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4-10-11 04:24: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 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当职业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如何进行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展开论述,为当体育课程改革作了建议性意见。
[关键词] 职业中学 体育改革,教学目标
        一、职业中学体育教学弊端 
        1、体育教学目标不准确,难操作。
        近几年,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在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方面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不少学生对体育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连体育课的概念都模糊不清。这种学生本身素质的差异性,导致教师在执行体育课堂教学任务时无所适从。教师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重新审视与判断学生各方面的基础水平,甚至教导学生了解体育课堂常规。而且这种差异在同一个教学班级里往往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往往盲目地重复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教法,必然无法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和任务,而忽视这种现实的存在,按部就班地实施既有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却不去探索和实施符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体育教学目标及任务、要求,其结果使得高职院体育课教学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
        2、过于单一教学评价。
        用统一标准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竞技体育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体育课的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忽略体育教育评价目标的多维性、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法综合性、评价主体多源性等特征。忽略教育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记录成长、反思总结、积极导向等发展性功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二、为什么要进行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弊端在于“教者发令,学者响应,身顺而心违。”与现代教育提倡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不一致的,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中技术动作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包揽,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2、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的功能不仅限于在学校期间身体健康状态得到改善,更重要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将逐步得到认同,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将处在何种环境和条件、进行何种类型的运动,都取决于创新意识的良好培养。学生将来不能总是机械地再现教师所教的动作,也不可能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有限的几个运动技术去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运动问题。如何使体育运动贯穿终身,这就要求学校在体育教学阶段,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代新人。        三、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1、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品质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学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发展人的身心,确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生命的存在向着健康、和谐、乐观、完美的境界发展。这一新的观念,充分体现体育文化的内涵,是推动体育教育发展的精髓。
        2、设计适合于职业中学教学内容。
        就专业特点来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专业,其体育教学的内容可因专业制宜。如采用多种排课方式以解决学生多、场地少的矛盾;增加竞技性、表演性的运动项目和游戏的比重;增加室内教授的体育课程及健身内容的比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其体育教学除了满足一般学校体育的要求外,还有着与专业特点相联系的重要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地增加相关的内容,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3、有效利用网上体育课程资源。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提升专业素养。网上体育课程资源库是以为体育课程改革服务为宗旨,形成网络化,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体育课程资源信息,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交流,发布一些相关信息。这能够极大地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共享渠道,提高体育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多功能的体育课程信息服务系统,成为体育工作者、大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
        4、设置适合于职业中学的教学模式。
        当前职业中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构建为核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实践,使学生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先进的体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适应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淑忠等.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导刊,2007(01).
[2]赵俊荣. “知、情、意”等因素在高师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形成中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12) [3]范素萍,曾文波,郭广辉. 高等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12)
[4]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07) 

【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相关文章:

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教育论文11-22

中学体育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02-26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类项目改革研究论文11-23

浅析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11-18

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12-11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1-14

工程机械课程改革的研究论文03-19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实践分析论文03-18

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论文12-0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