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

时间:2024-08-30 12:50: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


  论文摘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导师作为指导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普遍存在着导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导师数量相对不足、研究生导师类型结构与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研究生导师学术道德典范与督导意识急需加强等问题,导致研究生导师未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致使研究生质量出现下滑趋势。通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实行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导师的岗位责任制、将终身教育理念引入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导师队伍;质量;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由扩大规模进入到提高质量的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对研究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指导导师的水平。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一直备受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导师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于研究生规模的扩张速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并未获得同步发展。因此,加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保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活力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研究生导师素质有待提高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负全面责任。导师应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指路人,思想上的良师益友,学术道德上的模范。但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前沿知识与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尚有差距。有些导师责任心不强、缺乏人格魅力及创新思维、知识结构老化,难以胜任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任务。
  2.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能满足研究生规模扩大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导师的数量显著增长,但在校研究生的增长幅度远大于研究生导师。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加大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压力。使得导师对每位研究生的指导精力不够,出现了对学生“放羊”,“导师不导”等现象。另一方面,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也疏于监管,这也是出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
  3.导师与研究生的类型结构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在此背景下建设起来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也是一支学术型为主的导师队伍。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细,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国家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即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从2009年开始,国家开始从应届本科生中直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逐年扩大招生比例。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专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导师。目前基本由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导师。由于绝大多数的导师就职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比较少,实践水平偏低,对于引进或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了解不够,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不是很熟悉,很难把理论和经验充分结合。他们倾向于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这显然不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标准。调整现有导师队伍的类型、转变现有导师队伍的的教育观念,是当前导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4.导师自身的学术道德缺失、督导研究生的意识薄弱
  近年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好坏与导师的学术道德带头作用不无关系。有些研究生导师急功近利,为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不惜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弄虚作假,甚至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其自身学术道德水平不足以为研究生正身立范。部分研究生导师在培养工作中受到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业务学习一手较硬、思想政治教育一手较软的做法。对研究生的要求,往往只侧重学生的业务水平,而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相应的关心。



  二、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1)增强导师育人意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学术失范的监督与管理。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是国家赋予导师的神圣使命。学品如人品,品正才能学有所成。研究生导师既要做“学师”,又要做“人师”。 陶行知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导师的道德品质、思维方式、学术修养和学术水平时刻对研究生产生着影响。作为导师,必须“端品厉学”,加强导师的学术修养,以德育人,起到对研究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2)创新教育理念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之所以实施导师负责制,是因为许多东西必须由导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从书本上无法直接获得。因此,研究生导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用创新的头脑武装自己,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灌输知识,更要授之以渔,培养研究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导师的主要责任就是用自身丰富的科学知识与良好的学习方法向研究生展示科学研究的魅力,扩大他们的视野,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2.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实行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
  (1)在导师遴选中,既要注意审核导师的学科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及研究成果,又要注意审核导师的道德修养、治学态度,既要坚持学术标准,又要重视教书育人,同时还必须具备与研究生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2)实行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其核心思想是对导师的资格确定按照需求和能力的原则动态调整。导师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岗位,是一个“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岗位。从师德素质、科研经费与成果、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严格的上岗与动态考核。对在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导师实行奖励,并在分配研究生招生指标上给予倾斜,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对于竞争过程中因能力和资质不满足导师任职资格,或自我要求不严,思想作风不正,只教不育或违背师德的导师,取消其导师资格,若想恢复导师资格需重新申请并参加资格评审。通过考核,打破导师终身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导师队伍动态管理机制。优化了导师队伍,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严格研究生培养程序,强化导师的岗位责任制
  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和制度,明确责权利关系,让导师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起着引导、指导与总体调控的作用,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验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通过为每位研究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把关研究生培养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课题设计、实验记录、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于此同时,把导师的学术思想、学术道德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研究生培养中的“放任自流”,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强化导师学习培训制度,将终身教育体系引入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当中
  对导师开展岗前培训,使其尽快熟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是保证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前提。因此,必须把终身教育的理念引入到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定期对导师业务能力进行培训,让他们有条件接触到新的理论知识与科研方法,使他们的学科知识、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不断得到充实和增强;努力实现多样化的导师培训形式,比如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校外进修、考察、出国访问、留学等,确保导师永远有机会接触到学术前沿,保证导师自身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理想的导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将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上时,首先必须要抓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把其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内容,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实施力度,力争全面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上一页  [1] [2] 

【浅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相关文章:

浅论加强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途径12-08

浅论中职教育电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12-04

浅论一种加强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模式12-08

试析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03-03

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考03-19

论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策略02-25

浅论房建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措施06-23

浅论加强文明校园建设中的图书馆建设01-17

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措施探析03-2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