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预设与生成问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课堂教学中期待生成,渴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但绝不必刻意追寻。在新课程背景下,“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只有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灵活预设,才能使生成更加精彩,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完美。一、精心课前预设,导航课堂生成
数学教学活动是复杂多变的,需要教师课前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那么,如何精心预设,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
1.潜心钻研教材,适当重组内容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我觉得就数学学科的一节课来说必须深入钻研、提前预设。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要注重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
2.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只有多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做到预设的准确、恰当。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如果直接用线段的基本性质来证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学生接受知识可谓轻而易举。然而,如何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实现新课程中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呢?我是这样设计的:给你3根小木棒,你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都反应:能!教师出示了三根小木棒,其中两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学生反复拼接,怎么也拼不成一个三角形。于是思维产生碰撞:怎样的三根小木棒才能拼成三角形呢?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了。由于课前教师已经做了充分的预设,所以课堂教学才异彩纷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动态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即使我们教师预设再充分,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并且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呢? 1.善待意外,为生成扎根。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得如何精彩,重要的是能适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一种“不和谐”,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一系列表现作出及时的反应,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与众不同的声音、错误的认知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使其成为宝贵的学习资源。
2.化解尴尬,为生成添彩。
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或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现有的数学现实,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如其来的尴尬问题,教师没有逃避,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同时及时地点拔化解,这样既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又适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课堂教学也因此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精心预设,但我们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应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带着我们的课堂自由飞翔。
【浅谈初中数学预设与生成问题】相关文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12-04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11-30
浅谈高等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12-06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03-25
浅谈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新模式12-11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03-29
浅谈问题设计论文02-24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11-1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