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02 19:45:0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对中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和现阶段成果的梳理呈现,剖析该校目前在人才培养的制度、专业、特色建设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路径,通过把握办学的方向性,加强专业建设对民族地区的适应性,增强人才培养的创造性、优质性,打造民族院校科研特色等方面构建高质量、特色化的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南民族大学
  
  一、中南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培养的历史回顾

  “模式”由“模型”演变而来。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我们考察到的机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些非主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样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的,目前在学术界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该术语进行相关界定,即“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我校近60年的办学历史,大致经历了创办—发展—撤销一重建—振兴五个阶段。其前身可追溯到1951年建立的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1999年提出“建设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民族大学”的目标,2003年提出“建设一流民族大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提出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重创新”的理念。[3]进入21世纪后,学校继续在已有的办学实力之上主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办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良性发展,学校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我校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涉及的因素颇多。首先,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根本。它对人才培养进行质性的规定,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其他诸要素均受培养目标的支配,最终又以专业培养目标的形式体现出来,确定培养方式,通过培养方案达到培养具有某一专门知识和获得某一专门能力人才的目的。下面从两方面对我校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
   1.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
  我校近年来不断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对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探索始终孜孜不倦。2005年和2009年分别制定并修订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少数民族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各学院在“建设一流民族大学”总体目标和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引领下,纷纷提出自己的院系办学定位,明确自己的专业指导思想、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另外,学校始终把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校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努力开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已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加拿大泽威尔大学、韩国全北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2.人才培养的方案与途径
  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培养方式与过程中,其中教学、管理、科研、课程、制度、师资、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对人才培养发生作用。下面从课程体系、培养制度、校园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部分,是专业目标的具体实现方式,合格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已构建起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它的课程体系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群”的结构形式。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平台:综合教育(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每个平台下面分若干模块;模块中可包括若干课程群。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结构分综合教育(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类。综合教育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通修课和通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由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设置。
  综合教育平台是课程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按照综合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进行设置,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注重课程体系的相容、交叉与渗透,使之更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学科基础平台是在综合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原则进行设置,要求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知识训练。专业平台由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组成,应能清晰明确地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以规范严谨、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追求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的前沿信息和专业发展的前性。实践平台由通识课程中的实践学分、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实践活动等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培养制度。健全的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必要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的宏观、中观、微观制度齐全,而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是该校正在发展并亟待完备的制度。
  该校从2001年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采用学年学分制,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学分制实施的指导性方案。2008年,学校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为本校优秀人才提供连续性深造平台,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优秀学生在其专业学科领域进行科研创新、取得成就。2009年,学校开始规划双学位制,与南湖周边十校联合的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推免生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学校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教育学硕士、翻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研究机构和教研平台承担学校科研学术教学重担。
  (3)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如何通过校园文化育人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明确了学校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和谐人才的办学目标,是我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灵魂和目标,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治校方略、办学思路等办学理念的升华与概括,在构建我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到引领方向、明确目标的作用,突出了学校的大学文化特质和治学理念。除了这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的民族文艺与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校园文化传统有南湖杯、社团活动月、大学生第二课堂、挑战杯等;学生社团组织58个,校园媒体8个,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也在逐步走向成熟。

试析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三、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使民族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竞争。另一方面,特色建设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我国民族院校存在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及生活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相对而言显得更低。这是民族院校的基本校情。
  具体来说,第一,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目前,我校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较多,自然科学类专业较少;传统学科较多,新兴、应用型学科较少;处于学科前沿的学科专业、高科技学科专业及课程不足,这种学科结构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培养模式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就难以形成专业特色。第二,在制度上,目前我校学分制还不完善,弹性学分制尚未建立起来。健全的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学校还面临着建立起真正的学分制、完善辅修制、办好双学位制的重任的挑战。第三,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及从业要求,我校现有办学设施在满足学生实验、实习需要等方面还存在困难和不足,存在实践教学课程偏少、内容过于简单及实践课程与真正能力的培养脱节等问题。而实践教学、社会实习的内容及安排方式和途径不科学或不合理会成为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障碍。第四,特色建设问题。特色建设不仅体现在学校建设、品牌课程设置方面,更体现在鲜活而灵动地代表学校特色的符号即学生身上。民族院校的学生何以具有民族院校的特色、招牌,能够在毕业走向社会、市场的时候高效地推销自己,比其他高校学生具有竞争力是民族院校尤其需要着重关注和建设的问题。第五,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低。研究生教育仍停留在课程学习阶段,导师以授课为主,研究生依赖性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不具有掌握研究性、批判性学习方法的能力;且学术规范性不强,很多研究生迫于取得学位而动手写的论文穷于应付,缺乏内在的创新动力。目前的研究生质量与学位条例规定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教师资源不均衡和不足的现状,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科研创新能力,导致良莠不齐。
  历史的积诟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冲撞,使得民族院校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及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难以进一步真正做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以及提升服务水平。如何在传统与发展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改革中不断积累优势,巩固自身已有的并形成新的特色,对民族院校来说,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新的路径选择

  我校现已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要实现一流民族大学的目标,构建强有力的民族大学特色,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提高。
  1.坚定办学方向性
  民族院校的根本特色在于其办学宗旨的特定性、培养对象的专门性、民族团结的象征性和民族文化的凝聚性。民族院校要笃定信念,坚持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必须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要继续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后方基地,这是由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民族院校的使命、民族高等教育以及民族工作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民族院校最大的、最为根本的特色。
  2.增强专业结构建设对民族地区的适应性
  学科专业是民族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是事关民族院校服务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局性问题。民族地区所需人才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种类、数量和层次,决定着民族院校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因此,民族院校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资源优势及发展趋势为依据,加大应用类专业和课程知识的比例,更好地与民族地区市场接轨,增强适应性,增强就业迁移能力,并力求体现服务区域的民族性、地区性和多层次性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3.增强人才培养的创造性
  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强化实践创新教学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成长土壤,培养人才的模式应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校与社会双赢的效果。目前,学生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呼声很大。一方面,理工科以及少数文科专业学生强烈呼吁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设备、强化教学实践操作环节,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期望学校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调研机会。中央民族大学的寒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制,值得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实践创新教学平台过程中学习与借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人才培养的优质性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良好的师资是较高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保障。在全国各民族院校中,我校的师生比例还相对靠后,并且由于薪金待遇、特别是地处武汉,高校名校拥挤等原因造成高职称、骨干教师的流失,这种现象对原本师资队伍就比较脆弱的民族院校来说极其不利。师资力量不均衡,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只会力不从心。学校必须着力优化师资结构,引进人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健全管理、激励机制。重视对教师的教学考查和评估中的教学方法部分,组织教师交流培训,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采取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拥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5.构建民族院校科研特色
  一是科研引领民族理论创新和为国家民族的问题决策咨询服务。学习中央民族大学理论联系实际,把国家的民族的问题与民族理论、少数民族发展与民族政策、边疆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作为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主攻方向,以其特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贡献,成为国家民族的问题决策咨询的思想库。二是科研关注和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注和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是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学者治学的优良传统。学校应不断拓展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培养人才的同时深入民族地区,重点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生态环境、医药卫生、教育、社会公共管理与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三是科研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民族学校理应深入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历史、文化、艺术的发掘与研究,积极宣传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开展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让民族院校成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上一页[1][2]

【试析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基于问题模式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05-06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08-22

试析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8-22

试析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08-23

水文与水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论文04-27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通用7篇)07-19

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08-04

论述关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08-23

试析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05-09

试析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