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当代启示
论文摘要:心理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通过运用心理和谐的概念分析了孔子的心理和谐观,围绕“仁”的理念探讨了个体获得心理和谐的内外部条件,并阐述了孔子培育和谐心理的方法及其对当代风险社会中人们的重要启示。
论文关键词:孔子;心理和谐观;仁;启示
一、心理和谐的概念与理论逻辑
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心理和谐的理念。什么是心理和谐?笔者认为,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良好状态,是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和谐心理是一种理想的心理类型,也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和谐状态。心理和谐状态的外在表现为:热爱社会生活,热爱他人,欲望适度,宽容大度,没有大的情绪波动,与人善处,以礼待人,以德服人。
孔氏心理和谐观是在“仁”的理念框架下展开的。孔子所谓的“仁”有“爱人”“克己”“复礼”等层面的含义。《论语》云:“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攀迟问仁,子曰:爱人。”,“仁”既要“爱人”亦即爱众;又要“克己”,还要“复礼”。它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个体实现心理和谐状态的最高指导思想。有学者认为,孔子的“仁”是由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四个层面构成的思想体系,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理性”。这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一)与血缘相对应的家庭美德,如孝悌;(二)与普世价值对应的社会公德,如爱人;(三)与个体相关的品德,如完全的人格。孔子强调仁与礼的内在同一性,即实现心理和谐,要求指导思想和实践手段的统一。实际上,孔子的心理和谐思想主要表现为“和”,即和谐;它是孔子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治国处事待人,均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事务时,孔子强调“和而不同”,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通过互济互补,达到和谐。因而,孔子的心理和谐的状态可以归纳为:善待自然,待物以礼;热爱社会,以礼相教;善与人处,以礼相待。从《论语》一书看,“仁”以“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为指导,并成为当时处理社会问题、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模式。
此外,孔子“中庸”思想承认事物对立的两端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对立的两端应持“和而不同”的态度。这一思想不仅是儒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和处事原则,还渗入到一般人的社会心理之中。孔子强调在处理万事万物时,都要坚持“中庸”之道,才能达到和谐、有序。这主要表现为孔子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即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者追求超世的拯救,以实现自我心理和谐以及社会和谐。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生活在自然、社会之中,是和谐运动过程中关键环节,因而人的心理状态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孔子看来,要达到心理和谐状态,就要遵循“仁”的规律。
现代心理学把环境压力作为影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这里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内部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环境因素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因素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始终是心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这一点与孔子的心理和谐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以“仁”出发点,从社会、人文、个体三个角度提出了达到心理和谐的条件与途径。
二、培育和谐心理的条件与途径
社会应为个体的心理和谐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孔子深刻地洞察到:个体的心理状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战争、社会不平等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谐的关键因素。应病予药,孔子提出一系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避免战争与动乱。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深有感触:“不患贫而患不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安全需要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当一个人饥肠辘辘,或为自己的安全感到恐惧时,他是不会追求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战争时期,老百姓的生活陷于困境,生命的安全受到威胁,也就无从奢谈心理和谐。孔子认为,懂得“仁”的统治者,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易发动战争。国家的和平与安宁是个体心理和谐的基础。
(二)实施德治。孔子反对“政”“刑”,主张维护“礼”的社会秩序,强调实施“仁”治。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告诫统治者,应该效法“仁”,实施德治。统治者应该效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道理。统治者的“苛政”“严刑”是造成饥荒、难于治理及百姓不重视自己生命等社会问题的根源。孔子还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百姓知仁德,安居乐俗,是理想的状态。安然自乐,和合而乐,是心理学上一种良好的情绪和心境。情绪是人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一生命个体感觉充实、安宁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标准。统治者的“仁政”是老百姓安居乐业、保持心理和谐的前提。
(三)平等公正。孔子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认为社会动乱,民不安生,其根源在于不平等、不公正。人类社会应该效法自然,有教无类,共生共济,防止贫富悬殊,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合理公正。社会平等公正,社会成员的心理就会得到平衡,在社会群体中产生归属感,也容易获得心理平衡和满足。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了公平理论,他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社会分配要公正合理,否则人的积极性就要受到损伤。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有效地验证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公正思想。
(四)人道主义。孔子认为,个体与个体、国家与国家之间能长存立足,关键在于人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旨在说明个体行为要符合人道,社会行为也要坚持人道,国家行为更要实施人道;否则,社会成员、国家代理人就会仁义不施,矛盾重重,国家正常交往,个人正常成长,以及社会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就没有保障。
和谐的人文环境,有秩序、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仅仅为个体生命的心理和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心理和谐最终还要落实在个体生命的践履上。因此,孔子侧重阐述了培育心理和谐的基本途径。
1、重情感,轻名利。孔子认为人际关系能维持长久关键在于双方之间的情感而不是彼此相互利用的价值。他非常重视血缘关系,亲情能够培育家的归属感,将血缘关系推及社会成员,天下皆为兄弟,社会关系就像家庭关系一样和谐。正如“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无论是“亲”还是“仁”,都可以归结为情感,或者用孔子的话来概括就是“礼”。孔子倡导社会成员重视“礼”而非名利,家庭应重视孝悌,社会应倡导仁爱,个人要重视内在修养,以促使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个人品德等好风尚的形成。家庭应忠于亲情,长幼有序,尊老爱幼;朋友应忠于信,亲似兄弟,而非利益;社会也应该重视情感,并非名利。淡薄名利,重感情,有助于培育人的归属感,有助于培养人豁达的心理素质,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2、知足不争,量力而为。孔子认为,贪欲会使人的心态失去和谐,迷失前进方向。孔子认为,人要知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认为,知足长乐,是一种好的心态。正如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足而不争,安贫乐道,也是一种好的心境。孔子认为,人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人做事应该量力而行,采用正确的手段达到目标。正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知足是一种心理满足的状态,对事物的心理期望过高,欲望得不到满足,心理容易失衡。
3、时刻反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反省言行,不断学习,有助于培养积极情绪和调节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和谐。孔子其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通过反省,可以知道得失优劣,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使心理达到平衡。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可以学习获得知识,调节心理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的认知,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人通过以上修养方法达到心境平和,与社会融合,与自然和睦,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心情愉悦。为此,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的处世原则。一是,知人爱人。孔子认为人不仅要认识自我,还要理解他人。孔子认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他人的人可以理解别人,待人友善。孔子倡导仁爱精神,爱人如爱自己,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往往更为看重自我,而忽视他人。心理学家詹霍达指出:“一个人如果对其他人没有什么爱的良心,要获得发展是难以置信的。”二是,谦卑诚信。情绪心理学家表明,傲慢的人经常对他人采取轻视的态度,傲慢的情绪和态度,无法满足他人对自身的期望和需要,因而在群体中很难被认同。谦虚的品质被心理学家归为人缘型的个性特征,而自命不凡则属于嫌弃型的性格特征。待人真诚,真心的朋友就会越多,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取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人人渴望社会、他人的认可。孔子的两条原则使他人的这些心理需要达到满足,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参照。孔子的心理和谐思想,来自对当时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批判,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关注,对生活在激烈竞争社会中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三、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启示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
孔子深刻地洞察到:个体的心理和谐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社会应该为个体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孔子呼吁“仁者爱人”及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被历史上的统治者借鉴和吸收,曾一度带来社会的繁荣。当今社会两级分化日趋严重,贫富日益悬殊。孔子的公平公正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才会有根本的保证。
(二)珍惜生命,提高心理素质
近年来,许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家庭不稳定,自杀率不断上升,人际关系紧张,有些人甚至不惜以生命代价追求名权利,心态浮躁等等。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孔子重感情轻名利的思想引人深思。生命弥足珍贵,不可轻易放弃。名利权钱等贪欲无节制膨胀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灾难。谦卑不争,真心待人,淡薄名利,以博爱的胸怀对待他人。拥有了心理健康,具备了较高的心理素质,才会应付外来的种种压力,才能从容面对社会、工作、家庭的重重压力。
(三)重视德育,提升人文素养
伴随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们的心理负担也在不断增加。在竞争激烈社会中,人们当初追求名钱利的时候是为了实现幸福的初衷,而最终人们发过来被物质财富所困住,体会的不是幸福感,而是无法满足的各种各样的欲望,人们在欲望中挣扎。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生活在“商品拜物教”的社会中,无处不受人造物的控制,即人们生活在一个“物化”的世界。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形色各异的“剩余物”,人们的生存空间无不困于“铁的牢笼”之中。因此,社会在实现物质财富的增长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重视德育,提升人文修养。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有助于人们良好道德观念的内化,从而促使和谐心理的形成,而心理和谐又有助于社会和谐有序,社会成员的和睦相处。
上一页 [1] [2]
【孔子心理和谐观的当代启示】相关文章:
谈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与社会和谐08-14
谈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心理08-14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探究及引导策略04-26
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12-13
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05-29
孔子的政治思想论文06-01
论孔子的仁与礼论文04-21
论和谐教育实践08-23
谈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