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时间:2023-07-01 06:58: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6篇)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素质存在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则是完成这场变革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加大。针对部分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逐步提高教师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最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实现这场变革,根本性的问题是必须抓好教师的素质教育,努力改造和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有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又可称为“两全教育”,即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二是实行“德、智、体、美、劳”综合施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它要求施教者必须树立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观念。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把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对立了起来,使施教者的活动局限于围绕学生升学,着眼点只放在少数学生身上,尤其是只放在少数学生的智力发展上。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偏离了“两全”宗旨,形成了一种短视的、狭隘的、只注重表面的反科学发展的育人观念。

  其次,现有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施教者必须有广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现在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是走着一条从应试教育的受教育者到应试教育的教育者的道路。因此,从整体上说现有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呈现为一种“理论知识窄,实践知识乏,理论与实践不相搭”的状态。

  第三,现有教师队伍的施教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施教者必须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必须洞察学生心理,把握住受教育者整体的共性和个性。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有教师队伍中的多数教师,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这种能力。他们颠倒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与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完全不相容的。很多教师对学校教育目的认识模糊,在教学中一味强调知识的授受,忽视学生的人格、个性、价值及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漠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脱离学生实际,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只重教条,不重实践。显然,这些状态与以培养具有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拼搏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是不相适应的。

  二、前教师素质进行改革和提高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彻底解决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力度:

  1.重构教育理念

  (1)教育目的理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具有深层智慧的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现代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个性和独创性,使学生“人人成功,个个成才”,最终达到人类昌明的理想。

  (2)教育价值理念:是教育实践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现象带有倾向性的认识态度和价值判断,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定向标准。这种新的教育价值理念要求教师立足未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使教育真正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3)学生主体理念: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给学生发展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4)教学活动理念:教师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经验共享、情感共鸣、心灵融洽,生命与人格共同升华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5)教师角色理念:现代教育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知心朋友和合作伙伴,成为品行端正、具有人格魅力的楷模,成为博学多才、兴趣广泛、经验丰富的导师,成为身心健康、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生活指导者,成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能工巧匠,成为情感丰富、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天使”。教师的这些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培训,以学习者的姿态进入教学过程中,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自我挑战、自我更新。

  (6)终身学习理念:在新的形势下,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性选择。因此,教师应不断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为,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课程创新理念:教师要通过课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与学生共建共享,平等合作。通过课程的民主性与学生对话协商,相互启发。通过课程的科学性与学生探索创新,教学互动。新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权利,因此,教师有责任让课程以个性发展的价值观为根本,把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让学生充分领路。

  2.重构职业能力

  (1)教育交往能力: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必须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同时,教师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经常交流,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实现有效教育。

  (2)教育管理能力:教师要使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把学生管理工作变成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以便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展现特长,发挥优势。

  (3)教育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技巧上。一是善于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二是积极营造合作、平等、真诚、共融的师生关系。三是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也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一种主要体现。对教师而言,这些能力包括对课程标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条例的理解和贯彻的能力;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措施和办法的能力;制定各种教学文件、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能力。

  总而言之,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既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工作的需要,既是教育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老师是专门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灵魂工程师”,他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与败,因此,不仅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而且为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做出自已应有贡献。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全能型的教育工作者,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圆满完成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更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进新课程[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彦.心理教育要落到实处[N].光明日报,2000-10-25

  [3]高青青.提升理念 潜心教研[J].教育文汇,2002(12)

  [4]陈红云.论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构.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2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的高低。因为政治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道德素质的塑造者。这就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一、热爱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就是热爱政治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的对象一学生。这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学政治教师的前提。要塑造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也正是政治教师出于对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对政治教师工作产生深厚的感情,还是在我进入大学期间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共党史之后,非常敬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也正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从而奠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而奋斗,迎来了新中国的今天,而新中国的今天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有着一种高度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不仅要使其掌握现代技术,而且要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成为合格的接班人。这更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三尺讲台,通过辛勤的劳动,在青年学生中燃起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出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天职和幸福。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说教师在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上,就像一个建筑师在设计精美的建筑物一样起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知识课程,又是塑造未来一代思想品德,培养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素质的优秀人才的教育工程,为此在专业知识的素质要求上,要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素质。

  首先,应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和了解党史、中国革命史等,是一个合格政治教师必须做到的。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学习时不仅要完整地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一定要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是对政治教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因此我在新学期第一节总是这样教育学生: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门科学,是研究社会的一门学科。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结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在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一种客观需要。

  三、提高文化知识素质

  教育的新生命力,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力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读书,没有教师迷于书海和精神生活,对于提高教学水平的一切措施都将失去意义。”不断学习知识是教师教育职责的前提,不仅能提供学生发展智能的基础,而且能提供学生通向道德的阶梯。因此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就必须刻苦钻研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教师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把所授学科教活。

  几年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政治课教学有它的特殊性。一些术语,难懂、难记、抽象,涉及内容广泛,要讲好课让学生有兴趣,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流利的口语,更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化知识素质。

  第一,教师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学、伦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

  第二,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广泛阅读刊物、搜集材料,无论是书上的、报纸上的、刊物上的,凡是教学上用得着的都把它保存下来。

  第三,要注意知识的更新,积累最新资料。

  所以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是适应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的客观需要。

  四、提高能力素质

  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还需具备多方面的教育组织能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质呢?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首先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因为语言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表达思想的思维工具,做好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运用这一工具。如果这一能力较差,即使有再好的理论,再高的工作热情,恐怕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要有严密完善的组织教学能力,主要是能够切合实际地掌握、运用各个教学环节,善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进程积极活跃而又井然有序,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纪律和积极思维的状态。充分体现每一课时的最佳教育效率。这一能力在多种能力中是最主要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条件。

  因此能力素质是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显著作用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政治教师的素质修养是作为政治教育专门人才所具备的。这些素质的具备和完善一方面要通过专门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深化学习、锻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我们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3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打好这一基础的关键是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素质结构,主要分为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仪表风度五大部分。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狠抓教育知识素质,强化教师能力素质,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不断完善教师的素质结构,才能适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素质 见解

  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问题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问题之一。幼儿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研究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与工作适应性的相关问题,将会对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素质提高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教师的素质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存在违背教育规律、要求幼儿整齐划一的问题,体罚、嘲讽,因失职而造成儿童受伤害等时有发生,管理上也存在软、懒、散现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问题,应特别着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这里所谓素质,不仅指教师观念、技能水平的改进和增强,更是指教育者自身人格的塑造。

  教育是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同受教育者进行交流的一种行为。教育对人的意义要由教师来承担,同时,教师也要承担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对教师职业有了自觉意识,明确自己作为人类文明传递者和灵魂塑造者所担负的使命,并身体力行,树立起教师应有的职业形象,才可能摆脱工作中的盲目被动状态,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体;才能在育人中加强自我教育,改进自身人格。教师只有具备独立完善的人格,才可能升华主体精神,不是停留在观念上认识而行动上消极应付,而是积极实践、探索、创造,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这样才可能实施现代化幼儿教育,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不辱使命的同时,赢得社会尊重。

  1、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时代特点和我国的奋斗目标都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幼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站,幼儿教师是第一站的启蒙者,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是事实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幼儿的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高素质的幼儿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整体能力的提升。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幼师的素质的提升。

  2、会倾听和分析儿童的问题,做反思型教师。幼儿教师专业素质问题关系幼教质量、幼教师资培养以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旁观者和协助者。教师除了需要耐心地倾听儿童的对话和自言自语,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还要积极与儿童交流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反思儿童的活动过程和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分析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调整教育活动,使教学与儿童的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

  二、以身作则,树立幼儿的行为模范

  幼儿正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除家庭以外的第二成长环境,环境和周围的人对其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幼儿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还更加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一言一行,心理健康状况和对幼儿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为人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各方面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每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对于幼儿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则有利于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以身作则,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在幼儿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典范和学习对象,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加是幼儿的行为模范。因此,基于此,幼儿教师则更加需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做好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做到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

  三、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道德教育

  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技能、完善的能力结构、健康的身心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加强教师的个人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该具有的道德观念和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最近几年,因为教师道德素质缺失引发的教育难题和教师的行为失范时有发生。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也成为了当前幼儿园发展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和内容。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在幼儿园内部形成和谐的道德氛围,并且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和质量。

  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只有不断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来丰富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认真总结分析当地实际及园所具体条件、原有工作基础等,明确存在的问题与具备的优势,从自身现实出发,针对问题,确立适宜的改革目标和实施方案;脚踏实地,以切实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改进教育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使教育质量和效益逐步得到提高,朝着既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幼儿教育迈进。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4

  论文关键词:教师 教学素质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i离不开教师没有创新型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文中从5个方而探讨了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途径。

  当前改节传统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对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教育在思想上要树立正确观念以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要达到这一目标提高人才素质是关键。

  素质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战略教育其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全而发展的人才。素质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遵循教育规律全而提高学生的基木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而对新世纪科学技术信息化、知识经济网络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全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战略重点。要全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尽快全而提高教师素质。目前教师的教学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时代同步需要着重提高以下几方而的素质和能力。

  1、树立现代创新性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要构建者而教师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和发挥其创造能力指泞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协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从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少并利用教学资源而最终进行教学评价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史加直接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进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能率先完成教育观念的史新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战略竞争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潜能和潜智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特能,特长”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打破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培养创新思维观念。每一个教师都应持有这种观点我的学生一定富有创造性。这种创新性教育观念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一是能转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教育观念一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四是倡,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因此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认识对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赋子了教师史多的责仟和权利也提出了史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和!希望就需要不断史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

  一个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木理论和基木知识及时了解木学科最前沿的学术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构成教师向学生“授业”的基木内容。所谓专业理论知识就是从事木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各类别、各层次知识的整体构成。如果教师在专业知识方而不够精深就必然影响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可理解度史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对新学课程或新学专业的爱好和信念。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新知识不断涌现学生的求知欲也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卜教师只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知识的不断史新和发展加强在职学习积极参加进修与培训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的职业能力。

  其次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即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它不单指数理化、文史地等知识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形态文化课堂情境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这是因为各门学科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每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都融进了很多方而的知识如果缺少某一方而将使学生的学习基础性及自学能力、研究学习能力下降。

  第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史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学习掌握教育内容木身的活动中而日‘表现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指泞学生学习李舌动中。

  3、强化教师的信息理念

  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轨道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此处于信息社会的教师必须强化信息理念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转化和传输信息的能力即获取知识、扩充知识、史新知识的能力。我国加入WTO之后教育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大幅度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同时信息的获得也需要一定的机遇信息有时如闪电一样转瞬即逝有些信息只有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才能获取。因此教师随时都要有获取信息的心理准备养成随时收集信息的良好习惯。要想提高信息能力最好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用了什么学什么学就是为了用越用就越有兴趣。把掌握的基木理论用于教学实践这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又有利于教师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4、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木内涵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探索如何为教学建构史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或学习环境探索出能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或教学模式即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师角色开始不断转变和变化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不再像以前那样中一而是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录像、录音、幻灯、课件等因此教师职业和技术含量将会大大提高。而且‘这种教学会扫一破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习环境引发和促进学生的建构性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作用将史切入教学活动的内核。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有益于教学或学习空间使教学摆脱学校中心、课木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能突破学习信息表现中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呈现出多样化图文并茂的局而使学习史有趣、史有效史简洁运用多媒体教学于段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拓展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法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我们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培养各方而的技能。所以现代化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于段和途径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木理论熟悉各种教学于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5、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

  我们已经到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时代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教育直而世界性的挑战。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少并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有独到的见解能在教学中发现并使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变传统方法为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交流式的教学方法史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于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加入WTO之后社会现实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传统的教学基木功还要通过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少并围绕“主题”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特别注意宏观设计、微观设计和情境设计遵守教学管理规范熟悉教学原则掌握教学环节正确地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少并接近真实的教学或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采用情境式、个别化、协作讨论式、项目制作式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段恰当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学习资源少并使学生了解各种媒体资源在学习主题内容中的作用最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性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是教师很好地驾御教学过程的重要素质。

  依据创新教育的观念我们应明确加入WTO对创新教育的挑战和对教师教学素质的要求认识新时期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未来教育的对象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成为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不断地史新自身的教学素质才能把教育要而向现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来的时代特征融入现实教育的过程中研究解决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造。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5

  【摘要】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忠于职守,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职业道德的整体状况是好的。然而,由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地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腐蚀着,少数教师在师德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对教育事业的成败有着关键作用,所以师德中的负面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进一步加强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对策

  一、前言

  中小学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问题已是关系到教育品质、全民福祉的大事。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引进精华的同时也带来了糟粕。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当前师德形势,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有时也简称为师德,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重视师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要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不正,不令而行;其身正,虽令不从”;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的教师职业道德已经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李春玲等学者在《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写到,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些学者把师德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具备的品德。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13年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等六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综上所述,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不可否认,当前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职业道德偏失问题。陆明玉(2015)对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对学生缺乏爱心;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依法执教意识淡薄等问题。何智明(2014)对农村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进行问卷、访谈和观察的结果表明:当前农村教师不道德行为比较常见。这些不道德行为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重视。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恪尽职守,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是爱岗敬业的基本价值取向。简单来说,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古今中外所有职业对各自的从业者设定的普遍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的教师。这些教师从事这份职业只是因为它相对稳定,他们仅仅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非真正热爱这份事业。他们在工作中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也不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老套陈旧;忽视学生道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却过分重视分数;课堂上也不因材施教,批改作业应付了事。这类教师不能安心本职,往往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第二职业上,显然就缺乏对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更有为评职称而搞科研的现象,所以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些均会影响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树立。

  (二)对待学生缺乏公平原则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管在法律上还是在人格尊严上都是平等的。师生平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教师能否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和睦的关键,也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前提。每个中小学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获得老师的尊重也有被教师尊重的权利。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体差异,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客观,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同时应该给予差生和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然而在当前的中小学中,更多的教师会把赞许的目光投向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课堂提问也更倾向于学习好、积极性高的学生。而差生和问题学生,则缺少了很多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在施教过程中,个别教师甚至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这违背了《义务教育法》(2006)对教师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三)教师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学校这一集体的场所所进行的一项集体活动,这项工作需要各科教师相互合作配合,共同完成。但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没能做到相互协作配合,他们过高的肯定自己的贡献而忽视其他教师的作用。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顾其他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占课、拖堂等现象更是经常发生。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特别是一些技能科教师,他们很少主动联系家长、向家长说明学生在校的学习及表现情况,这些教师理所当然地把这项工作交给班主任处理。学校开家长会是一个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的好机会,然而大部分学校的家长会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与家长在家长会上的沟通交流很少。

  四、提高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对策

  (一)完善教师入行管理

  近年来,由于少数地区在师资管理中出现漏洞,导致一些不具备从师资格和素质的`人混入教师队伍,这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因此,改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加强和完善教师入行管理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应该从形式上进行完善。形式上的完善是指能够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做到完善和细化。目前我国在教师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中,对申请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仍然缺少必要的考核,而对这项内容的考核不应该是通过考试答题的形式来衡量,而是应该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来把关。例如,对申请者毕业的学校、所在单位和所住的小区、街道等有关单位的调查来确定。

  (二)完善教师的分配与激励制度

  从各项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党和国家反复强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但事实上,特别是一些城乡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低、待遇普遍较差,这已成为阻碍其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这种情况,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各所学校领导部门应不断改革现行的教师分配制度,通过此措施来激发中学教师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积极性。各中学要对师德建设评比规范化,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及惩罚条例;可以利用先进教书育人的事例进行师德师风宣传,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校整体师德师风的提升。例如,学校可实行奖罚政策,对教师良好的师德行为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相反的要严肃批评和处理某些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

  (三)强化中学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首先,要提高理论修养,通过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作为教师必须依法履行的教师职责和义务。其次,在教学工作中磨炼师德意志。教师想要在充满诱惑的外界条件下保持高尚的情操则必须具备顽强的道德意志,而顽强道德意志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磨炼。长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身的师德意志,才能使道德理想、道德规范转变为坚定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师德素养。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广大中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中不断地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五、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未来的教育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何智明.农村教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调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83~84.

  [2]梁庆周.当前我国高校师德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7.

  [3]陆明玉.内蒙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1):273~275.

  [4]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檀传宝.当前师德建设应该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J].中国教师,2007(2):10~12.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篇6

  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幼儿教师为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对在校就读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要具备全面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当代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日益推进,要构建一支既要在业务技能与教育观念,又要在师德上具备良好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从而推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必然也要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本文将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学前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专业化对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目前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专业素质发展、职业道德发展、专业素质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

  职前音乐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从专业技能方面来看还是较为重视的,但是职业道德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职业情感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影响,多年来日复一日的循环重复式教学使得他们逐渐失去新鲜感,许多音乐教师在技能实践方面较为纯熟,但文化课程的学习,在家长与社会,以及教师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教师形成了不良品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冷漠,忽略了教师自身的职业情感释放。另外,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中还存在着大部分生源素质不高的现状,使教师本身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失去了信心。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又使得他们失去警惕感,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工作热情也降低了。许多教师疏于对新知识的学习,许多教学范例不断重复,甚至无视对学生造成的误导.并且由于社会文化对教师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会产生思想上的巨变。部分教师的竞争意识增强,但更多的是出于物质利益的考量,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在淡化,师德水准也在下降。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

  当前有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处于一般和较差的水平,需要增强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能力素质方面,我国早在2002年就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当前还是有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囿于程式化、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不能很好地为课堂服务;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不能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不足。在科研能力方面,音乐教师呈现出较低的水平。部分音乐教师在专业基础理论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不具备音乐方面相应的文化素养,对音乐的历史缺乏了解,对文艺创新方面缺乏感知能力。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讲解。对于音乐的内容、歌曲的特点知识囫囵吞枣,很少涉及到理论依据的探究以及创作的思想情感等。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音乐教师对专业技能更为投入,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但是由此过多占用文化理论的学习时间,文化素养较为薄弱。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缺乏文化理论的支撑,只凭借教学经验来展开,对教学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难以形成丰富全面的理论体系的。那么音乐教师在科研意识、文化素质方面的缺陷将会严重制约其教学开展活动。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提高专业化的途径分析

  当前部分教师对电脑创编音乐方面的信息不够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存在不足,还有许多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存在技能不熟练等问题,亟待学校开展这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职前培训缺乏针对性。在音乐教师培养过程中,对音乐专业技能较为重视,但是在职前培训中,幼儿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较少,许多音乐教师的素养较高,对幼儿音乐教学知之甚少,其次,在职培训的有效性有待商酌。音乐教师无法及时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在职培训远离了音乐的教学实践,大肆地说教理论,既无法满足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素质提升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发展的新需要.最后,职前与职后培训存在脱节。两者之间缺乏从内容上的衔接性,存在一些知识结构的重复与倒退。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师德素质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这是一个基础条件。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要培养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品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具有一定的涵养,品行端庄,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师岗位上也应当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而言,只有严己宽人,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正面的影响,为学生做好表率与榜样。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对策

  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如乐理、弹奏弹唱、声乐、音乐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只有融会贯通,集个音乐思想流派于大成,以此结合音乐表演的形式,才能驾驭音乐教育中多元化的内容。其次,培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教学技能,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所具备的技能包括:弹奏方面,教学时能够熟练运用乐器演奏,根据旋律中情绪要求,烘托出音乐氛围。声乐方面,教学中做到准确、生动的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思想情感。指挥方面,能够在乐队或合唱指挥中做到得体、大方和自然,给学生以韵律和美的享受,并且做出正确的示范。舞蹈技能方面,要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动作及特征,能够了解各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再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当形成角色的转换,要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角色转变,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来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同分享情感体验的喜悦。另外,教师要正确、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知识。根据幼师学生的特征,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可充分发掘出他们的潜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必须学好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与策略。最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许多音乐教师缺乏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技能,音乐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不够深入,学会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将是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出生动的音乐情境,使学生走进丰富的音乐艺术空间充分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是非常关键的。

  三、结语

  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究内容,对未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工作提出一定的意见,希望能够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育,使得我国的幼儿教育能够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浅谈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分析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2-13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论文12-11

浅谈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11-15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的论文11-03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与素质教育01-07

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6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02-17

素质教育的论文05-26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论文03-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