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18 16:33:0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药外敷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制剂在骨伤科筋伤(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敷新伤膏,对照组内服活血止痛片加双氯芬酸钠胶囊。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81.7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60例四肢软组织损伤疗效分析,说明外敷新伤膏对软组织损伤治疗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四肢 软组织损伤  中药外敷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而四肢软组织损伤在所有损伤中最多见,伤后局部疼痛剧烈,病人都迫切要求速效、简洁、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措施。笔者于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采用自制中药外敷制剂新伤膏和内服活血止痛片加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各60例进行治疗对比,结果发现重要外敷疗效更好,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病人,均为我院的门诊病人,其中男57例,女63例;上肢52例,下肢68例;年龄13岁-72岁,平均43岁;病程:30分钟-15天,平均3.6天。本组病例均符合软组织损伤诊断标准,有跌仆扭打或撞击闪挫等外伤史,患处肿胀瘀紫,疼痛剧烈,局部灼热感,活动受限,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X线片检查排除骨折及骨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13-72岁,平均41.5岁;上肢25例,下肢35例;病程:30分钟-12天,平均3.2天。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15-71岁,平均44岁;上肢23例,下肢37例;病程:1小时-15天,平均3.6天。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证侯分型
        气滞血瘀:伤后患处剧烈疼痛,局部肿胀,伤后数小时便出现瘀紫肿胀为多见,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治疗组36例,上肢15例,下肢21例;对照组40例,上肢18例,下肢22例。
邪热互结:伤后患处肿痛,有灼热感,可伴腹部胀痛,大便秘结,尿黄赤,脉濡数,治疗组24例,上肢8例,下肢16例;对照组20例,上肢6例,下肢14例。两组的分型构成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排除标准:1)不符合软组织损伤诊断标准。2)外伤后X线片检查诊断为骨折,如桡远骨折,髌、踝、跖、趾、掌指等骨折,以及骨髓炎等骨病。3)开放性损伤,皮肤破损者。4)皮肤过敏或患处有接触性皮炎。5)妇女经期和怀孕、乳期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新伤膏外敷患处用弹力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3-5次为一个疗程。新伤膏制法:处方:黄柏50g 生大黄25g 白芷25g 独活25g 川芎25g 川木香25g 血通15g 川牛膝15g 川红花15g 玄胡15g 等打细粉,加蜂蜜共水调成糊膏状,根据患处大小适量平摊于纱布上,药膏上敷盖油纸或保鲜膜以防药膏水液外浸,再用弹力绷带环形绑扎固定即成。
        1.4.2 对照组,口服活血止痛片(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50677)1.6g,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二次,连用4-8天。
        在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他与该病有关的药物与治疗,并嘱患肢制动休息。敷药局部出现疼痛瘙痒或皮疹时要及时撤除药膏,清洗局部,涂擦皮炎平或无极膏即可,待瘙痒、皮疹消除后方可再敷用。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本病观察期以10天为一个疗效。疼痛和瘀紫肿胀消失,活动正常为治愈;瘀紫肿胀减轻,活动基本正常为有效;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2.2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 
         
        3  讨论
        四肢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外伤史明确,以伤处瘀肿、疼痛、活动受限为特点。传统医学认为,损伤应按三期辩证施治,早期(伤后15天以内)由于经脉受损,气机失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离经之血瘀滞于肌肤理致气滞血瘀,需要消肿止痛,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外敷治疗属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而发挥药效。笔者在成都体育学院方[1]一号新伤药基础上加减组方,经过剂型改善制成新伤药膏,治疗气滞血瘀和邪热互结的四肢软组织损伤,证见患处肿痛剧烈,甚则有灼热感,活动受限,方中黄柏、生大黄苦寒,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为主药;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川芎、玄胡活血行气止痛;白芷祛风止痒、消肿排脓;川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数药同用,共奏清热散瘀,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效。
        现代医学认为,损伤后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局部肌纤维出现充血、水肿和分泌一些代谢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以及体液中生成的激肽等化学物质之类的病理变化,这些都能使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渗出增加而产生疼痛[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毛细血管作用,能清除血管内的组织胺、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使疼痛部位的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现代研究证明,黄柏含有药根碱,具有保护血小板,促进皮下渗血吸收的作用;大黄含有大黄酚、大黄素等具有抑制金葡萄和链球菌的作用,还可调整血液粘稠度;白芷和独活具有解热、抗炎、抑菌、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川芎、红花和川牛膝具有抑制血小板凝结,改善微循环,可加速损伤局部血肿吸收[3]。
        经临床疗效观察证实,中药外敷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运用。
参 考 文 献
[1]蓝肇熙,熊若红,伤科中药与方剂.1994.12.
[2]董亦明,宋一同,软组织损伤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
[3]张廷模,临床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

【中药外敷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观察】相关文章:

自制制剂活血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临床观察03-27

依达拉奉治疗脑震荡临床疗效观察12-11

阳通脉颗粒在急性脑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03-23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疗效的观察及护理03-26

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MODS病人疗效观察12-11

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学生考试焦虑的疗效观察12-09

五方散外敷治疗痛风的护理体会12-11

牙隐裂全冠修复的疗效观察11-21

铝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03-2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