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

时间:2024-09-24 03:17: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

  摘要:教师职业尽管不能与医生等完全专业化职业相提并论,但也具有某些专业化特征,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就我国教师教育目前的情况看,在专业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改进。

  一、教师专业化概述

  专业指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已经证实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特殊技能,从而按照来自非特定的大多数公民自发表达出来的每个委托者的具体要求,从事具体的服务工作,借以为全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国际上职业专业化有6大标准:专门知识;有较长期的专业训练;专门的职业道德;有自主权;有组织,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要终身学习。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尽管不能与医生等完全专业化职业相提并论,但也具有某些专业化特征,成为其他职业劳动者不能替代的社会角色,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前培训忽视实践性

  教师专业知识由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课堂情境及相关知识)所组成。教师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条件性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功效。教育过程是通过师生间互动达到传递知识、启迪思想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善于运用技巧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这种技能需要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的结合才能获得。所以,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实践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受客观主义认识论影响,知识被认为“客观的、确定的、科学的、不可猜测的、不可假设的”。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教师教育只是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对实践重视不够。除了职前4-6周教学实习外,师范院校学生一般无机会亲临教育一线。由于脱离现场的师范教育模式,使师范生对各类学校教育状况缺乏了解。这样,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便仅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由于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日后在教学运用中便成了问题。

  2.师范性体现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存在着重学科专业知识轻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的倾向。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门类少、课时短、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且脱离实际,从课时总量上看,教育课程仅占总学时的7%左右,而学科专业课占72%,普通教育课程占21%,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显得微不足道。这造成了师范教育与非师范类高校相比特色不突出,其毕业生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明显优势的问题。“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是教师教育长期争论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无关紧要。基于这种偏见,使教师教育出现不少问题。

  3.职前、职后教育脱节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要想不被淘汰,必须不断学习,加强职后培训。较长时间以来,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分别承担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任务,仿佛井水不犯河水。这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脱节的模式,也给教师教育造成了不少问题。

  教师的在职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有些人参加在职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是是为了追求学历,以便评级晋升,对于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并不关注,这便造成了以形式代替实质,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学问的问题。其次在职教育过分强调共性、忽视个性,不能体现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求。一些培训者既缺乏教育实践经验又缺乏与在职教师的沟通,只能为在职教师传授书本上的死知识。最后教师职后教育通常是短期培训,进修教师由于受时间限制,不能充分交流、分享彼此成功经验和失败启示。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1.增加职前教育的实习时间

  教学是实践性活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依赖专业知识,更强调教师对于教学情景的整体感知及处理问题能力上。专家型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区别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专业知识多寡,而是实际教学能力高低。书本知识,只有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品质和知识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加强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从每一堂课入手,尽可能多给学生登台演讲的机会,使其口头表达能力、直观示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得以发展。其次要增加实习时间。过去,师范院校毕业生大多在大学内实习,面对同班同学或老师授课,这种脱离现实情境的实习方法很少能使学生发现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实习应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为师范院校学生提供亲临一线的机会。

  2.注重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师范教育的最显著特点应是教育的师范性,要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师范教育相关课程开设的如何,直接决定学生以后施教的素质。所以要增加教育学课程学时、扩充学科门类,所学课程不仅应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宏观教育学课程,还应有各种教学法、教学案例分析等微观教育学课程,使之与教学实际相联系,这才能才能更好地为其日后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3.重视在职培训,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教师职前所学知识十分有限,不可能终身受用,职后还必须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继续学习。目前,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着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应想办法进行整合,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链接。在职培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通过培训,真正解决表现在一定阶段上的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管理,2002,(2).

  [4]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6).

  [5]黄友珍.关于我国师范教育“师范性”特征的思考[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3).

  [6]刘汉霞.教师的实践知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转向[J].教育探索,2006,(1).

  拓展: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即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专业化通常被用来指称一个半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的标准的过程。与专业性职业这一概念的两个维度相关,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也有两个维度:地位的改善与实践的改进。前者作为满足一个专业性职业的制度,进而从地位方面要求的过程,关注的是将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问题。后者作为通过改善实践者的知识和能力来改进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的过程,关注的是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使用了多少专业知识技术问题。前者一般包括提高学历要求、建立自我管理团体等要素,后者的专业化实际上等于教师专业发展。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它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

  拓展: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师德、教学能力等持续不断提升的过程.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该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

  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

  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

  但从狭义的角度说,他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这两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是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程而不断明晰的,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为了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人们采用的是群体专业化策略,关注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及其提高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重心有群体转向个体,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转移并不意味着提高教师地位的问题不重要,而是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来达到提高教师地位的目的。

【浅论教师专业化与我国教师教育】相关文章:

浅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02-22

浅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式12-12

浅论素质教育中的数学教师素质05-28

谈从教师教育专业化看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素质11-22

谈发展教育博客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02-26

浅论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论文01-06

浅论英语教师创造素质的提高02-22

浅谈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师专业化发展01-16

论农村英语教师现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03-03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论文03-2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