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通识教育理念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的高校教育理念,它对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意义。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决定了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非常必要。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教育、课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开展通识教育。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源于古希腊的教育理念,目前国内有关通识教育的概念与内涵的观点并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通识教育是指一种教育理念,二是认为通识教育是为实现特定教育理念而实施的教育内容,三是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讨论的通识教育倾向于认为通识教育是高校的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
通识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获得全面、协调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包括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发展趋势,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向,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逐步形成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全面的人格素质。
二、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等学府,肩负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一百多所高等师范院校,其中师范大学37所,师范学院88所,师专70所。除去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其他师范院校都属于地方师范院校。由此可以看出,地方师范院校是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全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因而,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讲,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培养既能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又能不断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1.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地方师范院校要立足服务基础教育、开展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和基层单位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既是地方师范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其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的三大任务之一)最重要的体现。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应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教师人才的具体培养要求,根据基础教育目标与内容,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和培养方法,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专业特长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2.教师人才的培养要求
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递人类文明与知识的光荣使命,这种特殊的使命决定了教师后备人才培养必然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师范院校在教师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出的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技能要过硬,同时要有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理念上,具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愿望,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
二是在素质要求上,应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良好的文化素养,成为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这里讲的渊博的知识主要是强调合理并完善的知识结构,对师范毕业生来讲应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将来从教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等三方面。普通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胜任教育工作。
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与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指向是一致的。
3.当前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奉行的是全新指向性的教育理念,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在实施这种全新指向教育理念过程中,在中小学陆续推行了一系列综合课程,如小学的“科学”和“社会”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然而,在近年来就业工作中不少师范院校却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尤其突出,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人单位对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当多的师范院校却对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不够或培养力度不够,导致毕业生因综合素质不高,不适应市场需求。
造成这种情况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从源头来讲,由于目前我国教育中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明显缺陷,进入大学之后,划分过细过窄的学科专业强化了大学生知识掌握的缺失和狭隘。另一方面从培养环节来讲,部分地方师范院校过于强化单一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不够,忽略开设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综合类课程,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基础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存在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结构与中小学教育不同构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4.通识教育是解决当前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在于其培养计划的内涵和实施方法以及背后的育人理念。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有高尚人格又有公共关怀、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既有知识能力又有综合素质、通识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正是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它所体现的育人理念的指向与我国基础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只有充分接受这种育人理念并在其指导下接受过系统的培养和教育的人,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延续和发扬这种育人精神,更高效率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换句话说,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师范毕业生在从教的过程中更能把握现代基础教育理念的要求,更能适应现代基础教育的需要。
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要求高校重视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其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防止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和狭隘。尤其是针对师范类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指引后,可以开展更多以教师人才要求为目标的教育,比如可以通过开设师范文理科大类专业互选的课程,广泛开设体现教师素质要求的基础型课程和开展这类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丰富其现代教师人格修养,使其更能适应现代教师职业的需要。
此外,通识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形成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能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更加适合教师职业的需要。
由此看来,在地方师范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能够在教育理念和素质要求上更符合教师人才的培养要求,切实解决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问题。
三、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途径
基于对通识教育作为高校一种教育理念的理解,地方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不能以单一的课程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特别是要避免以简单开设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的传统方式来进行。
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
1.依托课程教育开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可以以特定课程教育来实现,但是这种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教育不同于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除了提高能力和素质外,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养成教育和观念教育。
在实施通识课程教育时,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一些高校构建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教育模式,为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树立了典范。不管以何种模式来进行,地方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要领:
(1)强化师范类基础课教育。通识教育需要坚实的基础作为开展的基点,所以基础课的加强势在必行。师范类专业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为师范类基础课的开设创造了现实条件。加强师范类基础课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也有利于专业思想变换,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综合素质,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有学者总结了以下七个领域的知识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参与未来社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人文与艺术;基本技能如写作、数理逻辑与外语;自然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社会科学;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纪律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等;历史;计算机技术。[3]实质上,这七个方面的知识也是师范类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师范院校在师范类专业方面一般都是比较齐全的,以上七个方面知识基本包含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中,因而地方师范院校完全具备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开展基础课教育的条件。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要贯彻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之中,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感染的作用,让这种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在师生中“代代传承”。正如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所言:“我们注重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具体知识,而是塑造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这种概念和理念深入到学生内心,并成为学生自身的内涵后,我想可以指导影响他们的一生。”而一旦有了这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代代传承”,不仅只是影响这些师范生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将通过他们将来的教育影响到他们的学生。
(3)注重开设文理交叉选修课程和艺术类选修课程。这是基于师范类学生将来的从业特点而针对性地开设的一类课程,它与通识教育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的理念指向是一致的。
2.重视实践教育
地方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它还非常强调实践环节的教育效果。前文分析了当前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即用人单位对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师范院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不够或培养力度不够的矛盾。这种综合素质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学生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缺失,还体现在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即实践或动手能力的不足上。在师范生的培养环节中,高校往往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教学、课堂授课、考试考查等,培养计划中对其专业方面的实践主要集中于部分课程的验证性实验,综合实践仅依赖于为期两个月至半年左右的实习。这使得部分师范毕业生在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非常不足,甚至连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都缺失,难以胜任教师职业。因此,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讲,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对师范生实践教育的重点是认知实践、教学实践和综合操作实践三个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性教育,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并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育过程中,养成其良好的社会品质;其要领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师教育相关的各种具体业务,根据具体操作实务的要求增进对教师职业的主观认识和理解,掌握其工作的特点,逐步使自身理念、思路及具体的业务操作与教师职业的特定要求相一致,进一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变化,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和领悟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
3.丰富课外教育
通识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理性只有化作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生活需要,才能有效地引导并提升专业教育的功利要求,培养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也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一旦有了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这些课外活动也可以被称为课外教育,它们是师范类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师范院校中时常开展的大学生演讲赛、辩论赛、风采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各种学术、文化、科技、艺术活动,只要组织得力,指导得当,都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起到长见识、增才干、陶冶性情、提高素质的作用。
4.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不知不觉地提高。因此,校园文化环境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渠道。[5]这种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地方师范院校来讲,实质上也是通识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地方师范院校相对部属院校,“文化积淀”方面普遍显得相对不足,学生扩展“通识”知识氛围不足,因而更需要精心地打造“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的打造要求要形成有利于通识教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在人际关系、组织气氛、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等方面都要形成和谐氛围,要使学校的砖瓦草木都具有教育作用,给学生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学生形成比较高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这样才能体现通识教育的要义。
上一页 [1] [2]
【浅析通识教育理念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浅析论文05-08
浅析地方高校创新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08-26
浅析多媒体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6-13
浅析“限时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05-06
高校通识教育问题研究04-28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6-09
地方工艺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08-02
网络教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应用05-17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08-30