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独立学院专业建设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功利追求必须以理性、适度为前提,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本校专业与举办高校专业、专业口径与专项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建设;功利主义;理性;适度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谋求学校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核心工程,对于新生的独立学院来说,更是决定其能否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刚刚度过滥觞期的独立学院,几乎不约而同地将工作重点由扩大办学规模转移到加强专业建设上。与此同时,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关注焦点也逐渐集中到了专业建设上,人们对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功利主义倾向的批评之声更是此起彼伏。独立学院在办学初期,为了追求办学效益,在专业建设上确实存在着短期功利行为,并引发出下述问题:其一,专业布局缺乏长远规划和充分论证,热衷于设置投入少易招生的热门短线专业,或办学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致使专业结构失衡。其二,为减少专业建设投入,降低办学成本,照搬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成为举办高校在办学规模上的延伸,缺乏适应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的专业体系与专业特色。其三,为追求初次就业率而迁就职业市场,专业口径设置过窄,将本科教育职教化。概而言之,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它不仅招致了社会的广泛批评,也严重影响着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层次需求,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类型的高等院校,虽然由公办普通高校举办,且与举办高校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但它“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6号令),民间资本的参与和按成本收费的运行机制,使其在办学行为上不可避免地要以成本考量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因而,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必然会带有功利色彩,无论是行政干预还是社会批评,都无法改变它的必然性。所以,我们不必要也无法苛求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放弃功利追求,但其功利追求必须以理性、适度为前提,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才能确保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规范和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就从专业设置的角度规定了独立学院应以培养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行业和产业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灵活设置专业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仅根据当下人才市场的显在需求来设置专业,过分追逐“热门”则有可能出现由于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一个培养周期之后,“热门”变“冷门”,人才大量滞销的现象。同时,即便人才市场的需求量不变,如果所有的独立学院都追逐“热门”,势必导致“热门”专业爆满,专业设置出现结构性失衡,为学生就业留下隐患。何况,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行越复杂,职业更替也就越频繁,当前的某些“热门”专业,在一段时期后可能变成“冷门”。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立足现实,更要面向未来,深谋远虑、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专业结构,切勿为了眼前利益,一味追逐“热门”,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此外,从长远利益考虑,独立学院还应加强基础性专业的建设,为应用性专业和新兴专业提供学科、专业依托,以巩固独立学院的办学基础,培养专业扩展能力。
二、本校专业与举办高校专业之间的关系
独立学院依托举办高校办学,并可共享举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举办高校有着血脉相连的特殊关系。因此,在办学之初,许多独立学院直接移植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照搬举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移植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共享举办高校的教学资源,的确节省了专业建设投入,降低了办学成本,同时使教学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校朝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高歌猛进,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数量骤减,本科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的背景下,为弥补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的不足而生成的。照搬具有精英教育情结、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举办高校的专业体系和培养方案,也就违背了国家设置独立学院的初衷,将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不得不在人才市场上与“一本”、“二本”学生进行不对等的同台竞争而失去社会竞争力。长此以往,独立学院将失去生存理由和发展空间,最终被淘汰出局。因此,应根据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办学条件、市场需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特色优势专业。
三、专业口径与专项应用能力的关系
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口径过宽,无法突出专项应用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有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独立学院的专业口径不宜设置过宽。然而,专业口径过窄,尽管职业针对性强,学生在对口职业岗位上上手快,初次择业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职业适应面不广,职业迁移能力差,一旦所学专业供过于求或某种职业消失,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同时,由于知识面过窄,创新能力有限,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因此,独立学院切不可为追求初次就业率,过分迁就职业市场,因专业口径过窄而忽视基本理论教育和通识教育,将独立学院类型的本科教育弱化为职业技术教育,陷入本科教育职教化误区。在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充足、技能型人才就业形势良好的背景下,教育成本相对较高、修业年限较长的独立学院,在生源吸引力方面仍明显强于职业技术学院,根本原因在于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遵循本科教育注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承诺,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自我提升和职业迁移提供理论和知识支撑。如果独立学院急功近利,过分迁就职业市场,使专业口径狭窄到类同于职业技术教育,将有违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则,有负于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社会的人才期待目标。长此以往,势必遭遇学生和社会的冷落,生存理由和空间将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从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功利追求必须理性、适度,着眼长远,才能保证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试析独立学院专业建设上的功利主义倾向】相关文章:
试析独立学院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11-16
试析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的探索12-02
试论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研究11-21
浅析独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改革探索11-24
试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策略11-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