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优生的良药

时间:2022-11-21 19:43: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挫折-优生的良药

        一、优生的现状表现
        1.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自负。优秀生由于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成绩优异、老师宠爱等原因,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优越心理,在言行上容易出现趾高气扬、目无一切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当他们的想法与别人不一致时,他们不是从自己本身找出问题的症结,而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见解,即使发现自己错了,也不承认。
        2.受不得委屈。优秀生在任何场合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总是受到多方面的关爱。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只有顺利,而当他们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大多数会一不振,甚至沦落下去,和最亲近的人发生心理的仇恨,遇事总是逆而行之。
        因此,为使这些优秀生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历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对这些优秀生教育的紧迫性,让他们走出温室,脱离庇护,去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优生发展中所突显的一些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优生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事事省心,自立自强;相反,突显出了一些消极的表现。
        1.光环下成长,经不起挫折
        众所周知,大部分优秀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事事称心如意,一帆风顺,缺乏挫折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便形成了自负、骄傲、虚荣的性格弱点。不了解“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当自己不再是顶尖的时候,骄傲、自负的他们无法承受这样“沉重”的打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自负走向自卑,开始怀疑自己的潜力,也就从积极走向消极,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严重的就会变坏转差,个别优秀生还会成为后进生。
        2.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1992年11月1日,美国中西部的依阿华大学,刚刚获得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因为精神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枪杀了他妒忌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三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副校长的秘书受重伤。随后,卢刚开枪自尽。据说,他是一个每次考试必然夺魁,很为中国人争光的一位佼佼者。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由此可以看出,有些优秀生在优秀成绩和出色表现的背后,实际潜藏着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这些品质的缺陷已经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经不起摔打、承受不了一时的挫折、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人。而且,人们的传统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如有的班主任对其他人反映的优秀生的问题往往听不进,以为是对他们的嫉妒,吹毛求疵,在管理上忽视、放松了要求。往往只是督促他们学习,而在思想上提要求少,总以为他们的觉悟高、表现好,能自己管理自己。放松教育管理,还表现在对他们的思想变化重视不够,不能及时教育引导。
        三、教育改革是趋势,优生的挫折教育也应成为潮流。 
        任何的学校都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些资源,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去,从而使他们在积极方面被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1.既然人非圣贤,就理应因材而施教。 
        虽然优秀生思想比较先进,积极上进;并且学习刻苦,接受新事物也快,但是由于他们与其他同学所处的地位不同,成长进步的条件存在差异,在思想上、理想上的追求不一样,决定了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就成了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因此,在管理教育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使管理教育具有针对性。辩证地看待优秀生,因材施教,对他们的思想境界不断有新的升华,是有很大好处的。正确地处理管理教育中“严”与“爱”的关系。“严是爱,松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经验之谈,也朴素地说明了严与爱的辩证关系。对优秀学生的管理教育,要爱护其学习、上进的积极性,要从有利于健康成长出发,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管理教育,做到严得合理、爱得真诚。爱要以严格要求为基础,体现在对他们真正的关心帮助上,做到放心,不能放松,表扬不忘批评。既要防止超越客观实际和优秀生思想接受不了的“严”,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又要反对放松管理,搞迁就姑息的所谓的“爱”, 助长他们一些不良思想的滋长。
        2.既重视挫折教育,也应积极促进其良性循环。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贫贱忧戚,庸玉尔于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艰难困苦可以将你锻造成才。要想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就不能轻视挫折教育的巨大作用。“一帆风顺”是造成部分好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任何人都会遇到。对于涉世不深、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挫折更会接踵而来。挫折具有两重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常有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情形。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对其学习的积极性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一种是消极的,另一种是积极的。法国作者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寸步不行;对于强者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因此,作为老师,当学生在学习中遭受挫折时,必须帮其克服消极的一面,阻止挫折发生恶性循环的过程,发扬积极的一面,使挫折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得到理想的效果。优秀学生的精力往往过多地放在学习之上,对其他方面的阅历比较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选择逃避,容易在经受挫折时悲观失望,易走极端。另外,老师还应在批评与表扬这个教育手段上多一些思考。如让同学们每天学习一些挫折方面的名言,如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中的“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茅盾《蚀·追求》中的“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等。
        四、学校各层面还可以进行如下的解决途径。
        1.从江苏省的教育要求来说,对中学生的考核已经不单纯局限于成绩一项,对道德品质、体育与健康、审美等六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把宝剑,加强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道德评价能力一般发展得比其他同学快,所以这种途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 以“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标准,给孩子施压,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要达成共识,共同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特别是作为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好成绩当作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多与孩子交流情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科学地教育孩子,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学校,首先要帮助家长摆脱过去那种“只要会念书,就是好学生”的传统观念,让家长重视“优秀生”的心理教育,主动配合学校对子女的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双方的沟通配合来共同解决“优秀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3.学校、班级内部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提供机会,引导他们自觉进行挫折体验,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将来就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还可以利用学校样报来登载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挫折事件,对“优秀生”进行耐挫教育。
总之,我们不能只关注成绩的一方面,对优秀生来说,加强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以适应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更是不能忽略。 

【挫折-优生的良药】相关文章: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11-08

如何培养幼儿的挫折意识?08-05

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挫折05-09

关于挫折教育的论文3篇11-10

挫折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