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一、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差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才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习惯、情感等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设计阅读教学过程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怎么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等。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从而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三、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1.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心理障碍。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好,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个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还经常激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优点及点滴进步。
这样一来,许多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连原来总是不发言的同学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
2.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当然,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四、优化“教法”与“学法”
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表演帮助体会课文中的情趣、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学习竞赛、师生角色互换、动用多种教学媒体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
2.指导学法。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应在小学各个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地紧扣某一项训练目标,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并始终坚持“练中导”,让全体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和“获得”通过阅读实践自行去领悟。
3.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在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