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成因以及管理措施
【摘要】明确了护理安全和安全管理的概念,从护理人员、患者、制度体系和技术特殊性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成因,提出相应的保障护理安全的管理措施。【关键词】护理安全 管理 措施
当前,人民群众对于自身的健康程度越来越关注。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护理水平是提高医疗服务竞争力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护理安全又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的质量指标,是患者选择就医场所的重要因素。[1]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过程,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2]因此,如何使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护理安全和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3]。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也日趋复杂,患者在接受诊断和治疗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安全风险。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合理安排和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好地保障护理安全。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3]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能降低和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保障病人的身心健康,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节约医院不必要的经费开支。
二、影响护理安全的成因
保证安全管理的科学有效,首先需要全面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本文以广义上分析护理安全,从护理人员、患者、制度体系和技术特殊性四个方面做出划分。
2.1 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当前医疗水平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进步和专业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许多年资较低、学历较低,比较缺乏与时俱进地提高护理技能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某些护士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同时不重视相互配合,可能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同时,当前的护理需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也要求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强化,然而,护理人员中许多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关注患者的病情而忽略了对患者恰当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因此,造成因为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这方面因素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1]此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不会使用法律手段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床头交接班或者带教过程中没有询问患者意愿而随意暴露患者的身体;或者在公共场合不恰当地谈论患者病情,这都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和保密权。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可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护理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强度存在不合理分配。护士是一个多元化、多角色的个体,有着特定的职业内容、规范和行为标准[4]。在生活中担当妻子、女儿,照顾老小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同时长期繁重工作,时常夜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社会对于护理工作也存在偏见,相对于医生而言,护士更容易受到病人的指责和不尊重。并且存在护理人员数量缺编,岗位安排不合理,超负荷工作。这些都使某些护士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缺乏耐心,态度粗暴,甚至发生医患纠纷。
2.2 患者
患者常常因为身体的疾病而产生心理的变化,有时会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亲切配合及支持,若患者心理承受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的心理现象。[5]不信任医生,怀疑医生诊断有误,隐瞒自身情况;或者迷信江湖游医,出现不遵医行为;或者处于经济原因考虑,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拒绝治疗,最终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
2.3 制度体系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4]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足够的业务培训,规章制度不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强,设备和物资管理混乱,质量监督措施不力,对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以及护理人员因为编备不足、医护比例失调而导致服务不到位等,都将影响护理安全。
2.4 技术特殊性
护理工作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特定的技术标准,随着新型的医疗设备的引进和治疗手段的开发普及,许多陈旧的护理技术被淘汰或者调整,对护理人员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也增大了护理工作中的技术风险。护理人员可能由于新设备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新药品配送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一次性物品或者其他物资不规范操作造成间接污染等等影响护理安全。
同时,护理职业存在特殊性。护士在很多时候是一人值班,许多护理行为只有护士和患者参与,不可能保证所有的谈话和操作都叫患者签字或知情,例如对昏迷患者的护理等,护理操作许多环节是治疗室内进行,患者和家属对期间的操作可以质疑,护士夜间巡视病房虽有记录,但没有旁证。[2] 三、为增强护理安全的管理措施
3.1 重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对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利用会议、查房、讲座和培训的机会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开展针对护理安全的讨论,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差错环节进行分析讨论,认清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并对不安全因素产生预见性;学习护理安全的规章制度,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使护理安全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而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同时,定期请律师或者法律顾问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对护理不安全的严重后果产生深刻认识,利用实例教育护理人员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自身安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扩大了医疗事故内涵,也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社会监督,只有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医院内部规范,提高质量才是根本保证。[4]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护理人员开展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培训,克服自身工作的不良情绪,提高和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2 加强护理理论和技能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理理论和技能操作的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因材施教,定期组织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定期组织学习班和进修班,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水平。对年轻护士多鼓励,并指定骨干护士定期传授护理经验和技术,保证护理人员水平不断层。在临床排班上新老搭配,能力和学历做到互补,让护理人员相互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3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系统,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系统,从整体保证护理安全工作有效、稳定开展。对系统中疏漏或者不规范的环节及时调整,补充规范标准,从护理人员的个体技术、科室的整体水平、人员的合理调配、设备设施的及时补充、管理和监督体系等各个方面达到完善和自主运转。调整结构减少低效率的环节,避免重复劳动,也降低出错概率。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指责。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资源,尽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在排班时,采用弹性排班模式,针对医护人员的状态动态做出调整,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建立相应的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时,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者能沉着应对,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患者和医院的损失。
3.4 加强监督,对安全管理坚持不懈
从医院、科室、班次等不同层次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每周、每月、每季度监控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公布,保证对安全管理坚持不懈。特别是手术室、急诊室、ICU等风险较大的地方重点监督和管理,对药品和物资设备的使用和销毁也要严格审查。对日常护理操作以及护理记录定期抽查,在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密切注意。保障护理安全的长期、有效开展。
在医疗服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护理安全是患者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护理安全是医院日常管理中的重点之一,只有保障护理安全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前提,只有开展科学、有效、规范的安全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
[2]朱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
[3]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4]阎成美,翁庐英,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
[5]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24.
【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成因以及管理措施】相关文章:
浅谈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论文03-12
浅谈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03-08
浅谈焊角开裂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论文03-12
浅谈医院文化与护理管理11-16
浅谈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论文02-18
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12-04
浅谈强化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12-01
浅谈企业安全监督与安全管理11-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