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的视角进行语文教学
[摘要] 在我们教育潜意识里,过多地关注语文的内在逻辑,有意或无意忽视了学生这个生命群体,这种漠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思想或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是基于这一点的思考,我们试图基于“生命”的视角进行语文教学,以这种理念来唤醒更多的人关注生命的成长。[关键词] 生命视角 语文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深入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犹如雨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各自展示着诱人的芬芳,就以语文教育为例:“诗意语文”、“情景语文”、“情智语文”、“激情语文”、“简单语文”、“简约语文”,“本色语文”……应运而生,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剖析着语文教育、教学的精髓,都在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开山辟路”。尽管语文教学的研究、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我们在一些公开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发现执教的老师为了让“课”有序地进行下去,有意或无意忽视了学生这个生命群体,不管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更不管学生的情感需求,都是围绕着事先设定的“线路图”四平八稳地进行下去……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鲜见,然而为何屡见此种现象?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漠视儿童的“主观存在”,忽视儿童生命的成长,而过多地去关注了形式,过多的关注语文的内在逻辑,最终学生在我们的漠视中渐渐地淡化了自己的“主体意识”,也渐渐地失去主观能动性,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容器”。正是基于这一点的思考,我们试图基于“生命”的视角进行语文教学,以这种理念来唤醒更多的人关注生命的本原,关注生命的自由、快乐的成长。
那如何进行“生命”语文的教学呢?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语文的“真实”
“贴近生活”就是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语文课本里解脱出来,给予学生以充分时间去感受自然、社会、事实生活……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社会、事实生活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能动地建立自我知识体系,树立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关注生命成长的语文,不是要把别人的文字推演为学生的生活,而是要借助体验、感悟手段让学生去理解、想像、去生活,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快乐的成长。
例如于永正老师进行《草》的一课教学,充分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去感受语文的真实。
师:请你把“画”说给大家听听。
生:春天来了,草儿又长出来了!
师:你画得真好,把这句诗的意思都画出来了。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可能一下子长那么高。
师:那该如何改呢?
生:应将草叶改为草芽。
师:为什么这样改呢?
生:春风吹来,万物苏醒,草儿在春天的感知下,又长出嫩芽了。
生:这幅画还缺一样东西。
师:噢,什么东西?
生:春风。
师:春风?
生:只要有春风,才能有生机。
师:那如何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学生用粉笔在画上添了几条斜线。
师:这个“风”很形象!但是风是看不见的呀!想一想,不画出风而又能让人感觉到风。
生:草应向一边倾斜。
师:你真是个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
于老师利用学生擅长的画去描述“春风吹又生”,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敢于大胆想像,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情景感受着语文的真实。 二、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有效的交流
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或媒介,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范例,“教学时理应是立足学生的生命认知,力求唤醒学生对文本的对话。”新课标也曾指出:“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对话。”这三者间的对话重点是围绕学生的“成长”而展开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地考虑教师、学生与作者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生活背景,以及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而不能进行文本表面的分析与解读,更不能把“教师的解读”以及“作者写作意图”作为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而要真真切切地以学生的视角进行文本的剖析和交流,力求唤醒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感知。
例如徐老师执教《生命桥》时,没有把自己的解读、感受强加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认知,力求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师: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的描写让你感动?
生:课文中“老羚羊走出羊群,叫唤年轻羚羊”的描写令我感动。
出示有关语句。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老羚羊叫了一声,年轻羚羊应和着,我能感受出的他们默契。
师:看样子你听懂了他们的对话,说给大家听听?
生:老羚羊说:“我先跳,你跟着我跳,准备好了吗?”年轻羚羊说:“准备好了”
师: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生:老羚羊说:“孩子,跳过去,你们就会有好日子了。”一只年轻羚羊点了点头。
生:老羚羊对年轻羚羊说:“孩子,跳得时候可不要慌张呀。”
……
三、关注生命的价值,倡导多元的解读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过:“不能只承认作品的历史性,而否认读者的历史性。”是呀,这是一个多么朴实的声音,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可能完全再现,文本创作时的背景也不可能完全恢复,这就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有着先天的障碍——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所以,解读文本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个体的视角,去感受文本,去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吕老师进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的教学,没有过多的解释和分析,而是有序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触摸、去感知,进而感受人物的伟大。
师:司马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忘我的工作,目的前什么?
生:要用事实证明,自己虽然“入狱受了刑”,但决不改变写《史记》的决心!
生:他要用行动洗刷自己所遭受的奇耻大辱!
生:他心里可能在想:我是一个对社会、对百姓有用的人,我就应该贡献自己的精力,甚至是生命!
……
吕老师从插图入手,渐次深入,诱导学生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与人物的“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基于“生命”的视角进行语文教学】相关文章:
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视角11-15
简述基于文化视角下的国学热透视03-30
基于哲学视角的自然资源价值分析03-29
基于绿色视角的大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03-28
基于调度员视角的高铁调度管理效率研究11-18
基于新媒体视角下体育企业营销的探究论文02-21
论述在小学科学教学课中进行生命教育渗透12-05
跨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策略12-02
将英语文化教学进行到底12-0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