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初探

时间:2023-03-28 16:11:0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初探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生活是立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是立体化的。教学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就是三个维度,构成立体。从教学目标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这三个目标就是三个维度,构成立体。高中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高中语文教学应是立体化的,而且是多元的立体化。
         在立体化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立体化教学应在学生认知、技能形成等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导法”、“学法”。笔者认为,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可从“点”、“线”、“面”三个维度着手。
         一、抓住点,突破点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应抓住立足点突破。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不论多么复杂的课,不论什么类型的课,都有“点”可抓,都必须抓住立足点。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广义地说,立足点就是教学目标,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不一定要单独列出,完全可以整合在另外两个维度的目标中。
         狭义地说,阅读课或立足于积累,或立足于感知,或立足于诵读,或立足于分析,或立足于陶冶情操;写作课或立足于“思”,或立足于“练”;演艺课或立足于“演”,或立足于“诵”;采访或立足于交流,或立足于记录;梳理探究应立足于整理分析;练习课应立足于“练”;其他语文活动或立足于合作,或立足于操作。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应抓住切入点突破。切入点主要是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教学千头万绪,抓住切入点,教学就有了突破口。有的文本,切入点就是题目或题目中的字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就可抓住题目切入:林教头是何许人?由此可带出背景;林教头为什么会到山神庙?在山神庙发生了什么事?由此可带出小说的情节;为什么描写风雪?由此可带出环境描写的作用;林教头的性格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由此可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林教头的命运为什么这样悲惨?由此可引出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常常是“诗眼”。教学《归去来兮辞》就可抓一个“归”字,由此而带出“归”之因、“归”之途、“归”之乐、“归”之悟的内容。
         有时候,切入点表现为导语,导语应联系教学内容,重文采,富激情,或直击主题,或旁敲侧击。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应抓住着力点突破。教学的着力点是教学立足点的具体化,是教学重点、难点的形象表述或延伸表述,是教学中的关键。勤导不如善导,苦学不如善学,抓住了着力点,纲举目张,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学的着力点因课而异,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根据具体的每一堂课来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每一项活动来确定。一般说来,小说、戏剧的教学,第一个着力点应放在情节与矛盾冲突上,第二个着力点应是人物性格及其社会意义,第三个着力点应是环境、细节的作用,第四个着力点应是表现技巧。诗歌、散文教学的着力点可以是景,可以是情,可以是理,可以是美,可以是炼字,可以是意境,可以是情与景的关系,可以是情与理的关系,可以是表现手法。论述类文本教学的着力点可以是一种思想观点,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是论证方法。实用类文本教学的着力点可以是基本事实与基本观点,可以是典型细节及其表现力,可以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
         写作教学的着力点可以是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可以是积累素材,可以是探讨时政热点,可以是分析材料、选取立意角度、谋篇布局,可以是锤炼文句。口语交际的着力点可以是信息交流,可以是语言修养,如礼貌、文雅、个性等。
         另外,不论什么课,学生的质疑点总是教学的一个着力点。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应抓住闪光点突破。闪光点广泛地散布在教学的时空中,学生身上有闪光点,教师身上有闪光点,教学内容中有闪光点。高雅的情趣是闪光点,谦虚的品质是闪光点,勤奋刻苦的精神是闪光点,助人为乐的精神是闪光点,时尚的个性是闪光点;丰富的学识是闪光点,严密的思维是闪光点,独到的见解是闪光点;一手漂亮的字是闪光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闪光点,一幅素描、一幅国画是闪光点,一首动人的歌是闪光点;文本中精彩的句子是闪光点,精辟的议论是闪光点,深厚的感情是闪光点,千锤百炼的字眼是闪光点,炉火纯青的技巧是闪光点。
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就会感受到理解与尊重,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就增强了求知欲;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就会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会对学生产生榜样的效应。学生互相学习欣赏对方的闪光点,取长补短,可实现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文本的闪光点常常就是教学的着力点,师生共同抓住,深入探讨,向教学的“线”连接,向教学的“面”辐射,可期实现素养与成绩的同步提高。
         二、理清线,贯穿线
         教学思路是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一条线。这条线是需要预设的,可以把几个点立体连接而得到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导”的思路,是“学”的思路。教与学的思路清晰,就增强了有效性,避免了盲目性。
 “练”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一条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教师灌注的,而是通过学习实践内化实现的,教学需要练。“练”要根据立足点和着力点来练,每类课、每节课应有所侧重。“练”就练倾听,“练”就练记录“练”就练办小报;“练”就练朗诵,“练”就练概述,“练”就练讨论,“练”就练演讲;“练”就练抓文本线索,“练”就练概括情节;“练”就练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练”就练分析、表达观点,“练”就练感悟思想感情,“练”就练品味语言,“练”就练顿悟哲理,“练”就练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练”就练试卷。文本线索是文本教学活动的一条线。文本的线索有内容的线索,有情感的线索;有逻辑的线索;有明线,有暗线;有主线,有副线。理清线索,把握文本的结构、内容,常常是文本教学第一课时必要的环节。小说《祝福》以鲁四老爷家的三次年终祝福为明线,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为暗线,而暗线是主线,明线是副线。散文《荷塘月色》以“我”游荷塘、赏月色的路径为内容线索,以“我”的心绪为情感线索。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则主要以作者“痛悼→悲愤→追忆→控诉→思考”的心理活动为情感线索。诗歌中常常贯穿的是情感线索。《琵琶行》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明线,以“我”的失意感受为暗线。《声声慢》则以孤寂、凄伤之情贯穿全词。论述类文本常贯穿的是逻辑线索,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观一面,面面观。
         高中语文教学有着不同的层面,它常常由着力点、闪光点、拓展点辐射而来。就阅读来说,教学有思想内容的层面,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有技巧、特色的层面,有审美的层面,有历史的层面,有文化的层面,有哲思的层面,有渗透法制的层面,有科技的层面等等。就写作来说,有实践操作的层面,有锻炼思维的层面。其他教学活动则主要是站在合作、交流、体验的层面。教学可观其一面,向纵深发展;教学可面面观,向宽度延伸。
        《〈边城〉节选》一课,教学的一个主要层面是感受湘西人民的自然风物、社会风情美,可就审美而纵深拓展。湘西自然风光之美是秀丽美,那么,自然美还有什么类型?可以拓展到本课之外:“水何,山岛耸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壮丽之景,属于自然美中的壮美。湘西的社会风情美,文章表现得较全面,有风俗美,有人情美,有人格美。通过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可得出风俗美表现在三个节日上;人情美表现为天伦之乐的祖孙情,军民同乐的鱼水情,互助、奉献的朋友情,朦胧的爱情。人格美主要表现在天真活泼、自然清纯、善良乖巧、憧憬爱情的翠翠身上,主要表现在质朴、善良、执着于生活的爷爷身上。拓展到本课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表现的也是社会生活美。审美,还可以拓展到艺术美中的绘画美,音乐美,造型美;审美,还可以拓展到朦胧美,整饬美,残缺美,悲情美。纵深拓展了这一层面,实际上也就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实际上也就发展了学生以审美为中心的多方面的素养。这样,教学就向着审美的层面纵深发展、宽度延伸,教学就向着发现美、创造美推进。 
         《锦瑟》一课,就思想内容这一层面,可当爱情诗解读,可当悼亡诗解读,可当政治诗解读;然而,教学还需关注运用典故、对仗等技法的层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需从内容、技巧、审美等不同层面赏析。《记念刘和珍君》中,“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需从思想感情的层面解读:是作者对反动派的警告,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愤之情;需从哲理的层面解读:蕴含了从量变到质变,物极必反的哲理;需从运用技法的层面解读:反复的修辞,选择的句式,整饬的句式,增强了情感力度,加强了肯定意味。这样,教学就向着不同的层面纵深发展。
         作文教学应关注不同的层面纵深延展。积累生活经验、丰富阅历是实践操作,可具体到参观、访问的形式。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实践操作,可具体到学习理论、摘抄精彩句段、记取典故、记取的时政热点的方式。行文是实践操作,可自由练笔,可按要求作文。办小报是实践操作的一种综合、有效方式,是作文教学的拓展、深入。材料作文中,分析材料是锻炼思维。锻炼思维的纵深拓展还表现在构思、谋篇布局上:构思标题,构思开头,构思材料,构思结尾,构思技巧,而每一项构思又都可纵深拓展。锤炼文句也是在锻炼思维,行文也离不开思维活动的支撑。作文教学是在向生活构建,是在向经验渗透,是在向思维索取,是在向创新出发。
         教学内容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学在纵深发展中有宽度延伸,在宽度延伸中又有纵深发展。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方法,是“导法”,也是“学法”,教学中的“点”、“线”、“面”不是孤立的,或融合、或链接、或支撑、或辐射、或囊括,总是立体化地存在于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应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把课内外联系起来,把各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把学习和社会生活沟通起来,走进生活,对话生活,理解生活。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应考虑个体差异,立足阅读、写作的主阵地,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激活“点”,理清“线”,拓展“面”、纵深“面”,从而走进文本,对话文本,构建文本。 

【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初探】相关文章:

高校教学建设初探06-12

高校英语语音教学初探05-06

幼儿水粉画教学活动初探08-08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08-13

运用立体化多方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08-22

谈谈中学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初探03-21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06-07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初探论文04-30

化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初探08-15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