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姐妹获古筝国际大奖,“企鹅爸爸”女儿心灵共舞
就像盲人不可能成为画家那样,聋人要成为音乐家可谓天方夜谭。但在亲情的召唤下,奇迹出现了——辽宁省义县百货公司职员吕强的两个失聪女儿成为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大赛的金奖获得者,双双被齐鲁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吕强,这个对女儿倾尽全部心血的父亲,就像“企鹅爸爸”一样,永不放弃,终于把女儿“孵化”成才!
两个女儿接连失聪,人生酷寒中要做“企鹅爸爸”
2011年1月12日,“新星杯”全国青少年古筝比赛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决赛中,一对来自齐鲁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姐妹以一曲娴熟优美的《古韵》震撼了评委。
由于时间的原因,她们在演奏了5分钟后,便被评委叫停。可不论评委怎么呼叫,她们就是不停,顾自演奏,这引起全场一阵骚动。一位评委生气地走到她们跟前,用行动打断她们,演奏才戛然而止。此时,位中年男子疾步上前,向评委解释:“对不起,她俩都是聋人,根本听不到……”
两个失聪女孩竟能把古筝弹得如此美妙?评委根本不信。那位中年男子,也就是两个女孩的父亲只好拿出证明女儿“重度耳聋”的残疾证……全场哗然!
当主办方宣布,这对耳聋姐妹获得金奖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苦尽甘来。这位名叫吕强的父亲,两眼闪动着泪花,骄傲地注视着上台领奖的女儿,思绪飘回到20年前……
1990年春,辽宁省义县百货公司职员吕强与县医院医生于丽达结为秦晋之好。第二年,女儿吕香凝出生了,给这个温馨的小家平添了不少快乐。小香凝两岁那年,一场历时三天的高热退去之后,夫妻俩隐隐感到女儿有些异样。一年后的一天,小香凝出门玩耍,吕强叫她回来加件衣服,可是无论怎么喊,女儿都没有反应,不祥之兆顿时弥漫吕强心头……吕强和妻子赶紧把女儿带回家,再次站在她背后反复叫她,小香凝还是没有一点儿反应。
小香凝彻底聋了,祸起一年前的那次高热……吕强带女儿四处求医,去了十几个城市的多家医院,女儿的听力仍不见半点儿恢复。更糟的是,女儿再也不开口说话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与父母嬉笑打闹,共享天伦,而自己的女儿形同木头人,不说话,也听不到世上任何声音,他们的心如同被刀列了一样难受。
好心的亲友纷纷劝他们:“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再生一个吧,国家也有这个政策。”
两年后,小女儿吕佳璇出生了。夫妻俩给她起了一个乳名叫“天声”。两人迫不及待地在孩子耳边拍掌,验证她的听力。他们喜欢给孩子买“拨浪鼓”等能发声的玩具,每一次,见小女儿对玩具发出的声音非常敏感,夫妻俩就感到十分欣慰。
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再次降临也是在两岁那年,一次严重感冒伴随三天高热过后,小女儿也失聪了——她成了和姐姐一样的聋人
这天晚上,吕强个人在外面悄悄大哭了一场。两个女儿尚且年幼,该如何度过她们漫长的一生'吕强心里乱极了,在重重的痛苦煎熬中彻夜失眠……
一天晚上,失眠的吕强起床来到客厅,点燃一支烟,信手打开了电视机。电视里正在播放专题片《南极的“企鹅爸爸”》。这部20分钟的专题片,讲述了南极的雄企鹅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用脚背和腹部“怀抱”着雌企鹅留下的企鹅蛋,从漫长的冬天坚守到春天,直至孵出幼仔,雌企鹅这时也从远方带着食物归来
这个来自天边的动物世界里的父爱故事,让吕强几度落泪:这些动物尚能如此对孩子不离不弃,我再难也难不过极地那冰冷世界里的企鹅爸爸啊!
第二天早晨,吕强对妻子说“我决定辞职。从今天起,我就做咱家的‘企鹅爸爸’。你挣钱养家,我在家里专心培养女儿。我一定要把两个女儿‘孵化’成能说话、自立自强的有用之人!”
手绘加演示,为女儿“孵化”感知世界的方法
面对吕强的选择,妻子有些犹豫,吕强却坚定地说:“如果我俩都上班,那两个孩子辈子都只能是依赖社会生存的残疾人。如果教会她们说话,让她们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交流,凭一技之长立足社会,而不是靠施舍过日子,那么牺牲我一人又何妨7”妻子被丈夫豪迈的父爱所感动,激动地流着泪说:“好,我支持你做‘企鹅爸爸’!”
为了让女儿接受正规教育,吕强曾把女儿送去聋哑学校。一周后,老师告诉吕强:“你的女儿悟性很高,如果让她们长期和聋哑孩子在一起,会逐渐失去语言环境。你应该让孩子去正常学校读书。”
吕强又请教了不少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决心自己做孩子的老师。他从最简单的汉语拼音的“a”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女儿。由于她们听不见声音,根本就领会不了他的意思。吕强急起来,就用筷子撬她们的嘴。可孩子死死咬住筷子也不肯发出声音。吕强就使劲撬,一不小心竟把女儿的嘴唇碰出了血,女儿哭了起来,吕强心疼万分。然而,为了让孩子开口说话,止血后,他再次给女儿示范拼音字母的发音“a——”
这最简单的发音动作,对聋哑人来说却难于登天,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发音时舌头的位置。一次又一次,孩子总是迈不出这关键的第一步。几天下来,吕强又急又累。晚上,辗转反侧之时,他破天荒想出一个特别的方法:自己用图画画出口腔发音的构造图。
这天,吕强用铅笔一笔一笔饱含亲情地绘出声带构成和舌尖位置的结构图,然后,对照结构图发音,演示给女儿看,不停地引导她们发音。经过几天努力,大女儿吕香凝终于进出一个音节:“baba(爸爸)……”吕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香凝,你终于能说话了!”
接下来,他又开始教授其他声母、韵母的发音。慢慢地,一张又一张的发音构造图积了厚厚一摞
于丽达常常在一旁悄悄观察这让人心酸又振奋的授课过程。那一张张记录了艰辛父爱的精致手绘画,那一幕幕忘我的授课情景,使她想起了丈夫说的那些不畏艰辛、执著而称职的“企鹅爸爸”。她懂了,丈夫是在艰难地给两个女儿“孵化”着感知世界的方法。她再也控制不住,热泪滚滚而下
在两个女儿中,只要大女儿会了,小女儿很快也能学会,她们好像心有灵犀,彼此能很快模仿成功。
接下来,于丽达看到,吕强拿出一盒火柴,举起其中根,伸出一个手指,并发出“1”,音…在女儿们学会“1”之后,他又拿出两根火柴,教授“2”的意义和发音。
慢慢地,两个女儿能凭父亲的口形,一个字、一个词地感受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含义,从最简单的“你”、“花”、“狗”到复杂的“吃”、“穿”、“为什么”、“很好”……一遍遍地反复训练、巩固。即使吕强生病,授课一天也不中断。
冬去春来,父亲变得越来越瘦,两个女儿的个头蹿得越来越高,她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与目俱增。两个女儿终于可以去普通学校和正常孩子一起读书了。她们通过观察老师的口形、动作来理解上课内容,成绩都很优秀。
1999年,于丽达调到兴城市解放
军某医院工作,全家也迁到兴城。
女儿每天放学后,吕强总会帮她们复习一下功课。两个孩子喜欢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告诉爸爸。她们经常模仿学校老师走路、讲话的姿势。细心的父亲注意到,两个女儿的模仿都能抓住每一位老师的个性,找出他们“标志性”的特点,比如:一位老师说话有些结巴,一位老师走路习惯把手扬得过高
欣喜于这一发现,吕强苦思冥想该如何发挥孩子的优势。他想到了舞蹈。他把两个女儿带到一所舞蹈学校,被老师一下就看中了,因为正常孩子需要领悟几遍才能完成的动作,她们只需一遍就非常到位地完成了。舞蹈老师说:“这小姐俩,真是这方面的天才!”2002年,姐妹俩双双在兴城市和葫芦岛市少儿舞蹈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有一天,姐妹俩去一个小舞友家玩耍,撞见小舞友正在弹古筝。看着小舞友优美的弹姿、神气十足的样子,虽然听不到古筝的声音,但她们知道这是一件能表达丰富内心世界的美好乐器。回家后,姐妹俩缠着吕强要学古筝。聋人要弹乐器,简直是天方夜谭。可看到她们急切的样子,吕强狠下心花800元买了一架二手古筝。让父亲吃惊的是,两个女儿凭着记忆模仿小舞友的动作,竟能弹出两句乐曲来,这让吕强十分震惊,当即兴奋地说
“明天我就给你们找古筝老师!”
心灵共舞创奇迹:一对聋女儿获古筝国际大奖
姐妹俩知道,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挣钱,两个人都去学琴经济上难以承受,于是她们商定:姐姐去上课,回家后再把琴艺传授给妹妹,这样就能省出个人的学费。
2002年5月,吕强带着大女儿吕香凝找到兴城市最有名的古筝老师徐占山。一听说聋人要学器乐,徐老师觉得不可思议:“这怎么能行!聋人可以画画,盲人可以搞音乐,可盲人怎么画画,聋人怎么能搞音乐呢?”吕强诚恳地说:“这孩子虽然听不见,可她的模仿能力远远超出常人。而且她对弹奏古筝十分向往,就凭这一点,也值得鼓励。这样吧,您随便弹一两句,让她模仿下,看有没有那么一点意思。”
徐占山随便弹奏了两句曲子,吕香凝凝神观察,模仿着弹了两句,结果让徐老师非常震惊。吕强趁势说“您就收下她吧!如果她学不好,我也不会对别人说是跟您学的,我们绝不因此败坏您的名声……”这份诚意深深打动了徐老师,他爽快地收吕香凝为徒。
由于十几个孩子同时学习,还不断涉及新的专业术语,所以许多时候香凝仅凭看老师的口形听课根本不行,于是每次上课,吕强就坐在女儿身边陪练。紧张的课堂上,他随时充当女儿的翻译,尽快地把授课内容完整地传递给女儿……
回家后,吕强再让女儿将这堂课的讲授内容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当香凝完全学会弄懂后,又传授给妹妹佳璇……父女三人,在这种技艺的传递中完成了心灵的沟通。久而久之,吕强发现,自己也学会了弹古筝。
可是,难题一个接着一个。首先,耳聋的孩子在节奏感方面无法理解要领。一支曲子她们可以对照琴谱弹下来,可她们无法通过听声音感受节奏。于是,吕强便用打拍子的办法,一次又一次地校正她们弹奏的节奏。时间长了,她们终于对乐曲的节奏有了感觉……
每支曲子的快慢不同,这些快慢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这一点对于聋人来说,也是难以感受的。为了让她们理解到这一点,吕强画了几个人:一个是大步快跑的,一个小步慢跑的,一个是中速跑的。然后,他带着女儿去跑步他在前面带队,会儿快跑,一会儿慢跑,一会儿中速跑,让她们从心里领悟不同速度的感觉,然后再回到古筝旁,体会乐曲速度的掌握,这样,在父亲的苦心教导下,父女三人的心灵交流开始流淌起旋律的美感……
慢慢地,姐妹俩的技艺在不断提升。2004年7月,姐妹俩分别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儿艺术风采舞蹈大赛辽宁赛区金奖、银奖。妹妹佳璇进京参加决赛,拿到全国大赛的金奖。
此后,姐妹俩的艺术兴趣全部放在了古筝上,她们每天拿出几个小时练琴。为了练好琴,她们的手指常常被磨得肿胀起来,可她们坚持练习,因为她们知道,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父亲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在弹奏过程中,父亲时刻都在用形体语言指导着两个女儿每个乐句的演奏:他利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变化指导女儿左手揉弦的深度变化,利用两手间的距离变化演示右手弹奏强弱的要求……每支曲子,不知要指导多少次,才最终达到他的高标准要求……渐渐地,父女三人的心灵共舞越来越默契。
此时,当徐占山老师得知香凝还有妹妹在专心“偷艺”时,非常感动,干脆让她们免费来学琴。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姐妹俩的技艺越来越精湛。
2006年,姐妹俩在第三届德艺双馨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中获得银奖。这次成功给了她们极大的鼓舞,不久,她们应邀去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表演古筝弹奏。
2007年11月,姐妹俩在全国初赛胜出后,赴日本参加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古筝大赛,和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多个国家的1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她们参赛的曲目是古筝名曲《雪山春晓》,可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心情紧张,姐妹俩的赛前状态不好。
情急之中,吕强想到了以前靠画画给她们“开窍”的办法,于是,他计上心来:他埋头画画,第一幅是一座大雪山,第二幅是冰雪融化咸水滴,第三幅是水滴汇成了小溪,第四幅是小溪汇成河流,第五幅是河流融入大海……这组图画,完整地表达出了那首《雪山春晓》的艺术境界。吕强为此几乎一夜未眠。当这组画摆在两个女儿面前时,她们一下子领悟到了这首曲子的艺术内涵。
决赛时,姐妹俩的脑海中萦绕着那组凝结着父爱的“春晓”图画,在与父亲的心灵共舞中,她们将这首名曲演绎得如同天籁之音……姐妹俩一举获得这次国际大赛的金奖。台下,期待已久的父亲泪流满面
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聋人弹奏古筝的先例。这一对创造了人间奇迹的姐妹俩被誉为“世界聋人古筝第一人”。
为培养这对女儿,吕强一家已负债10多万元。2009年8月,北京齐鲁音乐学院破格录取了这对姐妹,并免去了她们的全部学费,同时为吕强在大学里安排了事务性的工作,于丽达则应聘到北京一家医院工作。
看着两个女儿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吕强很欣慰:“她们都能成才,我这个‘企鹅爸爸’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聋姐妹获古筝国际大奖,“企鹅爸爸”女儿心灵共舞】相关文章:
董事会如何与CEO同台共舞11-23
古筝论文的参考文献04-29
研究古筝艺术的几点探讨03-28
精制策略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11-22
合作教学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尝试02-23
略论古筝演奏延展与改革论文03-06
论古筝艺术中的审美体现12-03
浅谈中专聋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及培养12-0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