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歌唱中的四个重要环节

时间:2022-11-21 20:07:2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歌唱中的四个重要环节


  论文摘要:歌唱,既是一种复杂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又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美好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呢?文章将从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吐字等四个环节略作分析和阐述。

  论文关键词:歌唱;姿势;呼吸 ;发声; 咬字吐字
  
  歌唱,既是一种复杂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又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声乐演唱中的姿势、呼吸、发声、语言,在歌唱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演唱者要完美的表现作品,展现声乐带来的艺术魅力,就必须做好以上条件才能获得成功。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美好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呢?下面我将从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吐字等四个环节略作分析和阐述。

  一、正确的歌唱姿势

  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这说明了歌唱的姿势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状态、气息的运用、喉头的位置、声带的运动、腔体的共鸣,影响着发声时整个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决定着歌唱时身体的着力点,同时也表现出歌唱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有低头,仰脸,塌胸,伸脖子等不协调的姿势,外形上不雅观,甚至长期这样就会形成某种毛病,产生呼吸控制失调,声音挤压等不好的发声状态,这些都是层层相关紧密联系的。因此,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保持自然放松,但又是积极的状态。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向后一点,小腹收缩,全身保持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身体有些向上抬的趋势,感觉到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使气息畅通无阻。歌唱时两脚可前后适当分开,颈部肌肉不能用力,肩部不能抬高,下颌不能用力,呈放松状态。概括起来为以下六点:身体要直,重心要稳,上胸要开,双肩要松,面部自然,精神振奋。

  二、良好的歌唱呼吸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指出“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也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沉于底,则声贯于顶”的论述,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呼吸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些生理学家将呼吸分为安静呼吸、劳动呼吸和歌唱呼吸,日常说话时的呼吸较平静、较浅,不需用很大的肺活量,而歌唱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的动作要快,呼气的动作很慢,如果遇到较长的乐句,一次呼气可长达十多秒,而一首歌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气和吸气肌肉坚强、灵活的运动来完成。许多声乐家将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分为四种:锁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歌唱中最完善、最科学的呼吸方法,以深呼吸为演唱动力,是现今世界上各种演唱方法基本统一的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体会而总结出来,并经过人体生理学研究论证,是最合理有效的呼吸方法。

  三、科学的发声

  歌唱中优美的声音是有气息支撑、有充分共鸣、高位置、上下统一的声音,它能运用自如、可强可弱、圆润达远、音色柔美、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处理好几个问题,才会获得这种美好的声音。
  (一)正确的起音
  起音在歌唱中,每一个乐句开头的第一个音就是起音,起音是歌唱者的喉部声门从未发声的呼吸状态转变为发声状态,在开始发声的瞬间所采取的方法,它包含着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的正确控制和协调配合,决定着整个乐句发声的质量。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起音呢?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说:起音要十分柔和,既不能滞重,也不能漂浮,接下去的音要保持起音时同样的力度而不能使劲。”也就是说,起音时,一定要做到发声自然、气息柔和、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声音流动,并将打哈欠、放下喉头、空气通过声门而出的三个动作在同一时间完成,同时掌握好气息、声带、共鸣的协调配合。
  (二)稳定的喉头
  打开喉咙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自然放下而稍后拉,帮助歌唱发声时口咽腔都能充分打开,使声音的通道畅通无阻直达头腔,产生良好的头腔共鸣。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打哈欠”和“微笑”的状态来体会打开喉咙。1、打哈欠时口腔自然打开,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咽喉张开,气息自如地流动。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的“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声音就是“竖的”、“圆的”了;2、“微笑”的状态下,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提起呈微笑状,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从而帮助打开喉咙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面的哈欠,外头的微笑。


  (三)良好的混声
  用混声进行训练和歌唱混声是指歌唱时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混合运用所产生的声音。在我国民族唱法中习惯用“真声”(指胸声)、“假声”(指头声)这两个名词,混声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和力度,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应用混声练习歌唱能声区统一,声音流畅,并具有强烈的穿透力。
  怎样才能获得混声歌唱的能力呢?最关键的是要求在发声中喉头保持一个适当的位置,所谓适当的位置,就是喉头与整个咽腔共鸣管道的比例适合于唱出高声的混声,也适合于唱出低声混声,换句话说就是喉头处于半打哈欠的位置上。练习时着重解决好声区统一的问题,既在高、中、低三个声区真声、假声的混合比例问题。其方法是在低声区溶进部分假声,进入中声区后,真声相对减少而假声相对增多,进入高声区时,感觉上是用假声的高位置唱真声,既将假声放大面达到混声效果,让三个声区的声音统一起来。混声的方法也可以在唱假声的状态下,强调声带的闭合而获得,这种方法在发声时一般是由高音向低音作移动练习,歌唱时要求所有的字都统一在假声的位置上,字在转换过程中动作较小,同时,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混声还可以通过哼唱练习法来获得。哼唱好处在于能准确建立混合共鸣及头腔共鸣的感觉,保证声音具有“高位置”,气声结合的比例准确而平衡,咽腔内张开合适,歌唱器官的运动能力协调自如。联系时要求上下牙不能咬紧,双唇松闭,舌根平放,唱时唇部鼻腔有轻微的振动感,好像声音是从鼻子上端发出似的,然后慢慢张开用唇部来唱母音。
  发声歌唱的训练,是学习声乐的基本功,是歌唱者必备的条件。所以,无论是在发声训练,还是演唱过程中,歌者一定要以辩证统一的观点,把真假声有机地结合统一,从而获得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统一的声区以及上下贯通,灵活注入的自如的声音。

  四、自然的咬字吐字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这就要求歌唱者除了以准确、优美、动听的声音感动听众外,还要将歌曲中的歌词正确而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这就是说要把字融化在歌声之中,既“声中无字”;将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既“字中有声”。在歌唱中要做到“字正腔圆”,就必须咬字正、吐字清、归韵准。咬字是经过唇、牙、舌、齿、喉等分节发音器官,将字咬成各种不同的姿态;吐字是将唇、牙、舌、齿、喉等器官咬成的字,正确清晰地发出来。在唱腔与道白中,每句每词都要按声调体系,把字音、子意表达清楚,让观众听精确,这就叫字正。但是光有字正、字很清晰还不行,要使唱词通过歌唱表达出来。还必须掌握好唱词中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唱法和规律。咬字吐字要清晰、自然,主要是要处理好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咬好字头,字头一般都是子音,子音是不能延长的,因此要咬得敏捷利索,气息要有一种爆发力,一触即散,咬而不死;唱好字腹,字腹就是母音,母音是字的发声引长的部分,要发得圆润丰满,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形不变,气息不断;收好字尾,也就是归韵,字尾要收得轻巧准确,归得恰到好处,并且收尾要用气息托在音韵之上。
  在追求“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时,还要注重处理好字与字之间、字与气之间、字与声之间以及字与情之间的关系。歌唱中字与字的转换和衔接要做到连贯统一,要使每一个字就像用气息这根线穿起来的珍珠,歌曲中字音转换时,应始终保持喉咙打开的稳定状态,同时要把字都安放在同一高部位的共鸣点上,从而把字与字的过渡连接好、转换好。歌唱中每个字都必须在正确的呼吸支持下吐发,所有的字都要在气息的轨道上走动和过渡转换,字的轻重、断连等表现都与气息的控制息息相关。同时,唱歌时要具备两张嘴,一张是吐字的嘴,即口腔的前半部,另一张是发声的嘴,即口腔的后半部,吐字的嘴要灵活,发声的嘴要稳定,不能因保持发声的稳定而造成声包字,也不能因咬字动作太大而干扰声音的线条,应使每一个字都唱在统一的共鸣腔体内。歌曲中每一个字都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所以必须通过吐字表现出一定的音乐形象和风格,对具有感情含义的字,要加以强调和运用特殊的唱法唱出其中的快慢、轻重、抑扬、顿挫及连断的语调、语气。
  歌唱的语言离不开字音的声、韵、调这三部分,只有掌握了字音的结合规律,演唱时辩证地处理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根据歌曲情感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完整地表现出每个字来,才称得上真正完成了歌唱的咬字吐字。还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咬字吐字重要的是要研究语言如何表现感情,一般来说,唱轻快的歌曲,咬字吐字应特别轻快、敏捷、灵活;唱雄壮的进行曲时,咬字应结实有力;唱抒情曲调时,咬字应优美柔和;唱慢速度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圆滑,相连,从而达到“以情带字,字里传情”的目的。
  总的说来,歌唱是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的协同运动,四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只有将四个环节辩证统一地处理好,才能拥有美好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歌唱中真实的情感!

上一页  [1] [2] 

【试论歌唱中的四个重要环节】相关文章:

试论薪酬管理中的公平与激励04-18

试论高校散打教学中的表象训练08-10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问题论文05-01

试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5-06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05-06

试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08

试论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08-09

试论语文课程中的思维训练08-19

试论市场营销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05-02

试论县域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