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

时间:2024-10-17 16:30:5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学习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

  论文关键词:学习视域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文化 课程管理

  论文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术平等、结构开放、格物致知的文化理念,强调公平的、开放的、探究的学习文化形态。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影响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决定着该课程的推进状态,影响着培养智慧创造型人才的课程功能与价值的实际彰显。课程管理在于明确课程角色分配,强调课程执行时的角色分工和责任管理。从学习论视域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校本化指导学生高层次学习的特征,要求教师依据学生认知经验,提供大量学习工具和信息,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活动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社团活动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6年在其研究报告中归结了三种教育研究类型:一是倾向性研究,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二是因果研究,重在建立因果效应;三是机制研究,需要探寻X因素造成Y因素的机制和过程。在实践中,三类问题是紧密联系的[1]。本文所进行的机制分析,侧重点并不在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个体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而更多关注自然场境中,个体在整个文化境脉中与人之间的互动学习机制,是一种对课堂生态整体关系的研究,一种需要从个体、课堂共同体、情境活动多方面整合人的认知和环境互动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经验型课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学生尝试、经历、思考、总结为学习形态的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课程,强调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强化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方面的基本责任和权力,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办学特色发展的需求。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顺应学生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特色课程。
  
  一、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文化”有许多定义,但是大家一致认为,每个社会个体都在学习他们自己的文化,并将复杂的价值观和行为系统加以内化。布鲁纳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文化是描述、理解课程的一面镜子。他在《教育文化》一书中写道:学校课程和课堂氛围总是受一些明确的计划和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这些价值观和关于社会阶段、性别以及社会权利的考虑之间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是反映文化信念和社会价值观的一面镜子。
  1.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内核。要孤立课程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有意识地坚持某一种特定的哲学理论,保持一种特定的办学理念,课程文化才会凸现。从学习视角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究的课程文化。学校校长对课程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教师在学校课程文化的大背景下,把理念变为课堂教学行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种将探究的课程文化坚持落实的课程执行力。
  国家制定的学校课程标准,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年段有着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约瑟夫把课程取向概括为六种文化:工作和生存训练;承接圣典;发展自我;建构理解;思考民主;正视主导秩序。[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建构理解、发展自我为总的价值取向,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于经验自主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考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让学生的经验在重组过程中,获得兴趣、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综合性、实践性、活动体验性等课程特征以外,还要强化课程民主性的文化特征,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生态环境中,学生处在心理安全、自由畅想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创新和创造发明。大家一致困惑于中国学生知识考试排位世界前列但创造性人才缺失,主要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缺乏一种课程民主的文化。教师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权威,书本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法典。从幼儿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学生是在考试分数的指挥下学习,直接导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损伤。国家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目前,部分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团队活动或者传统的班级主题活动,这是一种误区。虽然两者都是经验性活动课程,但是课程目标、功能、形式却是完全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直觉体验——图像建构——概念抽象”的认知建构过程,并不仅仅是参与和体验,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整合成新的认知结构,其中包含着方法、策略、态度等默会性知识的习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校,学校文化就是办学理念、教育信仰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师生一致性行为。信仰决定理念,理念产生语言,语言变为行为,这是学校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较多学校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文化行为缺失。教育要平等,学校要民主,教学要互动,学生要自觉,教师要终身学习……这些理想单靠学科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学科课程有其特征和具体学习任务,结构性、知识体系性比较强,教师的指导地位就相对突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活动课程,在人际关系方面,师生的参与角色平等,互动交流、主动学习比较学科课程而言有很大的开放空间。纵观中国历史上许多名校,如南开中学,格致中学,西南联大等,没有一所学校不倡导手脑结合、学术民主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不好的学校,绝不可能是一所品牌学校。
  3.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综合实践活动要从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必须依靠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执行。专业教师是实现课程的主体,然而,在课程改革前期,教师思想准备不足和缺乏技术支撑的弊病极为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目标难以真正凸显。而今,新课程改革经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正在逐步进入成型阶段,一定要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落实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对课程文化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唤醒教师课程意识、激活教师课程执行力的能力。教师课程执行力指教师在学习视域下设计、组织、调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课程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研究基于学习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把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开放性、活动型的课堂教学结构。

浅谈学习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


  
  二、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永恒的主题。传统的管理重点放在组织制度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人事考核系统三方面,很少考察学生进行的有效性、高层次的学习行为,直接导致教学和学习效率低,师生学业负担重。在学习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就是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本”,即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高效能的课程管理就要杜绝教育功利主义的泛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本投入,重视隐性长效学习成果的产出,避免产生学生厌学、学习情感缺失的恶果。
  1.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分工与责任管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学校,这种非同寻常的管理性质增强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上的自主性,也提升了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为营造一个办学特色鲜明、有丰富多彩环境文化的品牌特色学校提供了一个发展性平台。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它不是“国家课程”,事实是,落实该课程的本质在于校本化地实施。所谓“校本课程”,则是另一个视野中的课程分类名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是不能划上等号的。

  校长是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校长必须在深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参与或者授权参与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其中包括课程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内容选择和组织实施细则等等,在战略宏观层面为学校的课程发展指明方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选配适合学生认知经验的有效内容和方法,从微观层面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程,要求灵活、开放,便于调控和生成。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年级越高,学生的认知经验越丰富,高层次学习效果和要求也就越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讲究元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习得,要不断深化学生的默会性知识,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学校和教师并不是以考核的方式去督促学生和考查学生。主要是学生对课程计划和课时方案适应性的元评价;课程学习的达成度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或者老师参与的师生共同评议的操作模式,使用“质”的形成评价方式,淡化“量”的等级考核。
  2.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资源管理。从管理学角度看,资源管理主要包含人、财、物、时、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管理重点是学习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资源的管理。
  学习生态环境又分物质环境和精神、心理环境,它跟课程文化紧密相连。有的学者也把学习生态环境管理表述为课程文化管理,这是不同视野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关于学习生态环境在“课程文化解读”部分讲得比较多,这里不再重复。
  学生学习资源包括室场、图书、网络、实验器材、学习工具、成人指导、实践基地、学习实践等等。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因此,许多学者把学生也视作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使用和优化现有的资源,二是开发和利用隐性的学习资源。例如学习时间,到底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综合实践能否与其他学科学习时间相叠加?……许多课题不是靠统一的行政命令或硬性的制度规定所能解决的,这要靠教师的协调技巧。资源管理必须做到:为所有学生提供必要的、公平的学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需求,做到利用和开发并举,讲究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资源衰竭的周期。学校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组织一些学材。学材并不等于教材,教材一般指学科类教科书,学材一般指操作手册、工具使用说明、学习单、视频资料等等。组织学材,例如提供网址、实习场地、劳动安全说明等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专业跨度大,综合技术性强,在知识、技能跨领域的复杂条件下,建议学校建立教师合作团队,或者制定教辅人员制度,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建设。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流性学习方式,跟“听中学”的传授性学习方式相比较,有耗时多,效果慢的弊病。在工业社会效率至上的理念下,研究性学习不是主流方式。客观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靠课内的几个教时,是不能完成课程目标的,因此,社团活动就是主要的渠道。目前,很多学校把社团活动等同于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是以前传统的第二课堂,实际上这是穿新鞋走老路。社团活动并不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社团也不是兴趣小组。社团是一种自组织,是一种学生自治性的学习共同体。参加社团必须是自愿的,组织领导是民主海选的,教师和学生的所有人际和事际关系都是平等的。所有社团的组织机构、章程和管理并不是学校制度,而是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由学生自我完善的。课题的选择、时间的安排以及方法的选配完全由社团民主决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当然,小学生自治能力弱,教师的引导要多一点,中学要注意把握道德标准和政治方向。社团活动的校本化是衡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推进,课程理念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从理念转化为操作性行为,尚需一个过程。从学习论视域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能帮助我们感悟到新课程的真谛,同时,也为“十二五”阶段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寻找到一条“文化塑校”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南昌.学习视域中的设计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4.
  [2][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课程文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5.

上一页  [1] [2] 

【浅谈学习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和课程管理】相关文章:

浅谈《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12-08

浅谈基于视传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论文12-05

实施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策略11-21

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03-28

浅谈高职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12-12

浅谈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11-18

浅谈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文化建设11-13

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12-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和谐教育环境下的行走的教育论文01-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