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时间:2024-05-23 00:27: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和学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时有隔离感、陌生感,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优化学习环境,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实现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呢?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了大胆的尝试
          一、师生互动
          1.开放式的教学。历史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有固定的同桌学生互动;有学习的互动,也有作业的互动;有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学习方法的互动等等。比如将普通作业改变为师生对话交流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辅以图画、照片、影视资料、互联网资料形式的作业,甚至是历史人物角色表演、社会考察、人物采访等多形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机械批改的作业,改变为师生双向设计。例如平时的检测或考试试题交学生自己去出,教师把学生的试题精选成一套试题。学生知道是自己出的考虑题有一种自豪感,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创新。也可以把作业实行师生双向批改,由学生写出批改总结,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
          2.思维是开放的。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了教师的严肃,没有了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和蔼的老师,轻松的教与学,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思维就更加活跃,观点会更加新颖。这时的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引导、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3.答案是开放的。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惟一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不同,在答问的过程中,答案也常常不尽相同。只要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就引导学生沿着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去思考,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对学生提出的偏激观点要避免简单地否定,语气上更不能带有轻视。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其分析不足,让学生自觉去纠正。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不置可否,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了事。
          二、创设历史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发展的。
如能创造出好的环境、气氛,学生便能受到陶冶。如讲“抗日战争”中的“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时,结合日本在当地制造的惨案,带领学生去凭吊一番那血染的土地或烈士陵墓,引导学生沉痛地想一想前辈父兄遭受的悲惨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历史教学挂图和教材的历史图、人物图,都是创造历史环境的重要条件。一个画面反映了一个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历史事件细致地观察图画上每一点艺术细节,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历史事件中。例如,讲唐朝的《步辇图》,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教师有声有色地描述了唐太宗三考吐蕃求婚使者的故事,使学生也仿佛进入了图中共庆民族团结,分享共同创造祖国文明的欢乐。
          创造历史环境,关键在于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例如,在讲课中能运用自如地插入一些小故事和成语典故,再现历史事件中的情景,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把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已形成的需要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给学生概括介绍历史课的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的总体目标以及如何学好历史课。其次,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教师可以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提出新课内容、重点及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事件的求知欲。再次,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具体历史问题上让学生感到知识是必需的和有用的,可以用纵横联系的方法,古今对比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的某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处理好历史中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教师应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正确反映历史史实,不能为了引起学生兴趣随意夸张歪曲历史史实,把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当作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双响交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时,他才具有达到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把握好教材规律,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相关文章: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11-21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9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文06-01

浅论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2-25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3-05

试析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12-06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精选10篇)03-20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7

试探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