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伤寒论》的护理学思想

时间:2022-11-14 02:02:1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伤寒论》的护理学思想

        《伤寒论》一书,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精华,也留下了丰富的护理学内容。虽未明示“护理”二字,但护理内容已实贯其中,诸如对病情的观察、药物的合理使用、饮食调护以及病后调养等,这是研究仲景学说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现就个人理解,对该书的护理学思想略事如下,以供同道指正。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伤寒论》在掌握疾病发展、预后过程中,十分注重对病者病情的观察,尤其注重对危重病情的密切观察,及时掌握病机转化,以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为后世中医护理学奠定了基础。如“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288条) “少阴病,恶寒而踡卧,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条)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不得卧寐者死。”(300条) 以上举例,足见仲景为护理危重病人提供了重要的观察内容。在厥热胜复中出现厥利当不能食而反能食时,则应警惕是否属于胃气败绝的除中证,并“食以索饼”加以试探(第332条)。仲景观察病情,除侧重于危重症外,并注意服药后效果的观察,尤其投用汗吐下剂后,注意观察,使攻邪之品祛邪不伤正,用得恰到好处。如凡服解表剂,药后应“遍身微似有汗”(12条);服吐剂出现呕吐为中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166条);服泻下剂大便通畅,当停后服。如大承气汤的“得下”(238条)、小承气汤的“更衣”(213条)、桃核承气汤的“微利”(106条)、大陷胸汤的“得快利”(134条)等。 
观察小便以知药效, 服茵陈蒿汤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236条)。观察服药反应,如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方后注“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174条)。提示非达此程度不能奏效,即所谓“若药不瞑,厥病不”。
        2  注重饮食调护
        仲景十分注重饮食调护。饮食不当,脾胃一虚,则后天生化不仅受其影响,且所进药物亦难施化,以致带来治疗上的困难,强调饮食调护亦体现了仲景保胃气的治疗学思想。论中指出在外感病过程中当注意饮食禁忌。如服桂枝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免损伤胃气,降低抗病能力;“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12条)益胃气,以助药力发汗;十枣汤服后“糜粥自养”(152条),以固护胃气。这与现代护理的饮食禁忌、饮食调养颇为吻合。 
        3  遵循用药法度 
        为使所用方药达到预期效果,仲景对药物的煎法,时间长短、先煎后下以及服药的时间、次数、剂量等均提出一定要求,示人规矩。这是中医护理工作重视的内容,是提高疗效必不可缺的环节之一。        有关煎药时间,仲景大部分通过观察耗水量掌握方药煎煮时间的长短。如桂枝加桂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117条)耗水量为四升,新加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62条)耗水量九升,说明后者煎煮时间较长;在煎药程序上,仲景强调某些药物的先煎与后下,先煮者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的蜀漆(112条)、麻黄汤类方中的麻黄(35条)、茵陈蒿汤中的茵陈(236条)。后下者如栀子豉汤类方中的淡豆豉(76条)、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163条)等。同一药物的先煎与后下,其效用有别,大陷胸汤先煮大黄取其熟则行迟以治上,大承气汤后纳大黄意在生则行速以治下。凡此均是护理中应遵循的用药法度。
        论中有关药物服法规矩,论述详备,汤剂多嘱温服,此与肠胃之性相合,利于药力通行,汤剂丸剂分别有顿服、分二、三、五、六服,如干姜附子汤“顿服”(61条),药力集中速速回阳(61条);理中丸“日三四,夜二服”(386条),为使药力连续。视疗效可渐加量,例如麻子仁丸“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174条)、乌梅丸“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338条)。总之,有关服法的护理准则法度严谨而又灵活变通。
        4  注重病后调摄
        大病过后,气血未复,正气尚虚,余邪未尽,若四时不顺,起居无常,饮食失节,均有引起疾病复发的可能,故《伤寒论》各方的将息多以服药后温覆之法,以避邪气防止复感。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提及的“温覆”;理中丸证“服汤后,如食倾,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新瘥之体,正气未复,余邪未尽,应注意摄身调养,促进康复,避免过劳,暂忌房事以防疾病复发。伤寒病后,余邪未尽,正气未复,若触犯房事可致“阴阳易”;起居作劳可致劳复;暴饮暴食也可致食复,并可出现余热不清,遗寒未去,湿热蕴结等情况。由此说明病后应慎房事,不可多言多虑劳其神,亦不可过早梳洗沐浴,坐行劳其力,调摄失宜,往往易致大病复发,大病初愈阶段,护理工作尤不可忽视。“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大病初愈,脾胃虚弱,不能消谷,此时应适当节制饮食,燮理调脾胃,则其病自愈。“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398条)。说明病后调摄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复发密切相关。
        从《伤寒论》原文可以看出,仲景通过观察病情,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医护合一”的诊疗方法,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进行的,每一个病证都有各自的调摄方法。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用药调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亡作劳,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伤寒论》丰富的护理学思想,病情的密切观察、饮食的调护、药物的煎服法、病后的调摄等均是仲景垂示后人中医护理学中的主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意义现实而深远。 
参 考 文 献
[1] 熊曼琪,伤寒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试论《伤寒论》的护理学思想】相关文章:

试论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08-09

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08-23

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人性预设08-04

试论南宋学者袁燮的哲学与政治伦理思想论文05-02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管理08-24

《伤寒论》辨治咳喘浅析08-08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与新思路08-09

试论“尊重学生”论文04-28

试论高校课程自主改革08-20

试论家庭和谐德育的思考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