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问题

时间:2024-05-25 04:43: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问题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在文学实践和总结前人文学批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体现了对于文学批评原则的科学认识。美学的观点主要指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及其审美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关注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历史的观点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探究它的社会价值。上述两者是紧密结合的。

  论文关键词:美学观点;历史观点;文学批评标准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标准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上述观点首次提出,是在1847年初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批评卡尔·格律恩对歌德的评价时指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我们并不是用道德的、政治的、或‘人的’尺度来衡量他”。此后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书信中,马、恩各自对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得失做出了全面的评价,特别是对作品表现出来的唯心史观和唯心主义创作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同时,对于现实主义、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悲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恩格斯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综观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进行的文学批评活动,他们也是一直实践着这一观点的。

  1.美学的观点
  一般而言,美学的观点指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把文学作品作真正的市美对象,对它的艺术形式及其市美特性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它的艺术价值和市美价值,也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市美表现。美学的观点是基于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按照批评者的市美感受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做出科学判断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批评者要用市美眼光观察、分析对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真正的艺术品来进行审美分析。如果批评者抛开审美感受,而足从政治学、伦理学、气象学等科学的眼光去感受作晶,对作品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的文学批评就丧失了它的价值而畸变成为政治评论、史学论文、自然科学研究等非文学批评的评论。

  美学的观点强调批评者在而对一部文学作品时要注意它的真实性。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罔社会主义》中,恩格斯认为不应该“枯燥无味地记录个别的不幸事件和社会现象”。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文章中,恩格斯肯定了拉萨尔对偶然性的人物既空空洞洞,又非本质特征不厌其烦地去描写的恶劣的个性化的反对。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从美学的观点来分析一部文学作品就要求该作品的艺术真实。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刺客”和“校长”是不真实的,因为这两个人物都是按照作者本人的意图存在的,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人存在,没有自己应有的思想和行为。

  在评价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时,马克思指出他这部作品最大的缺点是席勒式地把小说中的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简。恩格斯也说:“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提倡要莎土比亚化而不要席勒式。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而总结形成的,它包括真实地揭示现实的本质,广泛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坚持个性化,反对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它指的是席勒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着主观唯心的创作倾向,即指在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主观观念的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倾向,也就是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观念化的创作倾向。这里既有对席勒戏剧缺点的揭示,也有对拉萨尔的这种缺点的批评。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应该说他们该说的话,做他们该做的事,说适合他们的时代、环境、身份的话,做适合他们的时代、环境、身份的事。不应该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把本不属于书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强加于他。

  当然,除了上述观点之外,美学观点还包括艺术技巧、艺术方法等具体的美学评价。如马克思在评价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指出,作锗用韵文写,就应该把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不应该有过多的自白。恩格斯对拉萨尔作品的某些艺术形式给予了一些肯定,说剧本“情节的巧妙安排和剧本的从头到尾的戏剧性使我惊叹不已”,也指出了剧本中人物的自白过长不利于演出的弊端。
 2.历史的观点
  历史的观点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它的社会价值。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就离不开文学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经济情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进行批评时,认为作品是不真实的,原因是作者在创作时离开了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阶级斗争的形势,把济金根的悲剧命运归结于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这显然与当时的情况是不符的恩格斯对济金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进行了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后指出了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他认为悲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坚决反对解放农民的贵族,另一方面是农民,而这两个人却被置于这两方面之间。在我看来,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历史观点还包括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时也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不要对艺术形式制定统一的标准。此外,历史观点不同于内容的标准,也不同于思想标准、政治标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运用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全面地把握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和《致斐迪南·拉萨尔》等文章中都是运用上述批评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先从思想上批判了他们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然后又指出他们艺术上的优点和缺陷,是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紧密结合起来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紧密结合的统一关系。从美学的观点来评价文学作品和从历史的观点来评价文学作品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的。在他们看来,文学批评者要运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作品。美学观点的标准离不开历史的指导,历史观点的标准又要以审美理想为内容,所以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统一的。历史观点是通用于一切意识形式的普遍性观点,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都是以其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美学观点是历史观点的指导,历史观点又是以市美理想为内容的,否则将不能进行文学批评。

  二、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问题

  纵观国内外的文学史可以看出,文学批评在其中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文学批评,就其性质来说,它是分析和评价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的科学。在当下有人认为既然文学批评是对文学活动、文学现象的分析判断和评价,显然它的主体是人。文学批评是人对文学活动、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正因为自然的人是文学批评活动的主体,在对文学活动和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掺杂个人观点难免有失客观。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确立文学批评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其理由是:

  首先,文学批评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学科,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创造有着密切关系,即文学批评的对象是由人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具有个体性,而文学批评则是要将个体化的创作经验上升为一种文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批评者的观点难免各异。

  其次,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是在批评者阅读文学作品后所产生的。这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主体是人。也即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在意识范畴的活动,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升华。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部作品进行批评时,他们会按照各自的理论主张进行褒贬是非、抑扬臧否,企图使文学的功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发展。所以,文学批评领域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个人倾向性。

  难道因为文学批评是人的主观的思维就不能存在标准了吗?我们认为文学批评标准是客观存在毋容置疑的。

  第一,文学批评标准具有客观性。这里所谓的“客观”并不是指文学批评标准本身是一个客观规律存在于批评者的意识之外,而是指文学批评标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能够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的准则。众所周知,文学批评是批评者按照一定的时代、阶级理想,对文学作品做出理论上的评价。文学批评标准则是批评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时的尺度和原则。无论是从社会功用的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的社会批评标准,还是从艺术创作本身考察文学作品的美学批评标准,都是根据客观规律提出和制定的,也即符合社会历史规律和文学自身的规律。任何一种科学的文学批评标准都是在对客观规律取得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经过抽象概括得出的理论原则和观点,它体现和反映着客观规律。

  第二,文学批评标准的存在是必要的。文学批评标准作为评价作品价值的尺度和准则是有必要且必须存在的。如果没有文学批评标准存在,便会导致不同的批评者对一部作品没有统一的意见,没有做出定论依据的标准,自说自话,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文学批评的失语。

  另外,文学批评还有指导读者阅读文本的作用。批评者的批评会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启发读者思路,开阔读者的视野。文学批评标准的存在具有着可能性。《诗经》、《离骚》、《史记》、《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等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都是经过批评者的批评而存留下来的经典。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试析文学批评标准的客观性问题】相关文章:

试析苏轼文学批评文体特征03-10

试析周劭馨文学批评03-10

试析“知人论世”与文学批评12-10

试析《世说新语》的文学批评文献价值03-26

试析蒂博代的文学批评“共和国”12-11

试析《后现代叙事理论》对文学批评的启示03-26

试析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与建构03-27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体的思维方式12-12

试析李长之“感情的型"文学批评观的当代解读03-2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