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贯习 高传平 解桂花 王燕 段峰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腰椎峡部裂病人12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椎体滑脱、峡部裂、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重建(SSD)、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的表现。结果 MIP、SSD和VR对显示椎体滑脱及峡部裂较好,不能显示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 MPR显示椎体滑脱、峡部裂、骨痂及骨赘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均较好。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对显示腰椎峡部裂及其相关改变效果良好,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3D reconstruction via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ar spondyloschisis (LS). Methods The manifestations of vertebral olisthy, spondyloschisis, osteophyma, bony callus and fibroplasia in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surface shade display (SSD), volume rendering (VR), an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were analyzed with 3D reconstruction via spiral CT in 12 patients with LS. Results Vertebral olisthy and LS were well?displayed in MIP, SSD, and VR, while osteophyma, bony callus and fibroplasia were not demonstrated. Vertebral olisthy, spondyloschisis, osteophyma and fibroplasia were all well?demonstrated in MPR. Conclusion 3D reconstruction via spiral 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cting LS and its related changes, which possesses a great guidance in making a operative proposal.
[KEY WORDS] Lumber spondyloschisi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assisted
腰椎峡部裂又称为腰椎椎弓崩裂,是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细部分骨质缺损。由峡部裂及其导致的脊椎滑脱是临床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病变以第5腰椎峡部最常见,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无腰椎滑脱的腰椎峡部裂,常规椎间盘CT扫描有时不能显示峡部裂,可导致漏诊。本研究对12例椎弓峡部裂病人进行了螺旋CT三维重建,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椎弓峡部裂病人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7~65岁,平均41.2岁。以腰痛、下肢麻木或腰部外伤等原因来院就诊。病史1月~15年。
1.2 扫描方法及后处理
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为120~180 kV,电流为150 mA,准直为4.0 mm×0.5 mm,进床速度9.37 mm/s,螺距(pitch)1.375,重建层厚0.625 mm,重建间距0.625 mm,矩阵512×512。后处理采用GE AW 4.0工作站,分别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重建(SSD)、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
2 结 果
本组12例腰椎峡部裂均为双侧,其中L5者10例,L4者2例。椎体滑脱6例,按Meyerding法分级Ⅰ度5例,Ⅱ度1例。MIP显示腰椎滑脱6例,显示峡部裂11例(22侧),斜矢状位图像显示峡部裂似“狗项圈征”,骨痂、骨赘及纤维组织增生均不能显示。SSD显示腰椎滑脱6例,显示峡部裂10例(20侧),骨痂、骨赘及纤维组织增生均不能显示。VR显示腰椎滑脱6例,显示峡部裂12例(24侧),骨痂、骨赘及纤维组织增生均不能显示。MPR对腰椎滑脱、峡部裂均能显示,并能显示骨痂、骨赘及纤维组织增生;显示腰椎滑脱以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最佳,斜矢状位显示峡部裂似“狗项圈征”。
3 讨 论
椎弓峡部裂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脊柱病变,其发生率为3%~10%。双侧峡部裂较单侧峡部裂更易导致腰椎滑脱,滑脱程度可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多数病人因腰痛或(和)下肢麻木就诊,少数病人,尤其是儿童,临床症状不明显,为偶然发现。
多数椎弓峡部裂X线平片可明确诊断,在45°斜位平片上,正常附件的投影形似“猎狗”状,椎弓峡部似“狗颈”,当峡部裂时,“狗颈”部出现斜行的条带状透亮间隙。X线平片为重叠图像,可因结构重叠而漏诊为其缺点。
随着CT采集技术(容积采集)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图像后处理功能繁多,但并非每一种重建技术均可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显示。因此,针对特定的部位,除应选择最佳扫描方法和最佳采集参数以外,还需对采集的数据使用最优的重建方法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三维CT成像综合了X线平片和CT二维成像的优点,显示椎弓峡部裂更加直观和全面。
MIP组织对比度高,可产生类似平片的效果。本研究显示,峡部裂可在不同的旋转角度显示,显示的峡部裂宽度在不同旋转角度也不同,在45°斜位重建图像上,能显示峡部裂真正的宽度。裂隙周围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均不能显示。
SSD能得到整个腰椎或单一腰椎的立体图像,重建时应适当提高CT值域值下限,但域值下限过高则易于造成脊柱显示不完整[2]。由于峡部裂隙的形态不规则,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像显示裂隙的形态有所不同,但对于较窄的裂隙,可造成漏诊。若双侧发生病变,后位图像可同时显示双侧峡部裂。
VR可得到与解剖标本近似的图像,显示峡部裂更加直观、全面。图像可任意角度旋转,由于不同的角度脊椎各结构能相互遮盖,因此,只能从后位及侧后位观察和显示椎弓峡部裂。由于VR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均低于横轴位图像,因此,对病变的细节分辨能力较差。
MPR能在任意平面上对容积资料进行分层重建,可选择显示病变最佳的层面和角度。与峡部平面平行的斜矢状位图像,与裂隙相垂直,为显示峡部裂的最佳层面。峡部裂呈前下至后上方走行,各部分宽度不同,为确诊的特征性征象。腰椎矢状长轴面MPR 图像还能显示所有椎体及排列,能发现椎体即使轻微的滑脱[3,4]。
本文结果显示,MIP、SSD和VR对显示椎体滑脱及峡部裂较好,不能显示骨痂、骨赘和纤维组织增生; MPR显示椎体滑脱、峡部裂、骨痂及骨赘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均较好。
总之,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可多角度和多平面观察腰椎峡部裂隙,能显示平片不易显示的细小裂隙,避免误诊及漏诊。同时,可克服病人体位不正或脊柱弯曲带来的干扰,可提供病变及周围结构详细的空间位置关系,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友权,夏俊,葛湛. 螺旋CT成像后处理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10(4):44?47.
[2]王志斌,陈奇.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18(4):299?300.
[3]叶文钦,陈忠,练旭辉,等.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21(11):886?888.
[4]韩帮成,杨庆生,张兆福,等. 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18(1):70?7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相关文章:
浅谈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1-17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应用03-28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颌面骨骨折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12-09
高分辨CT对肺部空腔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文献12-09
如何提高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12-08
双源CT技术在泌尿系统造影中的应用论文03-16
议价值工程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2-0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