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初探

时间:2024-09-23 21:53: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初探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使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的要求,为英语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所谓“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现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因此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读,联系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分析教材,了解特点 
        我校使用的是《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本套教材共六册(7A-9B),每册教材分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三个单元(9B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实现目标任务,每个单元由饶有兴趣的卡通漫画(Comic strip)开始,以阅读(Reading)为核心,进而完成中心任务(Main task),最后进行检测(Check out)。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探究方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开发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六大模块后均设计了实践课题(Project),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习惯,发展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 任务的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设计任务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了任务而做任务。成功的任务设计应能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运用某些语言知识。有时老师所设计的某些任务过分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过程,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机会运用到语言,这样的任务就变成了一个手工活动,这是应该尽可能避免的。另外,我们也要考虑到所设计的任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针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课堂上受益,取得进步。
        三﹑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同时,变换活动形式是增加课堂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个任务中,不同活动或步骤最好有不同的形式,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将两人pair work 和group work活动交替使用,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由学生独立操作的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听说读写画等活动来丰富活动方式。
        如何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牛津英语)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把任务型教学理论应用于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实际,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外,在设计初中英语任务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语言、情景的真实性原则
        首先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其次,所设计的任务要尽可能的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说任务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会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 
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多采用诸如游戏、表演、问卷调查、手工制作等真实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的任务要有情景,有语境。情景和语境要真实,让学生感到学习即是生活,生活也是学习。      2.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传授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进而扩展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任务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因此,任务的设计不应是简单的操练语言形式,而是使学生能以意义表达为主的。在任务型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师不再独占讲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活动中应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做中学”的原则
        “Learning by doing"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即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应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学生仍然需要学习语法知识和记忆单词,因此,教师设计的任务一方面要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也要能满足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所以要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
        4. 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注意设计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用英语做事情。任务设计时,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难易度,使任务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就可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体现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层次性,由简单的任务到复杂的任务或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
        5. 趣味性与目的性相结合的原则
        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设计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需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通过活动具体完成什么任务。在确定每课时的任务时,要避免笼统地讲是为了培养学生某种能力,应把它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者某项技能上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但是,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量采用真实的内容和方式,采取多变的任务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任务的内容首先要符合儿童心理,贴近儿童生活,要让他们感兴趣。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目的性的任务是盲目的;只注重目的性而忽视趣味性的任务是索然无味的。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到最佳课堂效果。
        总之,任务型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按照教学目标设计任务,设计的一系列任务层层递进,最终指向一节课的总体目标。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与现实有着某种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欲望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 

【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初探】相关文章:

初探《牛津英语》与任务型教学11-19

谈任务型教学在专业英语中的初探03-05

任务型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20

浅谈任务型听力课的教学设计11-20

浅谈初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12-03

任务型教学在饭店英语培训中的运用11-20

论高级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06-14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2-14

简谈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