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11-18 21:35:2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1 引言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会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增加,致使心身疾病和焦虑问题的出现。
        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是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的警觉、激发斗志,是有利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焦虑最有利于考生水平和能力的发挥,而过高的焦虑或无焦虑则不利于考生能力的正常发挥。所以说,只有不适当的焦虑才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而且,个体对待焦虑情绪应采用积极还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对焦虑有一定的影响[1]。
        目前对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不少,但具体到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甚少,因而,本研究旨在采取针对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实际情况组合问卷,以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和分析大学生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焦虑水平之间的差异以及其对焦虑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并对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进行研究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随机选取廊坊师范学院五个专业(思想政治、心理、数学、化学、体育)三个年级(二、三、四年级)在校生20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系别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其中包括女大学生117名,男大学生77名。
        2.2 研究工具:
        论文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由美国阿隆•贝克(Aaron T. Beck) 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种分析受试者主观焦虑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贝克焦虑量表(BAI)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量表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受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BAI分析方法简单,把自评完成后的量表中21个项目多项分数相加,得到粗分,再通过公式Y=1.19X转换成标准分。本研究中得分Y<30为轻度焦虑,30<Y<45为中度焦虑,Y≥45为显著高度焦虑。
        信度:用BAI对60名焦虑症患者及80名健康人作检查,把检查结果的总分作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BAI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
        效度:对60名焦虑症患者用BAI和SAS焦虑量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28,结果表明BAI与SAS客观评定的总分显著正相关。证明BAI在中国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有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
信度: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
        效度:应用此量表测查了城市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职业的人群846人,样本的积极应对维度M为1.78,SD为0.52;消极应对维度M为1.59,SD为0.66。人群测试表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反映出人群不同应对方式特征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效度[2]。
        2.3 施测程序
        问卷调查的实施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的导语和统一的答卷纸,以宿舍为单位集体发放,统一回收,研究数据的管理、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2.0完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焦虑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对所选取大学生群体样本进行统计,由表1所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焦虑分数集中在30—44.99之间,处于中等焦虑。大学生群体中45分以上的人数较少,说明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占所调查人数的9.2%。 
         
        从上表的T检验可以看出,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焦虑分数偏高,这表明在大学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男女大学生在面临焦虑时都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在采取应对方式上男大学生采用的积极应对上的平均分比女生高;男女大学生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差异不大,没有显著性差异。
        3.3 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检验
        表3     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 ±s) 
         
        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所选取的三个年级被试中,各年级的焦虑分数和积极应对方式采用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大四学生采用的频率较其他两个年级偏高;而大三的学生在面临焦虑时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3.4 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专业差异检验
        根据表4的数据结果,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焦虑分数比其他专业的学生高很多,其次是数学专业的学生。而在采取应对方式上,心理学学生也较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分数比其他专业相对要低。
               表5的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4 讨论与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残酷激烈的人才竞争,尤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收费制的实行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竞争和就业带来的焦虑,这是我们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3]。因而本文对大学生的焦虑状况及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系统地揭示了大学生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焦虑状况差异和其应对方式的差异,并对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进行了相关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群体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2%。其中61.3%的大学生人群的焦虑分数处在30—44.99之间,属于中度焦虑。19.5%的人群属于轻度焦虑。这与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文化水平的群体有很大关系,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抱负和追求,勇于面对更多的挑战,因此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所以更容易产生焦虑。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焦虑分数偏高,这表明在大学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具有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和职业的压力(许多职业只有男士可以从事而女士不可以)造成男大学生的自身责任压力较大。在采取应对方式上男大学生采用的积极应对上的平均分比女生高,因此在积极应对得分上男女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学生因为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所以在产生焦虑时大多数都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进行自我调节,而较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但是男女大学生由于性格的不同所以在遇到焦虑情绪时男生能更好的宣泄,而女生具有内敛的性格更容易压抑焦虑情绪。
        不同年级在消极应对上有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所选取的三个年级被试中,各年级的焦虑分数和积极应对方式采用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大四和大二学生的焦虑水平一致,都比大三年级高,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取样有很大的关系,调查选取的大二被试较少而且由于各种考试的压力所以焦虑水平和大四一致。在消极应对方式的采用上,大四学生采用的频率较其他两个年级偏高;而大三的学生在面临焦虑时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大四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磨练已经成熟了许多,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考试以及考研的压力,导致他们有时比较偏激,所以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大四学生都较多采用。而大三的学生由于已经更好的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心理成熟度和承受能力比较好。再者大三学生就业的压力还没有来到所以在面临焦虑时心态比较平和,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焦虑分数比其他专业的学生高很多,其次是数学专业的学生。经调查发现心理学专业和数学专业大三学生功课都比较繁忙,但心理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以及就业趋势过分担忧所以比数学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更易产生焦虑情绪。在采取应对方式上,由于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学会更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所以也较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在采取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的分数比其他专业都相对要低。原因可能是其专业竞争没有其他专业激烈或者是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政治素养较高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易产生焦虑情绪,所以采取的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分数较低。
        经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焦虑水平与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见,焦虑水平较高的群体不会使用正确的应对方式的发泄情绪,只会消极对待;从另一方面能说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能降低焦虑水平。而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原因,可能与样本取样有关。
        5 结论及应对策略
        5.1 结论
        综合本研究发现,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 9.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焦虑和积极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焦虑水平上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有显著差异。焦虑水平与消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之间也有显著相关。
        5.2 应对策略
        长期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焦虑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心理现状,因此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具体应对策略如下:
        5.2.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焦虑,提高自己应对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之所以产生焦虑有两个原因:一是焦虑应激源的出现,二是个体认为无法面对或无力应对应激源带来的危害,从这个角度讲个体对焦虑应激因素的认知,以及对其进行充分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同时要指导学生对自己能力进行分析,自我了解,促进学生增强对焦虑应激因素的自信心,从而减少过度焦虑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影响。
        5.2.2使学生掌握应对策略,及时寻找解决方法
        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社会性事件,使自己或多或少产生焦虑情绪,当个体处于焦虑状态时,及时寻求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身心损伤,因此我们要做到: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识评价;消除或回避焦虑应激源;做好心理准备以应付;寻求社会支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应对能力以避免焦虑情绪。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特殊群体,如:大学新生、个性内向者等进行心理辅导训练,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正确充分认识,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在遇到一些事情产生焦虑情绪时能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5.2.3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应对能力
        研究表明,对外界刺激应对能力强者,一般可较少受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而且,增强应对能力,也是应对应激的根本性措施。因为个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压力。从而产生焦虑。有些应对只是个体自身的反应而不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而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后,无论遇到何种情景,学生都可以承受和应付。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特殊群体,如贫困生、多次考试失败者、个性内向者以及新生,进行有针对的心理辅导训练。通过心理辅导,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心,也可以增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遇到一些事情而产生焦虑时能有效应对和处理[3]。
参考文献:
[1] 唐宏,李小波.大学生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 .22.01  101-103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01  238-241
[3] 张建峰,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4.04  90-91

【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相关文章: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关系论文05-03

江苏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论文05-16

高校互惠同伴教学方式的初步研究提纲08-16

多项目资源平衡管理方式研究08-06

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05-07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08-07

三河项目农民工管理方式研究08-06

大学生负面情绪危害及应对论文06-30

论体育社会学调查中“拒答”现象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08-08

论以交流方式培养创新型大学生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