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4-10-14 06:32:2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 要: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将“问题导向”教学应用于网络空间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组织形式,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目的,是一种全新教学方法。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 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 实践与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如何落实中央16号文件“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的要求,落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使命,始终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探索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的科学内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为全校师生配发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互联网账号,每人注册了一个真实姓名、真实照片的真名实姓的网络空间,全面推行网络空间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积极投入到了这场改革,并成功地将“问题导向”法融入其中,探索思政课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
        “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是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组织建设,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商务管理、新闻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大学社区平台,是一个免费的教育平台、学习平台、工作平台、创新平台、休闲娱乐平台。每一个空间居民都可以在空间里收集学习资料、组织教育远程协作、上传课程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发表评论等。
        世界大学城的空间教学平台,具有多媒体综合操作的功能,有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技术支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库、教学问题库等教学体系构成要素的有机构建,形成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操作系统,既可以有效地组织班级课堂教学,也可实现课后师生交流、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活动。教学平台里的空间电子表格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特别是“嵌入式课件”,可以将最权威、最时效的视频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来,使教学更加具有浓厚的情感性和强烈的吸引力。
        “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 PBL),也可译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教学,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采取“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论证问题、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学有所得。目前,“问题导向”教学被国内外高校广泛应用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领域里的教学。
        二、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紧紧抓住了思政课的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遵守的基本原则。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紧紧抓住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抓住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了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实际。
        高校思政课的首要任务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当前大学生最大的思想实际是对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认同;但是,由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及大学生自身的某些特点,在思想深处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学作出了明确部署,当前最重要的是向青年学生讲清“三个必然”、“四个重要是非界限”、“六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
        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领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受到网络的影响最普遍的群体之一,也是各种意识形态重点争夺的对象。网络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与此同时,隐藏在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大网络教学空间建设力度,实施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上空间的目标,还较好地实现了管理上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上空间的目标,使网络教学空间成为正确政治导向的网站。 
        三、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的实施
        实施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的基本框架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构建教学体系,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教学评价。这种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是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由教学问题链库、教学资源链库、教学信息链库三部分构成。
        1、目标驱动、解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框架。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构建“问题导向”教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教学问题链库。构建教学问题链库的基本原则是“目标驱动、解构问题”,即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以教学模块为单元,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中心,精心设置服务于教材中心内容的问题,构建教学内容框架。在问题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三贴近”原则,要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性、难点深入性;要善于以调查研究的结论为切入点,在教材体系的框架下去选择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把教材与学生成长、发展、成才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课程对自身成长发展的意义及作用。在问题有序化上,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材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等三大问题来源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通过问题层次细化、题型分析和逻辑关联,建立问题逻辑体系。要围绕解决问题这个中心,将与问题密切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事件等集合起来,构建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事件库、视频库等教学资源链库,共同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框架。       以思政《基础》课为例,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目标,将教学内容相应地归纳为四大模块,每一模块有明确的目标、着重解决的问题,构建问题资源库链。模块一,“怎样适应大学生活”,包括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针对新生入学伊始,由于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及学习方法的变化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大学新生活;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引导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掌握学习方法,为能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奠定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做一个“有文化”的专业人才。模块二,“怎样培养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绪论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主要针对学生存在重学业专业发展轻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想实际,帮助学生明确个人与集体、民族、国家的关系,引导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充分把握住当前的学习机会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将来实现人生价值夯实基础,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模块三,“怎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包括第四章“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和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主要针对当前社会中一些负面现象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努力培养职业道德,勇于践行家庭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模块四,“怎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包括第五章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六章第一节“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和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主要针对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欠缺的现状,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成长为一个“有纪律、有法律”素养的人才。
        2、问题导向、重构学习,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
        问题驱动、重构学习,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懂得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和抉择;让学生理解思政课与专业知识课的有机联系,与自己人生成长、成材的关系。
        要紧紧围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以解决问题、解疑释惑为目标,悉心组织网络空间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事件库、视频库等教学资源链库的概念、原理等来解答这些问题和难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群组为组织形式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应用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因果分析、特性分析、规律分析、纵横分析、结构分析、归类分析、列表分析、时空分析多方面、全方位分析课堂教学问题。
        3、能力为本、重视参与,构建知行合一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其核心职能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考核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并最终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考核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成败以及教学效果。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锻造灵魂的课程。因此,思政课考核不仅仅在于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更主要的是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行合一的情况。
        在网络“问题导向”教学考核中,我们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核:期末考核40%,课堂参与10%,学习讨论10%,作业10%,考勤20%,日常表现10%。期末考核、课堂参与、学习讨论和作业四项内容都是在网络空间里进行。为突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考核,我们设置了课堂参与、学习讨论和作业三个方面的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为突出对学生的知行合一考核,我们把思政课成绩与学生日常表现结合起来,由辅导员依据每个学生思想、学习、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评分,对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入党入团等给予鼓励加分。
参考文献
1、李树香 问题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王小丽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法新探——PBL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3、杨大光 PBL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4、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问题导向”教学实践与探索】相关文章:

思政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实践11-14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思考03-27

关于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02-21

关于现代后现代教育观的和合与高校思政课教学01-16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成就感探讨论文02-15

试论高校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功能01-15

关于思政课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8

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教学模式的构建12-03

关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01-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