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文言文课堂上的运用
一般采取三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一、板书课题:
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扯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出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怎样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
二、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操作要领:
1.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2.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3.学习目标要准确。目标不能偏、错,如学习说明文的目标,不是要学生像在常识课上那样理解什么常识,而是要理解并运用抓住什么特征,按照什么说明顺序,用什么方法说明的等知识,教学议论文,目标不能定为政治、历史、地理课上的目标,否则将会盲目地提问、讨论,达不到语文教学目标(即阅读、写作方面的要求),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史、地课;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
4.学习目标具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5.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清楚。
6.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三、自学指导: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操作要领:
1.语文课上的“自学指导”与理、数、化、政、史、地课不同:政、史、地课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搞一次“自学指导”(不包括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以后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完成作业,语文课搞几次“先学后教”,因此,“自学指导”不是集中在出示“学习目标”后,而是分散在几次“先学”前,每次“自学指导”时间不长,要简明扼要,针对性要强。下面介绍的“自学指导的操作要领”是指几次“自学指导”的注意点。
2.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3.要紧扣学习目标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一般采用课文后面的问题,也可补充,但思考题不宜太多(一节课两三题),多了就成了“满堂问”,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5.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6.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出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地思维。
7.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要简洁(切不可随便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先学: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差生读,让多数同学都有读的机会,每人读一点。这是“先学”。
2.后教:
①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读错的字音,教师仅仅帮助板书正确字音。如学生读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才帮助正音。这是“后教”。
②在第一次“先学后教”中,“先学”与“后教”穿插进行,紧密结合,读一点,有错就纠,即边“学”,边“教”。
③轮读课文结束后,齐读难以读准的字词或听朗读课文的录音。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
可屏幕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内容为要求学生看书(从哪里到哪里)、方法边默读课文边运用课文上的注释解释重点词,并练习翻译,几分钟之后比谁能正确地译讲课文。 2.学生看课文,准备译讲
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抄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同学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讲话过多,切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边检测(指名译讲),边“后教”
①出示译讲方法
②指名学生译讲课文,尽量地让差生译讲,让多数同学有译讲的机会,每人译一点,这是属于先学。
③纠正译讲中的错误。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指出并更正译讲中的错误,教师仅仅帮助板书关键词。如学生译讲错了,其他学生都不能纠正,教师才讲。这是后教。
④指名译讲(先学)与纠正译讲中的错误(后教)紧密结合,译讲一点,有错就纠,边学边教。
⑤指名译讲结束后,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朗读全文,质疑问难。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写作方法):
1.出示自学指导
要求学生看书,联系时代背景等,思考课文后的思考题或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中心、写作特色等。
2.学生看书,思考,教师巡视。
3.学生讨论
①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光盯住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不要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个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以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先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齐声回答(因为齐答使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说个够(发言面力争100%)。切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②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讨论时,教师不可信口问这问那,东扯西扯,搞“满堂问”。
③讨论的顺序。差生先回答,优生补充,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学生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一点,老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响学习效果。
④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⑤教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让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教;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跟着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教(待课外个别辅导)。
⑥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好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坐姿端正,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千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维,解决疑难问题。
七、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①让学生明确读准备背诵的时间、方法等。学生读、准备背诵、教师巡视。②背诵。引导学生自己背、齐背、指名背。
2.书面练习
文言文教学一般采用三次“先学后教”的程序。可一课时完成。如果课文长,那第一课时可以搞三次“先学后教”,即一次“先学后教”,能正确地读全文。二次“先学后教”,译讲课文或者第一段或一、二段。三次“先学后教”,背诵一、二段。第二课时继续译讲、背诵或讨论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如课文特别长,还可以第二课时只继续译讲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课时讨论主题和写作方法的问题。总之,不管用几课时教完,每一个环节都是让学生“先学”(发现问题),再“后教”(“兵教兵”,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反复进行,最后当堂训练,完成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文言文课堂上的运用】相关文章:
“先教”与“先学”的思考03-20
微课在中医诊断学教学的运用论文02-27
交际法在一堂高中英语课中的运用11-21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12-03
议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12-03
橡皮筋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02-24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12-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