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电影是某种社会意识的表达,用正确的思想给予社会一级级影响和有力推动,把电影与意识联系起来,研究中国的电影社会是许多艺术家孜孜追求的理想。本文从中国电影社会的文化意境对电影社会认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电影;认知;意境;文化
在伴随电影诞生而出现的电影文字中,有关电影理论的著述和言论,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和文化意蕴,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人们对电影理论的解释与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有的提出电影理论是研究电影功能与潜力的科学,有的认为它是涉及电影总体思考的话语;有的依据一定的哲学命题对电影尽心干涉问并验证;有的通过详尽的特质分析来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有的潜心于论证,思辨充满理性光芒;有的致力于经验,总结具有感性特征。人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不同语言探讨和研究电影,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表述和理论形态。
一、中国电影的意境认知
意境被视为中国古代文艺的至高境界和评论作品的最高准则。从中国的电影发展来看,意境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地发展和形成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诗论中作了一个相当精彩的概括。他把意境的这种意义的创构和拓展构成描绘为:有行发未形,无形君有形。在这个概括中,包含着三个层次:有形、未形、无形。这样一来,意境说与中国传统的叙事观念的联系就更明显了。意境也就可以理解为虚与实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瞬间与永恒的统一。
1.中国电影的画面意境
人物画和山水画都可以达到“气韵生动”,但前者主要是表现画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的精神;而后者,则主要是传达画家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二者虽然在“气韵生动”的旗帜下达到了统一,但是它们各自侧重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在中国电影中也基本如此。例如,我们在情节性强的,或者外部动作性强的影片中,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命运,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半是“贴”到上面,或者塞进去的,而人物较少说话的镜头,观众则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作者思想和感情,如影片《黄土地》《裸岛》等等。
从“意境”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黄土地》,我们认为它的作者首先是对生养自己的这方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它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爱国主义,也不仅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含着血和泪的倾诉。
2.中国电影的声音意境
电影作品的音乐有两种,一种是有源音乐,一种是无声源音乐。但是,无论是有源音乐还是无声源音乐,在电影作品意境的创造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总之,在特定叙事进程中出现的音乐,与特定画面配合的音乐,在创造影片意境中的作用是及其微妙的,比如说,音乐也是一种声音,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声音(包括音乐)的画面是有意境的。但是,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声音,特别是没有音乐,那么,影片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就是死寂的。
例如:在影片《黄土地》中,正在灶台边上拉风箱的翠巧听到顾青讲述的黄河南边的女子可以自己找对象的话时,翠巧一声不吭,但是,手拉风箱的声音却变得越来越快了,这种声音节奏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顾青的话在翠巧心中引起的一阵激荡。另外,在《推手》中,声音在营造意境、表现中国父亲与美国儿媳妇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相当微妙的作用。声音由于儿媳妇是一个作家而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表意因素。
二、中国电影的文化认知
电影是一种国际性特别强的现代文艺表现形式,任何国家民族电影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从国外其它民族的电影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并使之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创新,中国电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电影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它所反映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而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要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是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从电影创作的取材来看,中国传统戏曲、古典文学作品等,均成为早期电影创作重要的题材来源。且不说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就和中国传统京剧相联姻,仅从古代文学名著的改编来看,就持续不断。从20年代始,就相继把我国一些古典文学名著搬上银幕。其次,从电影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来看,不少电影创作者或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小说的艺术技巧,或因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总是在影片拍摄中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证明,对于电影这一极具国际性品格的文艺样式来说,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其对外交流的渠道,注重多方借鉴,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则要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吮乳汁,注重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探求,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更快地发展,从而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文化还包括电影史、电影批评、电影创作生产以及相关的其它社会文化。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同时,它又不断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
三、结束语
电影的秘诀之一,就是电影艺术家如何别出心裁地把玩时间和空间;也可以说,正是时间、空间的千变万化,使得电影多姿多彩,把人生的绚丽印到自己的胶片上,吸引着世界上亿万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观众。
我们常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是因为音乐如同流水一般在我们的心际流淌过去,不留痕迹;我们说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那是因为它停留在那里,可以让我们细细端详。其实,所谓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都不过是相对而言,绘画在时间的流程中使我们得以欣赏;音乐的曲调和旋律作为一块看不见的空间整体存留在听者的心中。电影,同样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耿大乐,杨君顺,朱虹.贺岁电影中的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融合与剖析[J].电影评价 2009,(5)
[2]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9
[3]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
【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中国电影社会认知的思考与研究】相关文章:
行为金融学的认知与思考03-18
学生心理教育思考与研究12-12
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与研究11-17
认知数学元差异的相关研究及启示12-09
公司清算问题思考研究03-29
关于市值管理创新的思考与研究11-17
议对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思考11-17
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思考与研究01-16
浅谈对网络社会道德的几点思考12-0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