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
论文摘要:微博渗透着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微博的特点,探讨了科学应对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即转变观念,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勇于接受批评;加强沟通对话,推行实名制;既秉承“学生路线”,又加强意见领袖的管理。
论文关键词:微博;意识形态;谣言;思想政治教育
在2011年12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表示,目前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3亿人。以微博为代表的民意表达,对整个社会乃至政治生活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011年发生的几个大事件几乎都与微博有着紧密的关联。难怪有人说:一张照片、三言两语、几秒之间,我们就可以围观中国。微博时代的到来,悄悄改变着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微博给学校搭建了一个快捷、方便、零成本的宣传平台,能较好地体现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性、交互性。微博可以用来搜集大学生热门的舆情信息,可以借助微博连接学生的闲暇生活,可以基于微博构筑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平台,通过微博关怀学生的心灵世界。
一、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一)增加学生思政引导的难度
众所周知,微博有140个字的表达限制,这决定了微博表达的碎片化。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目的在于表达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理性地陈述事实。在这种碎片化、情绪化信息主导的环境中,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对事物全面、客观、理性、深入的判断。微博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主要上网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大学生对其产生过度的依赖和迷恋,成为所谓的“微博控”。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生活和学习随意性大。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利益问题都集中呈现在微博这个“拟态社会”中。于是在微博上利用谣言攻击别人、侵犯个人隐私、宣泄情绪乃至谋取利益的行为就变得比较普遍。甚至国外一些反华势力也借助微博开展反华活动。比如2011年2月“美国之音”宣布停止对华广播,将这部分人员、资金等资源都投入到以微博和社交网络为“主阵地”的对华网络新媒体传播攻势中。
(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微博”的便捷、实时在线、即时互动等特点助长了一种快速消费、快速遗忘,速生速死的快餐式文化。大学生越来越讲究生活效率,也越来越缺乏耐心,尤其缺乏对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的耐心。这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很大冲击,如学生越来越没有耐心参加重大会议、听学术报告和讲座等;面对面的师生个别谈话方式也会受到学生的无声反抗,使教育者无言以对。部分偏好形式主义的教育者组织的活动在大学生中没有市场。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教师的权威在逐渐消解,师道尊严也逐渐失落。
(三)“微博时代”也是“谣言时代”
微博上人人都能“发布新闻”,微博属于低成本的传播形态,造谣成本几乎为零。目前微博实名认证尚未普遍推行,匿名且不负责任的“微传播”,给各种错误思想的扩散创造了机会。这使得微博成为谣言的温床和源头,微博上谣言层出不穷。如“东华大学食堂风扇削死学生事件”、“金庸去世事件”等等。有些大学生在明知是谣言的情况下还保持沉默,甚至乐此不彼地去转发传谣。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它涉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自身辨别力等问题。
二、微博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而不漠视微博
1、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微博不仅是微博,也存在意识形态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无所不在,一条微博、一个小游戏、一篇跟帖、一张图片,都可能暗含意识形态。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我们国家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全无概念,所以迫切需要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建设。
2、理性看待“微言微语”。有种说法:“一上微博,感觉天都快要塌了;下了微博,感觉身边一切都还行。”微博给人们一种现实的错觉,那么对于微博高校应持怎样的立场呢?简单地说,应该正视和重视,而不是忽视和漠视。大学生是微博用户的主体之一,他们表达能力较强,对就业、学业、情感以及社会上的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十分关注,90后的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要找个地方随时发发牢骚、做做愤青也很正常。这使得微博上集中出现了很多对社会以及高校的批评意见。其实这些批评绝大多数都出自好意,目的是希望引起重视,尽快解决问题,所以不能把这些批评全部看成消极、负面的东西。
3、敢于接受学生批评。在面对与微博有关的问题,在面对微博上的批评时,学校应该有底气,有自信,要信任学生。有错误就诚恳道歉,是误会就耐心解释,敢于接受批评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4、学会与大学生沟通和对话。要管理和引导好校园微博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思政工作者能否与学生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从而达成共识。因为在新媒体时代,微博这一“自媒体”便利地实现着大学生的表达权和监督权,学校和教师不再是唯一、权威的信息发布者和批判者。凡是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政策与制度出台前,应广泛地征求学生意见,甚至经历“讨价还价”的过程。在“自媒体”时代,校园管理者将很难做到一锤定音、异口同声,这是微博等新媒体带来的校园治理新课题。
(二)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应对校园微博
1、夯实微博平台建设,推行微博实名制。首先,要开通学校官方微博和教师的个人微博,增加宣传平台。并且要及时更新发布校园信息,不能让微博成为“僵尸”,几个月不更新或只有“三分钟热度”。要学习借鉴南京市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经验,明确规定对于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发性事件在事发一小时内或获取信息的一小时内进行微博发布。其次,与网站及运营商协商,推行大学生微博实名制。即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学生真实身份信息,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即“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2、加强微博应对素养培训。对校园官方微博维护人员进行网络语言、搜索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培训,对思政教师应要求其在学校的培训和与同事的交流学习中学会与大学生对话和进行引导教育。此外,教师个人微博也要注意保护自身隐私,以免被网络“数据挖掘”而监控和被“人肉搜索”而受到伤害。
3、官方微博不能缺“魂”。缺“魂”指的是只简单发布一些学生工作通知等信息,粘贴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新闻。在微博上,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更平等、更近距离的朋友关系。这就决定了校园微博想要取得好效果,就要转变观念。不能高高在上,而要学会与学生打成一片,在与学生的频繁互动中形成顺畅沟通,并在线下解决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
4、学会对话和交流互动。教师在用微博等新媒体时代进行思想教育时,不是说把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体的东西放到网上就完了,而是要学会生动地讲故事,学会互动,真正抓住大学生的心。比如《士兵突击》等电视剧,其中并没有直接或机械地宣传意识形态,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在抓住观众的同时也让他们接受了主流价值观。另外,我们更要下功夫尽快解决那些紧迫的现实问题,比如课程设置、食堂伙食质量等。只有学生的利益得到保障了,安心学习了,我们的意识形态才真正具有说服力。
5、以“学生路线”进微博。学会个性化、人性化的表达,学会与大学生通过微言微语沟通。教师在用微博与学生互动时,不能沿用传统的“宣传思维”,缺乏互动性;不能对学生诉求敷衍了事,或者干脆直接关闭评论和私信功能(开通私信相当于敞开了校长信箱);不能言辞不当,出现“雷语”、“悍语”和“官话套话”。
6、加强意见领袖建设。学校应拟定一份包括校园舆情意见领袖和活跃微博用户在内的关注名单,在重大、突发校园事件发生时通过取得意见领袖的支持来建立舆论“防火墙”和“泄洪渠”。要教育和引导容易做冲动表达的大学生微博用户,做到不为吸引眼球而乱发或随便转发信息;做到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提高警惕性与判断力,避免自己成为谣言及错误言论的传播者;做到有“辟谣有责”的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使谣言止于真相。
根据专家分析,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和2013年。所以,在校园微博日渐流行的环境下,我们期待一批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善用微博的教师,在加强校园微博治理,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携手前行。
上一页 [1] [2]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相关文章:
运用微博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8-19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论文04-14
微博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05-01
谈谈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05-2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06-13
试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一点思考08-07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06-14
试析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08-22
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08-19
试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