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刍议

时间:2024-08-03 08:00:3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刍议


  论文摘要: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优化宏观环境和优化微观环境相结合;完善他律机制与完善自律机制相结合;提高教育者素质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微博,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融合催生的一种结合即时消息和博客特点发布信息的系统,结构上具有参与性与互动性交融、节点化与网状化交融、低燃点与多热点交融的特点。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传播工具,以其传播速度的即时共享性、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和传播方式的广泛参与性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据调查,“大学生群体中有78.6的大学生表示已经开通了微博,还有13.8%表示有近期开通微博的打算。在微博的使用频率方面,坚持每天都关注和浏览微博的学生占68.2%,2-3天浏览一次的占19.8%”\[1\]微博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应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呢?这里首先有个方法论问题,笔者认为,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少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优化宏观环境和优化微观环境相结合

  宏观环境是指微博系统以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社会环境,是指所有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家庭环境是指大学生所属家庭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包括家庭结构、教育理念、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所在高校中对其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人际环境的总和。微观环境是指大学生微薄交往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与信息传播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信息的几何级扩散性及用户的社会化网络特性和信息内容的碎片性和丰富多彩性等特点。它既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和智力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及情感发展的需要,因而深受大学生青睐。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通过PC、手机、IM等各种终端发布信息,发表言论,抒发感情,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以不同的方式与他人实现实时交流和即时共享,同时体会到分享信息的乐趣。
  微博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而微博舆论则是其主体。一般来说,微博舆论在内容上往往呈现正负两种发展态势。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言,所谓正态势,就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在微博舆论占据支配地位,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所谓负态势,就是主流价值观受到抑制,不良信息泛滥,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观念滋长蔓延,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以及政治信仰的淡化和危机,阻碍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了使微博舆论朝着正态势的方向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微博舆论的优化和良好微博氛围的营造。一是要突破原有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模式,站在维护国家虚拟空间安全的高度重视微博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功能,树立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以微博为工作平台和工作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将微博与各种网络工具结合,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优势,借鉴利用各种为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

  二、完善他律机制与完善自律机制相结合

  他律机制能为大学生的微博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范围,帮助大学生逐步提高微博所传递信息的辨别能,增强抵抗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腐蚀的能力,为他们走向自律奠定基础。微博网络空间上往往充斥着各种主题、各种门类的信息,简短而又零乱。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心智还不是特别成熟,这就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还处于相对较弱的水平,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不能做到批判地吸收。同时,社会对微博同步监管机制的相对缺失容易让腐化堕落、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内容充斥其间,导致大学生在认知、判断上出现多元异化的迷惘,引发他们的认知偏差。完善他律机制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和健全微博管理制度,借助管理制度弘扬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抑制消极、不良的观点和做法。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对微博使用者的法制教育,用法律规范微博使用者的微博行为,帮助微博使用者树立网络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规则。对于微博的管理,中国目前还是主要参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显然已难以适应微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微博道德建设,建立微博道德规范体系,用道德规范体系范导微博使用者的微博活动,帮助微博使用者树立微博道德意识,确保微博使用者的微博活动在微博道德所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从学校层面来说,各高校都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局域网和校园网的管理,根据微博传播的特点,提高网络监控的频率,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提供者的管理,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毒信息的蔓延,全力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微博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微博使用者管理方面实施有限责任实名制度,对发布性质恶劣的不良言论和不真实信息的个人行为予以适当制裁,确保所有违反微博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和相应的惩罚。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刍议


  在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完善他律机制外,完善自律机制也很关键和重要。因为“任何外在的社会他律,只有通过道德主体的自律,才能最终内化在其心中,成为其自觉自主的行为”\[2\]。完善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律机制,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加强学习,掌握和领悟与微博有关的法律知识、道德规范及其他规章制度,并以此指导自己在微博环境的言论和行为。二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时常反省自我,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并努力将自己的不足、缺点和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努力做到“慎独”。中国宋明时期的思想家朱熹曾指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致离道之远也。”\[3\]这就是说,所谓“慎独”,就是要从“微”处着手,从“隐”处下功夫,即使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按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行事。只有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真正谈得上道德自律;如果做不到“慎独”,则所谓道德自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提高教育者素质和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相结合

  微博的出现和流行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除了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需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其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施加影响反映的过程,还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不仅对自身的实施工作发生影响,而且对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发生影响,也因此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发生影响。按照“偶像效应”和“自己效应”原理,一旦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所崇敬所信赖的人或当作自己人,就会遵从教育者和认同教育者的意见,接受教育者的观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二,具备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融入到微博环境中,利用微博开展工作,教育者不仅要掌握微博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微博技巧,而且还善于根据微博环境特性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使用微博语言与青年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学生润物细无声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还要善于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采取各种为青年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青年大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和提高他们抵制不良观念腐蚀的能力。
  微博具有“自媒体”的特征。这种“自媒体”的特征使得微博视野下的校园网络舆情难以监控,因此搞好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努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微博时代的大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努力提高媒介素质。这种素质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使用微博进行沟通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被不真实的信息和虚假的炒作所迷惑的媒介价值判断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自觉遵守微博法律和道德、履行作为微博使用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上一页  [1] [2]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刍议】相关文章: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11-17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评价11-23

试析互联网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12-02

试析单元整体教学刍议12-05

运用微博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03-03

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产学合作教育的互动性研究12-01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11-18

试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一点思考02-23

试析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12-0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