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的策略

时间:2022-11-18 01:25:4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 要:随着当前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的理念、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形成。因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对以往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形成由“理念课程+应用理论课程+学科课程+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教师教育通行的是理论课程(含通识类、学科专业类和教育类)占据主导地位、并辅之于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见习)的课程体系。虽然有针对课程结构、人才培养过程、教育实习的种种改革举措,但并未带来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质变革。处理好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矛盾,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建构的基本出发点。
   教师教育课程架构,旨在探索一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样本。其主要内容是,理论课程突出新课程理念的传导,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应用理论课程,同时更加强调师范生的实践体验和实习,形成“理念课程+应用理论课程+学科课程+技能训练+教育实习”的课程体系。
   这种体系与一般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区别有三:一是增强课程的目标指向,将理念(原理)类课程、应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明显区别开来,并有机衔接。二是强化实践类课程,将实践类课程分为若干类别,科学地分布在全学程各学段,在不同阶段对师范生的从教技能(包含教研能力)进行交替训练。三是对学科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基本原则是突出前沿知识,增强与基础教育相关课程的关联性,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求。
   一、教育理论课程的设计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求把教学过程扩展到课堂之外,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对学生构成较为广泛的文化影响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的策略


   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方法主要是统合和衔接。即如何将上述设计体系有机地组合成新的课程结构并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同时又体现出与原有课程体系的比较优越性。
   (一)课程组合。即将理论(理念、原理和应用理论)课、实践(虚拟)课、学科(专业)课、综合修养课有机组合,形成新课程系统。理论课主要由心理学为主的教育理论基础课、以教育学为主的理念、原理课和应用教育理论课组成。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对中小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师范生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和教育现象,形成师范生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技巧,具有运用原理分析教学对象和现象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师范生可以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策略等应用理论的学习和演练,而且可以开始到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进行观摩。为了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提升学习内驱力,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要科学结合。这一过程应本着教和学的规律进行精心设计,防止形式化和机械化。

   与此同时,师范生学科(专业)课的学习也在按照基础课、专业课、学科教育学的合理时序展开,师范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启用学科研究实验室,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师范生培养后期(第六或第七学期),可以结合实习基地情况,开展顶岗实习(为期10周左右)。当然,作为准教师,在获取教师资格前,还应有广泛的科学和人文知识修养,以增强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项任务可结合上述主线由学校创设条件开展教学活动或有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完成。
   (二)教学方案的调整。无疑,这种课程架构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大的调整。总的要求应是确立好分阶段、分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理论教学要注意选取教学内容,实践课要对应基本能力。在学时分配上,既要尊重相关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适度体现灵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和主动训练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师适应问题。教师的转变重心应体现于引导能力、调控能力和对新课堂化模式的驾驭能力上。要求教师要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将任务主体由知识传授转移到“教授”加“教练”上来。教师需要做好率先更新课程理念、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好新教学方案等准备。
   四、新课程体系的可行性问题
   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架构,目的在于改革教师培养过程中理论和实际脱节现象,改革学科专业课程与研究型大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趋同的现象,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为教师培养过程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逐步推进,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需要论证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问题,在实施中不存在超现实的障碍。其一,要依照策略进行改革方案的设计,安排好教学环节。其二,需要按照新课程架构,开展教材建设。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按照原理类(如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应用理论类(如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专业类、实验技能类进行教材建设。其三,开发优质实验。要按照师范生培养目标,筛选其中的部分能力或素质的目标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其中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论实验、分科教学实验、班级管理实验、多媒体应用试验[3]等情境式、演练式实验,实验项目要密切贴近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师范生教学的规范性,提高从教技能。其四,加强校内实践条件和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室建设要在原有基础类和原理类实验的基础上,不仅局限于诸如微格教学之类的实验,而是加强实训类、平台类实验室建设,或将普通教室扩展功能,成为具有可模拟中小学教学场景的功能。实验室需要配备资料柜、网络、录播系统、投影、混合式课桌椅、移动讲台以及相应的中小学教具等装备。
   总之,优化教师教育的理论课程结构,强化模拟情境教学和实际演练等举措,是对现有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一个新尝试,是从学者探讨走向实际操作的有益探索。这种课程建构可以根据培养过程需要进行调整,并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可以作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沙显杰,李德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108.
  [2]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3.
  [3]黄甫全.论实验型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三大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2):9.

上一页  [1] [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的策略】相关文章: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学习与发展06-12

论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05-25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策略04-21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论文05-06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操作的问题和策略04-29

教育实践视野下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08-22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探究学习中直觉思维的培养05-13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发展新策略06-11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探究08-30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