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阅读 培养良好习惯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其实,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亲近数学。因此,以良好数学阅读能力为主导的数学自学能力,也只有在让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数学阅读过程中培养。一、数学教材的阅读
数学教材是教育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对于概念、定理不能简单的背诵,要逐句、逐字的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义。让学生养成读书时动手、动眼、动脑多种器官合成运作的习惯。另外,要与其它相近的概念加以比较、区分、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这样即见“树木”,又见“森林”的阅读,能够真正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应用题的阅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可现在经常发现有些孩子解应用题不会分析,但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动笔解题了,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上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提醒学生一定要深入地理解,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也就提高了应用题解答的正确性。
三、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总之,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高效的学习效率。只要我们用一颗热忱的心去打动孩子,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化孩子,用一颗灵动的心去引导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关注数学阅读 培养良好习惯】相关文章:
关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2-02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12-10
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03-18
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12-12
植根语文生活 培养良好习惯11-22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3-17
初中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12-03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12-04
关注有效阅读,在点拨中读出意蕴12-0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