,生生对话是大学生重要的道德学习资源。学生有其共同的文化背景,容易在共享各自文化时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共鸣,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要通过对话式教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个体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共振,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和情感。
2.教师、学生与德育课程的对话。在现代教育中,人的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已经摆到重要位置。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课程发展的目的不再只是知识传授本身,而更应该关注“知识为人”方面的目的。这就是将德育课程当成是师生的共同诠释及生活经验的相互激发,是具有人的意义的文本,是具有生命的文本。因此,德育课程就不再只是满足外界需要预定的目标,而应是师生共同建构价值与意义的一段历程,所以课程实施都应该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师生成为德育课程的真正主体,其经验与知识成为德育课程建构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德育课程才能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上一页
3.教师、学生与社会实践的对话。德育内容不是生活的简单再现,它来源于生活、符合生活逻辑,但更高于生活,指向美好的生活图景和理想的人生境界。德育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人的生活成长轨迹,使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成长相吻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更需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注重实践。德育具有实践性特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德育课程的开发更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更应把课堂内的学术讨论和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诸如军训、专业实习、社团活动、参观、社会调查、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为载体,与生活实践对话。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与生活实践产生共鸣,把所学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自觉内化为信念和行动准则,达到知行合一。
4.教师、学生与时代前沿的对话。与时代前沿对话,就是要了解不断变化的时代,了解时代提出的问题。如果说传统社会由于它的变化极其缓慢,显现复演性的特点,人们价值认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成几何级数增长,打破了传统的稳定性,我们只有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仍然是灌输式教育,仍然是照本宣科,那迟早要被时代所淘汰。为此我们要适应教育对象所处的时代特点,运用渗透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五、开展隐性德育的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占领主阵地。磁场具有方向性,磁向都是从N极指向S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隐性德育也是如此,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道德。要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
2.防止非主流道德的腐蚀。事实上,任何一种社会的道德形态都可以分为主道德、亚道德和反道德三大类。在开展隐性德育工作中,谁抢先把德育对象拉入自己的道德轨道,谁就对该对象的教育拥有了主导权和优先权。当代大学生一出生就生活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之下,从小就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目标构建和发展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条件。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亚道德和反道德对德育对象的吸引作用,时刻警惕各种反动腐朽思想的进攻,防止大学生成为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意识的俘虏。
(二)坚持系统性原则
1.树立全体教师的育人观。专业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杜威主张,各科教学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寓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学都重视通过各科教学活动达到德育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专业教学除了能帮助学生掌握将来从事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能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专业教育更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真诚、理解、平等和关怀的良好师生人际关系,实现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技能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统一,达到教育的最佳结果,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2.树立全方位的育人观。要构筑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在隐性德育建设中贯彻全员原则和全方位原则。因隐性德育涉及到隐性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这就需要教学、后勤、基建等多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这些部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对隐性德育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发挥与此相关的多方主体的积极性,使教学、管理、服务等多方主体形成合力,为高校德育凝聚最广泛的人力资源和最有效的德育合力。
(三)坚持显隐结合原则
1.正确看待显性、隐性德育的作用。我们强调凸显隐性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德育,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德育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主导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德育的潜移默化、不注重个体觉悟,德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
2.探索显隐结合、彰显特色的德育模式。高校德育中的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德育的发展。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虽然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在德育实践中不能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使其泾渭分明,“各自为政”。而应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互相交叉、互相补充、互相转化、互相渗透,达到水乳交融,形成一体,从而更好地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以便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只有通过显隐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德育实效,我们既要否定过去忽视隐性德育的做法,也要否定否认显性德育的说法,把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双腿走路”、“两翼互动”、“彰显特色”的高校德育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隐性德育的磁场理论观】相关文章:
关于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01-16
磁场生物效应的国内进展03-29
体育教学隐性功能的论文02-18
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11-23
教育整体课程观形成的理论基础03-27
关于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12-11
谈和谐观在古希腊哲学中的理论演进07-1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